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分析影响FDI因素的基础上,应该区分两种不同外商投资目的企业类型,对汇率波动影响FDI的流入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选取对我国FDI数量较大的13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对G-3汇率波动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经理论推导和检验,发现流入我国的FDI与G-3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美元汇率波动、日元汇率波动与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欧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要注意研究流入我国的FDI与G-3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影响中国FDI流入的因素很多,其中来源国货币对G-3汇率波动是一重要但却被忽视的因素。本文基于真实汇率增长率标准差的汇率波动测度模型,计算出中国FDI吸收的部分主要来源国对G-3汇率的波动值,检验这一波动值与中国FDI吸收值的长期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07年期间,各国货币对G-3汇率波动对中国FDI的流入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2008-2009年期间,国际金融出现动荡,这种汇率波动对FDI流入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3.
从最初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东道国,到后续FDI的进入以及本土企业的加入,直至FDI产业集聚的最终形成过程中,FDI的溢出效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FDI溢出效应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必须关注一系列影响溢出效应大小的因素,积极创造条件促进FDI企业与本地企业的融合,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本土的供应商以及企业,促使产业本土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FDI流入的弱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税收政策成为影响FDI和一国经济调控的重要因素和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FDI税收优惠政策在引进FDI中功不可没。但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给予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违背"税收国民待遇"原则的同时,也带来经济上的许多负面影响。2007年3月16日新的所得税法出台后,对税收政策与FDI的关系以及新税法的不足进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对我国现行FDI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吸引我国FDI的流入,但随着政策的实施,税收优惠成本逐渐递增,这种正效应也逐渐趋于减弱,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FDI的流入呈弱化效应。  相似文献   

5.
自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大规模FDI的流入引起了国际上许多研究者的关注。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区产业结构 ,增强了区域的整体福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方政府之间围绕吸引FDI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学术界关于FDI区位决定因素的研究兴趣也不断增强。本文拟从产业集聚理论入手 ,对产业集聚与FDI流入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深入研究 ,并立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验证 ,最后得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FDI流入、企业家精神形成的不同阶段,FDI对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是否会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学术界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企业家精神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对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但总体来看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东盟1996-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东盟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其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对1996-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由哪些因素造成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亮  周申 《浙江社会科学》2012,(3):11-22,155
随着我国FDI流入量的逐年上升,现行金融体系能否适应外资的大量流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1990~2007年间28个省区数据为样本,采用System GMM分析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1990~2007年,我国总体上以及东部、中西部的金融扭曲差异显著地促进了外资的流入.在1990~1999年,我国总体、东部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入起显著地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对外资流入的作用不明显.在2000~2007年,我国总体、中西部金融扭曲差异显著促进了外资流入;而东部金融扭曲差异对FDI流量的作用不明显,却显著地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长.因此,地区金融扭曲差异不会一直显著地促进FDI流入.  相似文献   

9.
一、FDI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流入被视为东道国资本存量的增加,由于受收益递减的限制,仅能在短期内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并不能改变总产出的增长率。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使得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全新的评价。Balasubramanyam et al(1996)指出,如果决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被看作是内生的,作为资本、知识与技术复合体的FDI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不仅FDI流入所带来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转移会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它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亦是…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服务业FDI流入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前者又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次,从影响方式来看,既有“就业创造效应”,也有“就业替代效应”;后者体现在东道国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流入对我国就业数量的拉动作用不大,但是对提高我国就业质量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引进服务业FDI,应该以创造间接的就业效应和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为主要目标;在服务业FDI的产业选择上,要大力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FDI。  相似文献   

11.
数十年来,福建省利用FDI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省内各地区利用FDI的情况则极不平衡。通过对影响福建省FDI区位选择的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开放因素、人口因素,从而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制定合理的引资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吉林省科技期刊的分类情况、获奖情况、被检索收录情况和主要文献评价计量指标进行了详尽地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科技期刊在上述各方面的情况均处于全国中低水平。因此,吉林省必须改革现有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模式,这样才能使吉林省科技期刊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依赖知识和人才。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对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因此,针对吉林省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从制度层面找出制约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因素,力图构建加快吉林省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实现科技人才对吉林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正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全美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蔓延,影响范围逐渐波及全球,中国也不能幸免。尽管吉林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相比沿海地区所受影响较小,但长期的不利因素却不容忽视。在深入分析研究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吉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土地的征收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土地征收既要最大限度保护农民权利,同时也应适当结合平衡原则加以考虑。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土地征收制度不健全,侵犯农民权利的现象屡有发生,对吉林省农村的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土地征收中农民权利现状,提出完善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经营,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近10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我国逐渐发展到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FDI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本文选取数据较全的18个国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FDI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OFDI、IFDI和NOI与人均GDP都正相关,IFDI与汇率负相关,但OFDI和NOI与汇率的关系不显著。OFDI、IFDI和NOI与制造业平均小时工资都正相关。OFDI、IFDI和NOI与制度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影响区域就业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FDI和出口两个变量在对总区域就业差异和区间就业差异中影响因素都比较大,不同的是FDI在对区间就业差异的影响中表现最大,尤其是一个地区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极大的影响了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工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力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区级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分,对吉林省各项指标得分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吉林未来工业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吉林省民间融资发展现状,研究吉林省民间融资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对吉林省民间融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旨在规范吉林省民间融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污染避难所"假说及其在中国的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理论依据是纳入环境要素的H-O理论,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故高污染产业必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是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已成为"污染避难所"?文中分析了我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并采用我国1999-2002年的相关数据对该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政策强度对外商FDI的流向影响很小,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并未出现明显的污染产业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