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投入高、消耗高、效益低的粗放型生产力发展方式,实行投入产出率高、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产生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的动态的客观过程,人们不能超越历史按照主观愿望设计并实施理想化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努力,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效增长。因而,科学地分析转变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要加快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何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对促进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动世纪之交湖北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具有突破口或启动器的作用。一、结构调整是加快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结构调整对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迫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结构调整是湖北省目前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不必讳言,目前我省实行的仍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以…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连廷广,李奎福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为了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对此谈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是组合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生产经营因素...  相似文献   

4.
产业组织合理化与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吉林省作为一个内陆中部省区,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必须在明确经济集约增长内涵的基础上,找出吉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有针对性地切实采取措施,推动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一、经济集约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即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也就是产出的增长,具体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则是指为实现经济增长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方式及其产出效果。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方式及其产出效果,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粗略…  相似文献   

5.
左峰 《天府新论》1998,(3):16-1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强宏观调控存在何种关系,能否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个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笔者试图从经济体制改革整体大背景、大视角出发对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广大同仁。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宏观调控是直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一)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着宏观调控效果,加强宏观调控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的阶段性变化和建立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再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①。而凸显制度或体制因素②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至关重要性,是此番讨论进展的一个明显标志。应该说,相对要素改善法、技术创新法等而言,体制分析法找到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变的突破口。本文站在这一角度,拟对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转变与体制的相关性,作一初步分析论证。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成机制;两种诠释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文献著述中,涉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成机制的研究,大致归为两种:一种权且称“阶段必经论”,另一种则可谓…  相似文献   

7.
税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樊国忠税收作为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摆在各级税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讨。一、税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密不可分首先,从经济与税收的关系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二者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般地说,经济体制的模式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的统一,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这是经济体制的抉择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影响到不同的经济体制抉择。经济增长离不开原有的基础,这就是已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的经济结构和规模,这是历史给予的既定的条件。依据这个既定的条件来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亦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它是一种依靠生产要不数量的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亦称内涵型增长方式,是一种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范围: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优点是总量增长较快,产业结构转变快,其缺陷是投入大、消耗大、效益低,一般适用于经济总量较小,可利用资源丰富之时.纽约到增长方式的优点是经济增长款稳定持续,投资效益好,节省资源,其缺…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于天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视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执行的一条重要方针。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尽快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一、对两种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王卉 《天府新论》1997,(2):24-27
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是基础,后一个转变为前一个转变创造条件和环境,二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本文仅就增长方式的转变,谈两个方面的认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依据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如资本和劳动力,从而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总量增加;集约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到了同经济体制转变相并列的战略性地位,足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一般是指经济总量上的扩张,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还包括人口就业、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问题,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增长,从形式上来看,也就是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内容则是生产要素的配社和使用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分析石常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几次试图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转变进展缓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综合分析看,主要有以下难点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相似文献   

14.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韩庆华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期间核心问题是两个转变,而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原理,指的是经济总量扩张,而对结构的变动和调整,被认为是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对转变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认识沈立人两个转变的必然性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其必然性。建国之初,在缺乏经验的条件下,沿袭前苏联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胡星斗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涵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三大涵义,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三是以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指主要依靠扩张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它重在追求规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中,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是并存的。因此,在控制总需求规模和提高总供给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对总需求结构和总供给结构进行调节,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总需求膨胀的背景下,增加总供给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积累效果而不是积累率,从而一方面有利于对总需求规模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地促进总供给水平的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前提条件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找到一条合辙的轨迹,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制度要有创新。对我国当前极具现实意义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和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既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方式问题,也是改革问题,亦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及应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因此金融改革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深化金融改革,使金融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能为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适宜的体制条件。一、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金融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时期和20ic年奋斗目标,全会认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本文想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特点经济增长方式根据最一般的理解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使用的方式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增加产出数量,提高产出质量,改善产出构成,是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要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较为详细的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内涵;并在对江苏经济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结构、技术、制度、资本、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政策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