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虽然在1925年初推翻了旧桂系,确立了他们对广西的统治,但在此后的几年里,新桂系一直把全力倾注在广州政府的北伐之举和与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争权夺利的混战上,无法过多顾及广西这一后方基地的建议。1929年至1930年,新桂系在与蒋的战争中失利,被迫退守广西。为着增强与蒋介石集团抗衡的实力,从1931年起,新桂系标榜“三自”、“三寓”和“四大建设”,在广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就三十年代新桂系经济政策出笼的背景、理论依据、具体措施及其作用和影响作一浅略论述,以就教于各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三卷本的《新桂系史》终于出齐了!翻阅由程思远先生题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仍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书,屈指算来,此书从策划到出齐已整整十年了,正应了所谓“十年一剑”的俗语.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学术研究的开放度也越来越加大,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素为难点的新桂系史研究,遂成为热点,电影《血战台儿庄》的放映更是把人们对新桂系研究的兴趣从学者的书斋中引向了社会.所以1990年当《新桂系史》第一卷出版之后,人们就翘首以待二、三两卷的出版.今天,这套洋洋90万余言的巨著终于出齐了.拜读之后,为全书详尽的资料,严谨的立论所折服,深感十年磨成的这一“剑”——《新桂系史》,确实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收获.新收获之一,是《新桂系史》填补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学术空白.一部中国现代史从其基本内容来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斗争;再合作,再斗争,直至全国解放,蒋介石败逃台湾的历史.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偏重与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国共两党合作和斗争历史的研究,对国民党的研究一向较薄弱,而对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斗争的研究则更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3.
新桂系是国民党内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方派系,与掌握国民党中央大权的蒋介石集团始终存在着矛盾斗争。抗战时期二者的矛盾斗争受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制约,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当时和后来的历史演进影响深远。抗战爆发后,新桂系与蒋介石集团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但双方依然存在着矛盾斗争。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集团就奉行消灭异己政策,新桂系是其主要对象。从1929年至1930年先后酿成蒋桂战争和蒋冯阎桂中原大战,新桂系败退回广西。“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集团推行“攘外必先  相似文献   

4.
桂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历史上。这一地方集团有二:一是以陆荣廷为首,属于北洋军阀政府的旧军阀范畴,人们一般称之为“旧桂系”;一是以李宗仁、黄绍雄、白崇禧、黄旭初为首,属于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实力派,即国民党桂系,人们一般称之为“新桂系”。国民党桂系前期(1925-1930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即李、黄、白时期;中后期(1931—1949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即李、白、黄时期,本书所写的仅限于国民党桂系。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在这个时期推行“四大建设”之一。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新桂第为维护其在广西“独树一帜”的政治局面,励精图治,进行“四大建设”,在当时颇引人注目,招致不少名流学者来广西参观考察。本文拟对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以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乡山咀村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上将。20年代中期,在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支持、帮助下,他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打败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势力,统一广西,取代了旧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建立了新桂系在广西的“一统天下”。他历任新桂系军长、副总司令、广西民政长、广西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曾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第二号头目,其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而在白崇禧之上。1930年因内部矛盾,他脱离新桂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新桂系村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国初年 ,新桂系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民主义理论————三自政策 ,在广西实行村治。孙中山认为县为自治单位 ,新桂系则认为村为自治单位。新桂系实行村治与全国其他地方包括山西阎锡山的村治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并且与乡村建设派有密切的联系。新桂系在广西实行村治 ,创造了“三位一体”制度 ,使广西建立严密的农村基层组织 ,从而使广西获得“模范省”的称号。研究民国时期新桂的村治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村治的历史及其特点 ,对目前村治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李宗仁和蒋介石是中华民国史上著名人物.李宗仁是国民党新桂系集团首领,一级陆军上将.戎马生涯40多年,由护国军一个排长到国民政府代总统.1949年12月由香港飞往美国定居,过了16年的流亡生活.1965年7月回到社会主义祖国怀抱.蒋介石是国民党领袖,特级陆军上将.曾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北伐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台湾民国政府总统,统治旧中国22年.弄清李宗仁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仅对于正确评价这两个著名人物,而且对于民国史的研究,对于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李宗仁的起家与蒋介石的发迹李宗仁是广西临桂县西乡(木田木)头村人.1891年3月13日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在家半耕半读.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0年在陆军小学堂秘密加入同盟会.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由陆小改名),后在南宁将校讲习所当过准尉见习官、少尉队附、中尉,在桂林省立模范小学当过军训教官兼体操教员.1916年在护国军李烈钧部当排长,次年在旧桂系林虎部当连长,后升任营长、统领.1921年孙中山进兵广西讨伐旧桂系陆荣廷时,李宗仁曾带领部队参加进攻广东高州、化县,同粤军作战.旧桂系被粤军打败后,李宗仁脱离林虎部,率领两个营以及其他几个连的溃兵共1000多人,到粤桂边境六万大山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论     
新桂系的基本特征是崇尚武力,实行军事专制统治,其治省理政的主要方略有:强化制度建设,军事专制制度化;重视理论创制宣传,改变政治上的被动;务实进取,推进具有现代化取向的经济文化建设.新桂系治桂的方略,巩固了其割据统治,其中某些措施也有利于广西经济文化的进步,而顽固坚持军事专制政治,背逆时代潮流,则是新桂系最终覆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桂系军阀集团是国民党中较大的一支地方实力派,它曾一度统治过广西、安徽、湖北等省,其势力所及近半个中国。这支反共反人民的地方势力,在“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关头,曾逐渐改变了其政治态度,朝着抗日、团结、民主方向迈进。抗战爆发后,新桂系踏上了民族解放的疆场,积极参加抗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1925年打败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之后,登上了统治广西的政治舞台。此后几年,新桂系几经变化,几起几落,直到1931年重掌广西政权,才稳定下来。就在这一年,新桂系开始推行“三自三寓”政策(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1934年颁布《广西建设纲领》。为了叙述方便下简称为政策、纲领。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难童救济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上半叶的广西社会是一个在新桂系统治下的被誉为“模范省”的社会 ,在新桂系集团的经营下 ,广西的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在抗日战争时期新桂系对难童的救济工作也是开展得较好 ,其主要表现为不仅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而且成立了儿童教养院以及保育院、育幼院等收容教养机构。这些救济工作为数以千计的难童提供了避难所 ,安定了社会秩序 ,培养了人才 ,团结了社会各阶层。  相似文献   

13.
雷沛鸿和新桂系的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沛鸿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实践家,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军事实力派。20世纪30、40年代,雷沛鸿在新桂系统辖下的广西大办教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谈到雷沛鸿与新桂系的关系时,或是简单地冠之以“为新桂系服务”;或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这无助于对雷沛鸿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于雷沛鸿和新桂系之间的是是非非,只想换个角度,从比较方面入手,探寻雷沛鸿与新桂系几度合作与离异背后的动因,以助于对此问题探讨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是在群雄逐鹿中崛起的新军阀集团。他们的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白崇禧 ,虽然也是行武出身 ,但与旧军阀譬如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等人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受到以辛亥革命为主流的新思潮的影响 ,有革新思想 ;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们雄心勃勃 ,有朝气。他们在统一广西之后 ,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在广西厉行改革 ,兴办各项事业。新桂系对教育事业颇为重视 ,除了创立推行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的义务教育外 ,还注意发展中等教育 ,兴办普通中学 ,省立、县立、私立一起上 ,还实行国…  相似文献   

15.
1930年,以李宗仁、黄绍弦、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集团参加中原大战失败退守广西,面对当时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难日重,内有与蒋介石集团矛盾日深的局面,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在这四大建设中,以1933—1940年的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  相似文献   

16.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30年代,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在“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下,致力于整顿内政,厉行新政,推行新的选官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推动了广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坚决主张抗日救亡,坚定的抗日救国立场成为了新桂系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政治基础。新桂系根据时局与形势变动的实际情况,利用其作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政治军事影响积极推进与中共的政治互动及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内部团结以及国共再度合作从而实现举国抗战新局面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二十年代,是民国时期广西新、旧两大军阀集团交替的年代。在二十年代里,一方面以陆荣廷、谭浩明、陈炳焜、沈鸿英等为首的旧桂系崩溃和灭亡,另方面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后期是李、白和黄旭初)崛起和形成。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李、黄、白统一广西的经过略述如下,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20.
1930年至“七七事变”前,是新桂系(以下称桂系)从受挫到复起阶段。他们从维护、扩大自身利益出发,在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两大对立的社会政治势力之间的缝隙中实施“骑墙政治”,求得发展以至“问鼎中原”。也就是说桂系采取了脚踩两只船的策略,看那只船对自己有利,就联合谁,从中捞到好处,扩大势力。于是,他们左右逢源,当他们的利益与蒋介石趋于一致时,他们就联蒋反共;但是,当他们与蒋介石在利益上发生矛盾时,又联共抗蒋,这就是桂系的“骑墙政治”,即两面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