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电视媒介技术和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在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已由"今日的消息今日报道"转向了"现在的消息现在播报"。从目前的主要新闻媒体和各大电视台最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电视直播节目越来越多,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访谈节目、晚会,都说明了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也只有实现了直播也才能更加符合观众对信息的需求。本文针对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趋势,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一、电视新闻述评的界定电视新闻述评是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80年代以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相继开设了新闻述评性节目,如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和《时空报道》,黑龙江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哈尔滨电视台的《新闻了望》等。电视新闻述评作为电视评论的一种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点是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且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与述评结合型两大类。从新闻传播过程本体角度分析,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主要发挥着信息发布与信息中介、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控制现场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体表达根据不同新闻节目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四种话语类型:联播体、谈话体、对话体和叙述体。播报的口语化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体构成的最大特色,主持人的体态语体必须符合新闻节目朴素、真实、自然、亲切的语境,同时与主持人的内在修养和创造性密切相关。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体表达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与电视民生新闻的红透半边天相对照,一度倍受青睐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却日渐式微。文章在对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现状做出较为深刻的反思之后,提出了一些摆脱窘迫、寻求突围的策略,并试图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未来走向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与前瞻。  相似文献   

6.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包括提高其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此外 ,电视新闻记者还应当注重并树立平民意识。所谓平民意识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就是为百姓拍新闻 ,为百姓作节目的意识。电视新闻记者要有平民意识 ,这首先是由新闻传播规律和电视新闻的特点决定的。新闻的生命存在于传播过程之中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受众接收了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目的。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传播媒介电视 ,它的生命力是由观众决定的。如果电视新闻记者制作的节目老百姓不爱看 ,那么 ,这种电视新闻就无法实现其价值。其次 ,电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新闻播报风格的发展已经历了三种模式———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播新闻大一统的局面已被打破 ,三种风格各有优缺点 ,不能相互取代 ,这种多元化只是适应大众传播环境与理念转变的一种必然趋势 ,对主持人个人素质要求更高 ,节目主持人知识要更广博、思维要更活跃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激烈竞争,如何制作高品质的教育电视新闻节目,是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获奖教育电视节目《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为例,探讨对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消息类新闻方面.如何迎接挑战,怎样才能制作出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精品,这是电视媒体当前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试图从电视画面与听觉因素的关系和新闻传播价值的特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制作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精品的一些方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观念,在国际传播意识、信息公开意识及受众本体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在其传播方式上,新闻解释权的竞争、直播方式及多媒体生产方式,有了新的突破;而社会化媒体,则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视与社会化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促使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发生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会话的基本单位是由三个话轮构成的序列结构,它普遍存在于日常会话和机构会话中。分析和归纳新闻访谈中第三话轮的结构特征和语用功能发现,新闻访谈中第三话轮是节目主持人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尽管第三话轮内容有一定的变化,但是评价不会出现在第三话轮中,这个特点是主持人顺应机构特征和机构规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灾难性新闻采访,属于特殊环境的采访。这种采访,需要考虑时间伦理、采访对象、采访语言和采访行为的伦理问题。在灾难性新闻采访实践中,这些伦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认识、探究造成失范的原因,对于规范和建构灾难性新闻采访伦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话分析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自然会话语料,揭示出会话结构在不同类型的会话中的不同特征.分析所收集的访谈语料的会话内容,发现不同媒介的访谈的会话结构有各自特征.由此可见,媒介手段对会话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系模式中的中国新闻伦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关系"作为考察研究中国新闻伦理问题的逻辑起点,新闻伦理即是以传媒为主体,在新闻的采访、编辑、发表(播出)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各种关系的理论。据此,文章认为新闻伦理失范实质是"关系"的不正确。  相似文献   

15.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非事件性新闻较多地承担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宣传成就和引导舆论的使命,因此,在新闻宣传中,应加强和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  相似文献   

17.
以语言与社会认知的关系为前提对标题的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围绕媒体标题话语,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及认知语言学、信息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标题语体研究、标题用语研究、标题语用研究、标题比较研究、标题系统研究。标题语体研究主要着眼于发现能与新闻次语体对应的标题的典型格式;标题用语研究主要研究标记性较强的标题专用词语和格式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标题语用研究结合新闻标题的传播功能探讨标题的话题结构、标题体现的言语行为、复式标题的分行等;标题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媒介比较、汉外比较、历时平面比较;标题系统研究是把标题放入整个社会语境中考察其制作成因。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采访的成功与否 ,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新闻是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因此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 ,记者必须运用采访技巧 ,善于把握关键环节 ;另外 ,记者还要有渊博的知识 ,强健的体魄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这些新闻素养 ,对新闻采访的成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记者招待会这一类公众性的采访场合提出富有创意的好问题,是新闻界一向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吴小莉的三次提问的案例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吴小莉在提问过程中能够从对新闻事件的单纯的探询,向着与采访者心灵交流的方向拓展,同时能运用各种方法积极引导采访对象社会角色的合理转换,这些做法使她在几次提问中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隐性采访与新闻职业道德--兼谈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比较,在一些特殊的报道领域具有优势,近年成为媒体比较喜欢采用的采访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媒体哗众取宠和提高收视率的手段。隐性采访的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性。本文从隐性采访涉及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入手,探讨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道德自律问题,并且关注隐性采访对媒体公信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