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与希罗多德都是世界上杰出的文化巨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5年)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收录、整理、编次的“六经”,为后世保存了丰厚的历史资料。其中依据鲁史、周史和春秋其它各国史编撰的《春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史书。古代希腊的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前425年)是将西方传说的笔录转化为历史学的第一人。他所撰写的《希腊波斯战争史》(即《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叙事体历史著作,故他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孔子在史学方面的成就认识不足,以为在中国只有比希罗多德晚两百多年的司马迁才能与希罗多德相媲美,因此,称司马迁为东方的“历史之父”,故就其二者作对比研究的著述较多,而忽视了对孔子与希罗多德史学的对比考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6):27-27
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约前484~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下面是希罗多德2500年前的一段亲身经历。“他们(12位法老——作者注)还想为后世留下一个共同的纪念,因此下令建造了一座迷宫。  相似文献   

3.
希罗多德约出生在公元前484年,卒于公元前425年,终年近六十岁。他给我们留下一部光照史册的巨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历史》问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30年,比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孔丘所编撰的《春秋》略晚四、五十年左右,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因此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称希罗多德为“史学之父”。确切说,应称谓“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出生于小亚细亚哈利卡纳索斯城,出身名门贵族之家。幼年和青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积极组织并参与反对僭主的政治斗争,事  相似文献   

4.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5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西方的历史学是和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也是人类史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由于希罗多德对史学的卓越贡献,从古罗马时代开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西塞罗就尊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分别为中西方史学的奠基人,《史记》和《历史》对于各自的文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从史源来看,它们都运用了文献史料和实地调查,并将两种资料相互印证,有机融合。但司马迁运用的文献史料主要是皇室藏书、诸侯史记和民间歌谣诗赋;希罗多德运用的则是神喻记录、金石铭文和极少数前人或同代人的作品。文献史料是司马迁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实地调查是文献史料的补充,希罗多德的写作正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分别为中西方史学的奠基人,《史记》和《历史》对于各自的文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从史源来看,它们都运用了文献史料和实地调查,并将两种资料相互印证,有机融合。但司马迁运用的文献史料主要是皇室藏书、诸侯史记和民间歌谣诗赋;希罗多德运用的则是神喻记录、金石铭文和极少数前人或同代人的作品。文献史料是司马迁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实地调查是文献史料的补充,希罗多德的写作正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7.
吴斌 《新天地》2011,(11):367-368
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一公元前500)证明了“勾股定理”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大数学家(如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约前427至前347)、丢番图(Diophantus,约公元246年至330年)、中国的刘徽、法国的费玛(Pierre de Fermat公元1601年至1665年)、迪卡尔(Descartes,Rene))还是数以万计的数学爱好者,历经了2500多年的时间,都在不懈的研究“勾股定理”的正整数解(即“勾股数组”)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学艺术的发轫期──春秋时代风格考论姚曼波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时二百四十多年,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发展史上,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一页。我国的纯文学之祖、抒情诗的渊薮──《诗经》中的精华“国风”大部分产生于春...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左传》《左传》亦称为《春秋氏传》、《左氏传》。为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约20万字,传春秋时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传文起自鲁隐公元前(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斯·安敦尼(约公元前82——30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恺撒党人。恺撒(约公元前100─44年)被刺身亡后,安敦尼成为恺撒派的主要领导人,后来,他在与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争夺独裁统治权的斗争中战败,自尽身亡。关于安敦尼失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之前,均为推定的相对年代。根据对古代文献记载的辨析和运用甲子纪年法推算,加上考古资料的印证,其确切年代为:炎帝时代530年(公元前3167年甲戍至前2638年癸亥);黄帝时代416年(公元前2637年甲子至前2223年戊午);夏朝471年(公元前2222年己未至前1752年已酉);商朝623年(公元前1751年庚戊至前1129年壬申);西周358年(公元前1128年癸酉至前771年庚午)。炎黄至今丙子(1996年)为5163年。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没有交待,班固写《司马迁传》也未记述,成了个悬而难决的问题。对我国古代这样一个伟大历史家的生年,应该通过考证予以解决。清代考据学大兴,有些学者注意到司马迁生年问题,作过考证。至于近世,考者益众,提出了种种看法,约有五六种之多,而较为合理的看法主要是两个,即: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提出的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说,郭沫若同志《<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认定的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说。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讨论司马迁生年问题,主要围绕着这两说,而各执其一,相持不下。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司马迁的生年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王国维(即王静安)为代表的看法,认为司马迁应是生于公元前145年即汉景帝中元五年,一是李长之为代表的看法,认为司马迁应是生于公元前135年,即汉武帝建元六年。 在认定司马迁生年的问题上,一般人认为根据只有《太史公自序》中的两条注释:一条是唐代司马贞的《索隐》,从中可以推出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另一条是唐代张守节的《正义》,据说又能从中推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145年。 王国维的《太史公行年考》,就是根据对《正义》的理解,给司马迁的生年作了结论的,而李长之的《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则是通过对《索隐》和《正义》两者进行比较辨析之后,拿出十条持之有故、顺理成章的证据,最后才得出结论的,因此,是比较科学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据《史记》一书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有方士“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过去,中日两国学者大都把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同司马迁的记述混为一谈。其实,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是可信的。司马迁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他  相似文献   

15.
陈平在楚汉战争中的作用朱顺玲陈平,阳武户牖(河南原阳县西北)人。秦末大起义时,初投魏玉咎,因说魏王不听,又受人排挤而离去。接着投奔项羽,任都尉。公元前205年三月投汉王刘邦,任护军都尉。在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最后打败了项...  相似文献   

16.
中西史学,分途发展。中国自春秋以来,以司马迁为旗帜,史学酝酿发展,两千余年,蔚为一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西方世界则以希罗多得为先锋,承继希腊传统,迄至今日,史学绚丽辉煌。司马迁与希罗多德,《史记》与《历史》,看上去,两者风格迥然相异,无可比较,然而他们同属历史学家,一东一西,相互辉映,司马迁的《史记》被中国史家奉为“正始之祖”,希罗多德由于撰成《历史》,被西方史家尊为“历史之父”。我们可以说,中西方史籍浩若烟海,其中恐怕就是《史记》和《历史》对于东西方史学乃至整个文化影响最大。将两者互作比较,究其短长,将有益于新史学。  相似文献   

17.
《孙膑》     
本文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生长在这个家庭里,有机会阅读了许多古代文献,在二十岁以后又游历各地,考察并搜集了大量史料。其父死后继任太史令官职,三年后开始写《史记》。在《史记》草创未就时,他因汉将  相似文献   

18.
百科新知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结束了标志着中华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夏商周三代一直有世无年的缺憾。它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确认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排出了商代后期从盘庚到帝辛(纣)的12王大致在位年。  相似文献   

19.
白石与碧山词的比较研究陈铁镔,何英爱姜委(约1155──122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杰出词人。王沂孙(约1248──1290)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窃山人,其词到清代评价转高。白石与碧山生活的时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但所处的社会情势、生活际遇...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楚辞学界对《离骚》的创作时地仍然有许多不同看法。根据对汉代学者的有关记载和对《离骚》及其它可靠屈原作品的仔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离骚》最有可能是在约楚怀王(公元前313年)至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间被绌或待放于汉北时所作,是屈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和最早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