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静 《生存》2020,(4):0022-0022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农村教育迅速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代化教育设备不断普及,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远远低于城市儿童。就课外阅读而言,它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以农村小学为例,分析了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龚晓青 《生存》2020,(1):0217-02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得到了名下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对学习并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好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各个农村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平 《社会工作》2010,(21):63-6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农村大部分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渐流人城市从来第二、三产业,一大批孩子被留守在农村,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学生留守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角度看,流动农民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所接受的不平等的低质量的教育是其留守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近 1 0亿人口中有 74%生活在农村。印度农村的特点是耕地有限 ,人口的文化程度低 ,卫生、保健和饮用水设施不足。在印度独立后的52年里 ,农村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许多村庄没有基本的服务。在印度的 60万个村庄中 ,40 %没有像样的公路 ;1 8万个村庄在方圆一公里内没有一所小学 ;45万个村庄的饮用水成问题。此外 ,农村住房紧张 ,没有充分的保健、教育和就业机会。除了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外 ,农村社会还常常由于种姓、宗教偏见和其他分歧而发生纠纷。尽管如此 ,许多人仍然愿意留在农村。其原因是农村没有城市中的拥挤、空气污…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城市化与个人的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个是宏观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研究社会的城市化;一个是微观的角度,即个人的角度,研究个人的谈市化。社会的城市化是指一个社会随着工血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特质得到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个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要经历一个从权村人到城市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个人的诚市化。就目创我国的城币化来说,合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  相似文献   

6.
孙大鲲 《生存》2020,(14):0138-013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而且教师也很难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也就导致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受到更多的制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农村的经济和文化水平较为落后,所以也就导致很多学校不够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再加上教学条件普遍低于城内小学,所以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欠缺,也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解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4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研究分析了社区环境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农村社区的孩子,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孩子语言应用能力更强,但在数学成绩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社区性质显著积极地影响家长教育参与和家长教育期望,但城市社区家长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和教育期望的强烈程度都远远高于农村社区的家长;邻里关系和睦的社区,不仅孩子的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家长教育参与和家长教育期望程度也高。家长参与和教育期望在社区环境和学业成就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但低层次和过度家长参与会对孩子学业成绩提升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加上众多不方便的原因,许多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中已经上学的称为农村“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我地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广泛存在着“小学化”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失去了原本快乐的童年生活,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以防控。防控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就我地而言,我们认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极富效益的。  相似文献   

10.
陆月菊 《生存》2020,(10):0210-0210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港湾,只有在温暖且具有管束的家庭中孩子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茁长成长,身心健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孩子的家庭并不完整,家长因一些情况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逐渐让孩子变为留守儿童,这样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影响,缺乏关爱,性格孤僻,严重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本文针对现在社会中的实际现象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家庭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表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这一趋势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过程,城市化突出地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演变。对此,联合国在1983年就曾宣告:二十世纪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轰轰烈烈的、举世瞩目的伟大剧目。由于大城市是大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的中心,因而具有较高规模的聚集效益和较强的文化效应,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带动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繁荣中,起着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创新》2010,4(2):116-120
在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弱化、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加上有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不完善甚至日渐凋敝,导致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群体。"低龄寄宿"对小学生的早期社会化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学生所在的家庭、学校外,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广大农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但是,在我的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村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认识不到位,仍然以讲教材为主,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此同时对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有着理解上的偏差,刻意追求形式,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现状引起了我的思考: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为什么要创设情境?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价值的情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危机。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城市人口下降和城市衰败。城市人口下降的原因在于许多中等和上等收入的人都离开市中心移居郊外。其中大多数是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和富有者,这样,市区内人口中技术差的工人和失业者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问题导致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税收来源减少,用于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却不断增高。失业使经济萧条加剧并且威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于是城市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但农村小学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科学宣传场所,这些都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农村小学的高效开展.但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自然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1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十九点六八,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二点九八,分别比国家下达计划低1.18和1.69个千分点,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顶峰的到来,我国的人口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一、人口问题,国运攸关众所周知,在我国平均每1.3秒钟就有一个婴儿出生。如此下去,本世纪末仍将突破13亿大关。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就应具有获得营养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建国四十年来,我国人口从5.4亿剧增到11亿,人均耕地从3亩减到1.4亩。11亿人有11亿张口,要吃,要生活,要接受教育。据卫生部统计,城市中抚育一个孩子,从哺育、管理、医疗费用到社会提供的服务设施等的消费,平均每年至少5000元。国家每年不得不从新增加的消费额中拿出5.8%用于新增加的人口。愚昧的生育观,导致人口素质下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是一切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的过程。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农村人口由48,402万人增加到78,36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适龄劳动力由23,700万人增加到44,74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9%;在业劳动力由16,549万人增加到34,258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1%。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工业、交通、水利和住房建设占地,耕地在不断减少。按播种面积计算,1952年农村每个劳动力平均有11.6亩,1983年则减为6.3亩,  相似文献   

18.
郑素芹 《生存》2020,(3):0179-0180
随着新课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的目标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步由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变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农村或者山区的中小学数学课堂中,因为数学知识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本身的性格,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构建农村山区中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则成为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农村山区小学中年级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构建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所有家庭成员关系中最为棘手、最难处理的关系。随着城乡融合步伐的加快,在婆媳关系群体中又出现了一个更具特色的关系群体,这就是兼具两种矛盾——城乡矛盾与婆媳矛盾、农村婆婆与城市媳妇的关系群体。通过实际接触了解,笔者认为造成目前农村婆婆与城市媳妇矛盾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农村婆婆与城市媳妇的生活环境不同,由此形成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婆婆长年生活在农村,一方面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着农活,同时又要料理繁杂琐碎的家务,在很多方面自然难以处理周全。再者,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集中的…  相似文献   

20.
徐晓健 《社会》2002,(2):41-4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颁布始,在我国就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竖起了藩篱.并且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推行身份证制度,从而形成成了身份证制度与户籍制度并存的人口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户籍制度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对其进行改革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