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宗峰 《学术界》2006,(5):258-263
“神舟六号”和“超级女声”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现象,其实可以视为两个维度不同的意识形态文本。如果说“神舟六号”作为一个文本,隐喻着主导意识形态自上而下的建构,那么,“超级女声”则表征着民间话语以狂欢的方式对这种意识形态自下而上的消解,负载着民间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说起航天技术,很多人都会觉得高高在上,是太空里的事,离日常生活很远,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许多航天技术早已"下凡",它们有的被我们穿在身上,有的被我们踩在脚下,有的则被我们吃进嘴里……总之,你以为的"遥不可及"其实早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航空事故频发,适用《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已经不足以解决事故导致的损害赔偿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有关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的法律。为平衡社会发展需要与保障高度危险作业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其构成要件无需侵权人的过错,只需包括经营人对民用航空器的运行行为、民用航空器的运行导致他人损害,以及民用航空器的运行与他人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三个方面。正确分析航空器运行、经营人、他人等相关概念有助于理解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的构成。目前,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仅规定了受害人故意一项,建议立法增加受害人自甘风险时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政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60年代,近代中国开始了以"求富自强"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派认识到发展军用产业必须以一系列的民用产业为基础,"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①。于是民用产业成为新一轮洋务运动的重点。而这时大批的非盈利性的军用企业使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清政府再已无财力支持大规模的民用产业的建设,开发新的利源成为迫切的需要。洋务派看到西方股份制企业"可以收众擎易举之功"③,但他们又不愿放弃对新式民用产业的控制权,于是设计了由商人集股出资、政府控制的"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行军民结合,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邓小平同志作过多次指示,早在1978年7月他就说:"总的方针,至少拿出一半人搞民用.将来自动化了,可用三分之二的人搞民用."去年11月,他又说:"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把这个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这样做,有百利无一害."可见,实行军民结合,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方针.正确估量军工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生产能力,使其先进技术转向民用,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在轨停留13天,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短期向中长期过渡的重要里程碑。13天的太空生活,航天员如何衣食住行?穿:为女航天员订制新型航天服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主要在飞船上升段、返回段及交  相似文献   

7.
吴江 《学术界》2004,(1):171-174
党性和人民性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必须进一步说明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然后才能够说明党在历史上的作用.党性的最大要求是真正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有民用"的原则行事.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     
崔之元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8月号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并在同一刊物的1995年2月号和1996年4月号上发表"再论"和"三论"),提出中国的改革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旧的概念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代呼唤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新‘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赋予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有参照规章的司法审查权。最高人民法院第5号指导案例的裁判要点中"不予适用",标志着参照规章中的"个案拒绝适用说"转向"普遍拒绝适用说",即法院有权间接宣布行政规章无效,或者说,第5号指导案例扩大了法院在参照规章中的审查权。在由《立法法》确立的法律效力等级体系中,"不予适用"的适用需要以判断上下位之间是否"相抵触"为前提。判断"相抵触"的标准是:(1)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中,下位法限缩、取消上位法已经确认的权利或者扩大、增加上位法没有设置的义务的;(2)在职权和职责关系中,下位法扩大、增加上位法没有授予的职权或者限缩、取消上位法已经设置的职责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自2004年中央提出至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严重侵害民食、民医、民用的民生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引发了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关注。本文在"两个建设"同步推进的视角下,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涵、同社会建设的关联度和"两个建设"同步推进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强烈刺激之下,清廷中央和地方的有识之士,自上而下地发动和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增强国力,以达到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用、民用企业,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2.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10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正式展开太空飞行的旅程。中国航天梦不为争霸大国探索宇宙的壮志是从争霸开始的。当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一号升入太空时,世界为之震惊。同年在美国的卡纳维拉尔角,先锋号却从高空坠落到发射台爆炸,美国太空梦遭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在前苏联成功发射卫星后一年,美国终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并  相似文献   

13.
孙晓秋  田天 《理论界》2008,(1):230-231
计划成本核算法,是原工业企业就"原材料"等存货核算而采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今天看来已经彻底丧失了存在的客观环境和应用条件.本次企业会计准则1号--存货的颁布实施;尽管没有明确标明,但实质上从理论规范和业务操作层面上已经彻底否定了计划成本核算法.本文就其弊端和否定取消的内因进行剖析和诠释,并提议改用准则规定的其他方法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4.
钩乙号,或称"倒乙号"、"乙正号"、"乙字符"等,是古代乙正倒误文字的符号.本文列举大量实例,讨论了钩乙号的形状和基本用法,指出了古书校读中因不明钩乙号造成的种种疏误;文章探讨了钩乙号的起源及其演变,指出钩乙的"乙"乃<说文>小篆"(S)(|)"的讹变字,并进而廓清了若干流传已久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缁衣>摘引<书>的面貌基本相同,差别细微,说明<书>篇的基本内容在当时已经基本定型,再现了战国中期以前用战国文字书写<书>的局部面貌.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篇对其所引<书>篇的只言词组进行阐释的现象来看,说明至晚在战国初期,<书>之章句阐释行为已经存在,始为汉儒<尚书>"章句之儒"一派的滥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今年中央1号文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接着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政策推进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对此,我的解读是中央、国务院对农发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政策性银行包括农发行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作为专责农业  相似文献   

17.
盛宣怀是清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洋务运动后期,因兴办民用企业而闻名华夏。他从1870年被荐入李鸿章幕后,即涉足于洋务民用企业的各个部门,几乎承包了洋务民用企业的经办和督理。有人说他:“且又独揽轮船、铁政、铁路、煤矿、纺织诸大政,所谓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他既是朝廷倚重的“不可少之人”,也  相似文献   

18.
由“军工”转“民用”,军民结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之一。我国于80年代初也开始了由“军工”转“民用”的实践,短短几年,已经取得明显的效益。最近,有人又提出了国防经济从传统的“消耗型”向“增殖型”过渡的设想。本文就是有关人民海军和地方结合,利用潜在的国防生产力,发展外海,远洋渔业方面的探讨。 一、我国外海、远洋渔业现状及其潜力 我国于50年代就提出“要发展外海、远洋渔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起不了步。70年代开始近海“船满为患”,传统的大小黄鱼等“四大鱼产”又相继衰退。这时一部份  相似文献   

19.
在民用航空器权利体系中,民用航空器留置权作为一种商事留置权,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我国《民用航空法》没有规定民用航空器留置权制度,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这一立法漏洞亟须填补。我国构建民用航空器留置权制度具有丰厚的立法基础,可以考虑在《民用航空法》中增设特别条款,突破物权法关于留置权的一般规定,建构符合民用航空业特点的特别留置权制度。该制度与融资租赁制度相衔接,共同维护公共航空运输秩序。  相似文献   

20.
《南方论刊》2005,(10):1-1
金秋十月,国家喜事连连:欢度国庆,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和返回,还有十届全运会的举办等等,一系列的盛事,体现了国力增强,政通人和,让人倍感自豪。正是在这充满着喜庆的节日气氛中,月日至日,按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的统一部署,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共同举办了“弘扬人文精神,建设和谐茂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在全市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也取得了良好成效。一直以来,讲起“科普”,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而对于社科知识的普及工作,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