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北京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的研究主要围绕燕文化和玉皇庙文化展开,并对贯穿两种文化的遗迹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从中发现,燕文化贯穿春秋战国始终,而玉皇庙文化仅存在于战国时期。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对东周时期的历史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将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北京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的研究主要围绕燕文化和玉皇庙文化展开,并对贯穿两种文化的遗迹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从中发现,燕文化贯穿春秋战国始终,而玉皇庙文化仅存在于战国时期。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对东周时期的历史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将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这一时期的女性也受到魏晋风度的影响,《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有才识、有个性、有风度,但她们仍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这些独特的女性形象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姚伟钧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急剧变化、动荡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社会的演变而引起的饮食文化的变化加以论述。一、饮食文化总体特征一定的饮食文化发展水平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据《三国志》、《晋书》等文献记载,魏晋...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大动荡的时期,统一国家的崩溃、汉族和其他各部族之间的融合、北方流民的大批南徙,在对中国的政治发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这具有时代特点的痕迹,有许多留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因此,通过这一时期的文献,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这一时期的语言和先秦两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经籍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即六分法和四分法。东汉以前,六分法占主导;魏晋以后,四分法居主导,魏晋南北朝是两种分类体制交替的时期。俄国古代史籍目录亦有两种,即综合性书目中的史部目录和专录史书的史目,而这两种目录也均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籍分类体制的重大变革并非出于偶然,它反映出史学发展对目录学的推动作用,说明史籍对整个经籍分类体制影响之巨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这一时期完备,文字也发展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书法世家,书法真正开始了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转变。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和农学界向来重视对魏晋南北朝期农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的萌芽时期;1949至1978年的成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时期。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也逐渐从对当时农业经济制度和技术的探讨、对古农书的整理校释,发展到将其与饮食学、社会背景、自然地理及环境气候、考古等学科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为这一时期的农史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史、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关于这一时期礼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这一时期的礼制研究、礼俗研究、名物研究和礼法关系研究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和概述,以期为中国古代礼制史和礼学史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面对魏晋六朝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敏感的文人学士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变幻和生死的无常。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是魏晋六朝时代文士生命意识觉醒的呐喊,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三类世界也无疑是这一时期文士忧患情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相似文献   

12.
元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向来十分沉寂 ,近年来方有所改观 ,而作为其中之特例 ,成书于元大德年间的《唐才子传》 ,二十世纪以来则备受学界关注 ,对其考订、校笺、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但是 ,以往的研究多把它孤立于元代诗学这一背景而进行 ,同时也较少系统研究其蕴含的唐诗史观、思想渊源、美学趣味及体例特征。把《唐才子传》放置于唐诗学史之流程 ,对上述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将有助于推动元代诗学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秦观是北宋文坛上的重要作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文俱佳。秦观诗在宋代享有较高声誉,当时学人对其诗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两宋时期研究为后世秦观诗研究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代对其诗的定位和评价走向。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原有社会秩序重新架构的时期,旧的儒家经学丧失了其长期以来所处的独尊地位,学术之风重新变得活跃。在私学的推动下,以经学为代表的北朝儒学自由之风也在不断漫延,在旧典的基础上发挥自我的独特见解,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儒学化的汉代科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是我国古代科技迅速发展、古代科技体系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儒学与汉代科技发展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经学为科技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知识基础,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动机。汉代科技具有明显的 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明代后期统治基础动摇,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学者们纷纷从前朝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宋史研究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纪传体全面总结宋代历史;二是以编年体梳理宋代历史进程;三是以纪事本末体凸显宋代重大史事;四是以传记类史著补充正史。此期间问世的宋史著述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前期,进一步丰富了宋史研究的成果,弥补了前期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的史鉴目的尤为突出,黜虚征实的思想突显,史家修史的热情空前高涨,呈现出宋史研究的繁盛景象。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唐五代宋初婚龄问题,传世文献中的直接记载较少,但卷帙丰富的敦煌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变文等资 料中则有不少间接的,而又是第一手的史料,由此反映了我国中古时代婚姻制度、婚嫁文化及其相关的社风民习等方面的真 情实况。本文梳理有关材料,对于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两宋时期佛教史学人才辈出,著述颇丰。这些文献著录了许多唐五代史事,是研究唐史的又一个史料宝库。它大大补充了唐五代佛教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是研究唐五代佛教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宋代佛教史籍也是研究唐代世俗史的重要史料之一。诸如社会变迁、唐代士大夫政治斗争、宦官与佛教之间关系、民间社会生活状况等问题在宋代佛教史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三国时期的论说文文论以谋求论说文独立的文学地位为指 向 。批评家们不但树立了“理”的旗帜来对抗“经”的禁锢,而且意识到了文采的价值和作家 独特的修养。晋代论说文文论较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批评家数量增多,研究方法得到 改进,人们或从“辞”、“理”兼顾的角度,或从形式技巧的角度,肯定了许多风格各异的 作品。同时,汉代以来的旧观念在上述两个时期与新的见解还有所交织。  相似文献   

20.
论晚清时期的方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激烈转折变动的时期 ,也是中国方志学由乾嘉之际初创至民国时期系统的方志学体系形成的过渡时期。晚清时期方志编修出现了一些超越前轨的现象 ,修志观念、志书的内容类目发生变化 ,科学性有所增强 ;方志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深化了某些方面的研究 ,并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晚清时期方志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方志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应予认识与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