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的晚清重商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经济改革开放,探求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日多,晚清重商主义研究即属其一。除以重商名义发表的文章外,同时还有论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对晚清重商主义进行专门的论述。重商主义相对于中国行政系统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思想是一个转变,本文尝试对其做一个粗略和简要的述评,以把握晚清转型时的政治经济思潮的转变。一、晚清重商主义相关问题的研究1、关于重商主义的含义。大多研究者都把重商理解为重视商业之意。在此基础上,宋宁指出:“重商主义”思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以王韬、马…  相似文献   

2.
<正> 一、“重商主义”一词的由来和含义在西欧,“重商主义”一词最早见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原富》,是作为“重农主义”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或者说,是作为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而出现的。“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产生于15—17世纪,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重商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遭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通过比较与反思 ,认为对商业的不同态度 ,导致了中西贫富强弱的差异 ,从而在否定重农抑商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商战固本、商为国本、以商立国的重商思想。重商思想在晚清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并进而影响到清廷的公司立法。清廷的公司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重商主义者的法律要求 ,进一步拓展了重商思潮的影响层面。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 ,重商思想已成为广泛的社会思潮 ,并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清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规 ,刺激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同时 ,重商思想对资产阶级的形成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张荫棠在西藏被中央政府委以重任,这一任期虽然短暂,但他对治理西藏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和设想。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来自四个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西方现代思想、西藏地方宗教思想。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些思想资源,是张荫棠治藏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晚清边疆危机中,张荫棠主要想运用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来改变落后的西藏使之富强,以最终维护国家在西藏地方主权。张荫棠治藏策略中潜藏着内在的思想冲突。  相似文献   

6.
陈玥 《兰州学刊》2004,1(4):178-180
晚清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让中华民族几近崩溃。为解决民族危机 ,晚清国人千方百计试图与西方融合 ,而近代国际法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文便是对晚清中国与近代国际法关系 ,及晚清国人对近代国际法所持态度作出的一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西欧社会的一种经济思想。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必有其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贾小叶 《中州学刊》2003,(5):132-137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晚清沿江沿海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呈现出了一个层次分明、逐步深化的过程。综观晚清 70年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 ,可知 :其一 ,民族危机的刺激是督抚西学观念演进的第一动力 ,督抚西学观念演进的过程亦是其探索中华民族出路的过程 ,其爱国之意是明显的。其二 ,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 ,在客观上推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其三 ,督抚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其对西学的认知程度成正比 ,督抚固有的文化观念 ,既提供了其接纳西学的思想基础 ,又规定了其吸收西学的限度。其四 ,晚清督抚的文化观 ,在某种意义上 ,又构成了清政府进行各项改革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财政上的需要及外力的冲击 ,晚清政府开始重视工商业 ,并有实际的举措。但政府之目的仍在对外 ,并未认识到商业本身于民生的重要意义。“重商主义”一词除广义上的重视商业之意外 ,其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更主张由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晚清重商主义在实际上亦有此一面的意义。经济民族主义是晚清重商主义的核心 ,“商战”是其主要口号 ,并为商人所欢迎。但在当时 ,商人私有财产权仍处于暧昧之中。轻商的社会风气也未能从根本上祛除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都认为重农抑商政策是西汉的主导政策 ,而古希腊、罗马则是商业社会 ,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本文认为 ,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实际上 ,西汉也实行了重商政策 ,而古希腊、罗马也实施了抑商政策 ,之所以这样做 ,这完全取决于它们是否能维护其统治。通过从两者不同的原因、措施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等方面 ,对两者的重商政策作对比研究 ,剖析两者的重商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礼教对女性的参政权、经济权益和家庭地位进行了定位。明清时期的弹词小说女作家们在其作品中对这些定位进行了反思,并表达了赞成女性参政、提倡保护女性经济权益和提高女性家庭地位的女权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和形成受到了当时明清社会变革中产生的民主思想、重商思想、批判传统理学和同情女性的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准贸易对康熙朝清准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引发了噶尔丹的喀尔喀战争和清准双方战争;另一方面,它又为康熙瓦解噶尔丹政权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康熙利用清准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准部贸易对象的转变最终达到了击败噶尔丹政策权目的.康熙的清准贸易政策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的羁縻政策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这一以夷制夷的清准部贸易政策也具有缺陷,它导致了清廷在内藩与属国和西洋国家关系上的混乱,往往拿处理内藩的方法去处理外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放,引发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探讨,使其在"革命中国"的阐释中具有了知识范畴的独立性和类似"乌托邦"的价值品格。而寻找中国现代性的努力暗合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崛起的"现实",这种承认的政治让现代性变成政治正确的概念而空洞化,重新落入西方思维模式中。对论断的反思是研究者超越时代限定并使现当代文学学科与研究者获得独立品格,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析西汉至晚清历代学人校勘《楚辞》的起始与发展轨迹 ,比较楚辞学史与中国图书史可知 ,楚辞校勘学产生与发展应分为 :两汉初兴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发展期、宋元明兴盛期、清代大盛期这四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隋亮 《北方论丛》2010,(3):89-92
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思潮以及清政府试图摆脱统治危机等原因促进了晚清商业立法活动。晚清商业法律的修订伴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而历经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初步的商业法律体系,促进了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商业法律现代化的历程,为中国现代商业立法打下了基础,为以后中国商业法律的制订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追求“真”是李德懋诗学观的本质特征。在他看来,文学创作活动是一种“天真自然”的体现,因而,作家就应表现出内心的真实(真情)与描写对象的艺术真实,以形写神,从而做到形神兼备,以实现诗人的人格之真与诗作的风情之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清代西北经济史的研究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长期以来倍受学者关注, 尤其是近10年来, 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其研究述评却不见于文。本文就近10 年清代西北经济史的研究状况加以述评, 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论晚清西方地质学的输入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其厚 《齐鲁学刊》2003,1(2):21-24
近代西方地质学输入中国 ,极大地影响了民族危机下的晚清社会各阶层。就思想领域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点 :它冲击了传统封建迷信思想 ,有利于近代化思想意识的形成 ;它成为近代志士宣传变法、倡言维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由于它与矿业的密切关系 ,对近代化经济思想的形成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文权 《学术探索》2012,(1):132-135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官员的官服补子是等级社会秩序区分官阶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官服补子的历史起源和界定是有据可查的,文武官员官服补子的纹就是官位的最主要的内容,从中阐释补子所蕴涵的艺术特点与人文思想。清代补子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了解和认知清代满族民俗的特有途径,也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象征寓意,更是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再现。正是在此基础上,清朝官服补子在艺术审美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