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论学术或实践界都相当重视且试图探讨消费者个人特质在品牌延伸领域中的角色,本研究拟扩充此观点,导入多样化寻觅及内在控制这两个人格特质,检验这些变量如何调节品牌延伸相似度与品牌延伸评估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设计,分别以皮夹及帆布鞋为延伸产品,搭配不同产品类别的真实品牌及虚拟情境来操纵延伸相似度,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延伸相似度正向影响品牌延伸评估;(2)对于多样化寻觅特质愈高的消费者,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估的正向影响愈强;(3)对于内在控制特质愈高的消费者,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估的正向影响愈强,此一结果与假设预期相反。本研究对理论及实践提供启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颖  符国群 《管理学报》2012,(5):723-728
运用2个实验探讨了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评价品牌延伸产生的影响。实验1表明,"使用者形象一致性"与"产品相似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时,消费者根据延伸产品与"原产品"的相似性或延伸产品的"远"、"近"对品牌延伸做出评价;此时,"近"的延伸较"远"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不一致时,"远"的延伸反而比"近"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实验2表明,母品牌使用者刻板印象的强、弱,会调节"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延伸评价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强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会对延伸评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较弱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不会对延伸评价形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品牌延伸的经典研究范式: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两个角度来研究品牌延伸评价,随后再从消费者个体属性视角来拓展此研究范式。在评价品牌延伸时,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对于母品牌质量、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存在差异:趋进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匹配;规避型调节聚焦属性的消费者更加重视母品牌质量。在发现了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后,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的类型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春玲  李飞  薛镭  陈浩 《管理世界》2012,(6):147-162
成功品牌延伸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是未解的难题。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成功进行品牌延伸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以上海家化、云南白药和晨光文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二手资料收集、数据编码、编码关联性分析等研究过程,对中国情境下如何成功进行品牌延伸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品牌延伸成功影响因素包括母品牌特征、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关系、延伸产品营销环境、延伸产品特征共4个层面的10个因素;(2)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其中核心影响因素为延伸产品营销支持、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契合度、母品牌实力和延伸产品目标顾客因素;(3)各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符国群  丁嘉莉 《管理学报》2008,5(4):528-536
通过运用2水平产品功能类似、2水平形象一致和3水平拥有者关系(母品牌拥有者、竞争品牌拥有者、未使用者)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消费群体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发现延伸产品与原产品功能类似性、延伸产品与母品牌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接受延伸产品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因拥有关系而异:母品牌拥有者主要是根据形象一致,竞争品牌拥有者和未使用者主要是根据功能类似对延伸做出评价;竞争品牌使用者则对形象不一致的延伸给予更高的评价。在接触延伸信息后的母品牌评价中,母品牌拥有者的评价与功能一致性正相关,未使用者的评价与形象一致性正相关,而形象与功能一致性对竞争品牌拥有者的评价没有影响。据此推断,延伸评价不一定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转移过程",而更可能是"利益追求"或"利益驱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不仅无助于新产品或业务的推广,甚至可能伤害原有的品牌资产。近年来,不少名牌企业利用名牌资产整合资源,通过品牌延伸走上多角化经营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探索和研究品牌延伸理论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品牌延伸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介绍品牌延伸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品牌延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品牌延伸对品牌权益影响之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品牌延伸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营销策略,也是提升品牌权益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品牌纵向延伸策略对其品牌权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品牌向下延伸会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关于品牌向上延伸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产生正面影响的假设得到部分证实.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俊武 《管理学报》2007,4(4):425-430
通过对278个有效样本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品牌态度、契合感知对延伸评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与延伸评价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信任对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品牌延伸策略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生 《管理评论》2002,(10):33-35
品牌延伸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通过利用其品牌资产来维护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发展策略。企业热衷于品牌延伸策略存在一定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的实施需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规避延伸中出现的风险和陷阱。  相似文献   

10.
品牌延伸策略有利有弊。本文介绍了品牌延伸策略的内涵,分析了品牌延伸策略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存在的风险,以及企业要想从中获益并且规避风险,使用品牌延伸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品牌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锐  张燚  周敏 《管理学报》2010,7(1):147-158
对品牌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哲学研究法、文献调查与综述法、历史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和系统研究法等。定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人们认识品牌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品牌物格化、人格化和人物复合化构成的此消彼长的辩证过程;不同专业领域对品牌的众多特性侧重有所不同,逐渐反映了一些不同的本质特征;凡是需要沟通并且可以沟通的事物都可以被品牌化;品牌的外延相对比较宽泛,品牌的内涵则较为贫乏;已有的品牌定义,大多数都存在不准确、不适度、不简明、使用循环定义或以偏概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讨论了一个全新的文义性品牌定义。最后讨论了品牌研究的多学科综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Implications and Extens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ao W. Chen 《Risk analysis》1993,13(3):273-279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1) to provide insight on the simplified MVK model of carcinogenesis (a model proposed by Moolgavkar and colleagues) by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and the simplified MVK model; and (2) to extend the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to one with time-varying (piece-wise constant) parameters. It is shown that the simplified MVK model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and many applications of the simplified MVK model involving intermittent exposures or exposures to different compound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an be derived easily from the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parameter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rmitage-Doll two-stage mod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基于UML扩展机制的本体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本体的基本模型,并介绍了基于RDF的本体描述语言--DAML,然后比较UML与DAML之间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并指出利用UML表示本体模型的关键问题所在,分析Baclawski等人UML扩展模型的不足,最后提出一种新的UML元模型的扩展模型.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valuative overview of the new venture survival literature. Since Stinchcombe's primary attempt to explain the mortality rates of new ventures,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including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have devo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the antecedents of new venture survival. Despite this lively research commitm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new venture survival – a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new ventures – is missing. Covering 54 years of research,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new venture survival and highlights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aspect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The review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企业延伸其产品线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本文采用博弈论探讨了企业产品线延伸策略的有效性。在竞争情形下,两个企业均有机会进行产品线延伸抢夺市场份额。通过消费者效用理论构建了两个企业的需求函数,并得到了均衡解及其利润。研究发现:Nash博弈下,当延伸成本较高时,竞争性企业会放弃产品线延伸;当延伸成本适中时,进行产品线延伸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利润,而不进行产品线延伸的竞争对手将遭受损失;当延伸成本较低时,虽然企业最优的选择是延伸其产品线,但是两个企业会陷入“囚徒困境”——产品线延伸非但没有获得更多利润反而使利润减少了;另外,当两企业进行Stackelberg博弈时,本文核心结论依然成立,但两企业陷入囚徒困境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新兴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前,与本国市场中的外国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的内向国际化有利于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研究者逐步认识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尽管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助于获得国际经验和知识,但企业也会在合作过程中感知到劣势,并因此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鉴于此,通过加入时间和空间维度,本文对现有外来者劣势理论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新兴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的内向国际化过程中存在"前发外来者劣势"(pre-entry perceived foreignness,PEPF),探讨了内向国际化经验对PEPF及PEPF对进入模式的影响关系,并检验了PEPF在内向国际化经验和进入模式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144家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时间会导致企业前发外来者劣势感知的升高;合作时间越长,企业越倾向选择出口、设立代表处等低控制型进入模式;前发外来者劣势完全中介了合作时间与进入模式的关系。本文因此提出了内向国际化中被忽略的劣势感知问题,并为内向和外向国际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观点。本文结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认识前发外来者劣势及其发生机制,对企业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必要的、消极的劣势感知,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具有管理启示;而且,对政府制定提高中国企业内向国际化合作水平的扶持政策以及强化国际自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超效率DEA模型的区间扩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将一种改进的DEA模型-超效率DEA(SE-DEA)模型[1]拓展到区间投入产出情形,得到区间SE-DEA模型。定义了一种反映决策者满意度的区间数序关系。当决策者给定一满意度水平,将区间SE-DEA中的区间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确定型约束。研究了该满意度水平的另一层含义,即决策者对除被评价决策单元外的其它决策单元的偏好程度,据此将区间SE-DEA中的区间等式约束和区间目标函数转化为确定型。最终将区间SE-DEA转化为某一满意度水平下的确定型SE-DEA,并进行求解。最后将文中方法应用于天津市某4家科研所的效率预测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论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增加品牌资产的两种有效的战略手段,是采用品牌定位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还是利用品牌延伸战略促进品牌资产的增加,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品牌定位与品牌延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个解释部分多元化现象的匹配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扩展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产业环境变化和组织能力改变对原模型结论的影响.该扩展模型及其结论除了能解释企业的多元化行为与过程以处,还可以用于解释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企业业务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