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近,笔者到基层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农民通过种种关系,将户口从派出所迁出放在自己口袋里不落户,从而使户口“挂空”成为“袋袋户口”。仅苏北某农村3个村民小组调查,就有“袋袋户口”二十多个。为什么农村会出现这一新现象?据调查分析,导致“袋袋户口”现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农民负担日趋加重,已使相当一部分农民不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开始,江苏、福建、山东、湖南、重庆、四川六省(市)相继全面开展了户籍管理制度深化改革。六省(市)户改的共同特点是,取消了原有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城镇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限制,降低城镇入户门槛,进一步放宽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以及“三投靠”户口问题的限制。六省(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了公民在法律意义上的身份平等,促进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对迁入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都很大,因此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及海外华人的分布发展规律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的重视与关注。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大致分如下四个阶段:到鸦片战争为止的海外迁移常被称为“古代迁移”,迁移目的地常是周围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鸦片战争到1949年是“劳力迁移”,其特点是双向迁移,有迁出中国、也有迁入中国;1950—1979年是“限制性迁移”,迁移人口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控制,迁移人口数量少、速度慢;1980年以后是“开放性迁移”,迁移人口主要受到迁…  相似文献   

4.
所谓户口待定人员,是指没有户籍或者户籍尚待确定的人员。通常,人们称之为“黑人”。户口待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出生后一直没有申报户口;二是户口迁移过程中在规定期限内,迁移人口符合户口申报条件但没有在迁人地及时申报户口;三是原居住地已注销户口而在现居住地却又不符合户口申报条件一时无法申报。根据公安部在1994年11月1日零时所进行的全国29个省、市(区)户口待定人员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国有户口待定人员2100多万人,其中农村地区户口待定人员占待定人员总数的82.57%,可以说,户口持定问题主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88-07-01零时,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时点上的迁移人数和最后一次的迁移状况,从省际迁移、省内迁移、城镇乡迁移三个层次,研究探讨我国迁移人口的流向问题。1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流向在这次调查的样本总人口2,152,044人中,有902,155人有迁移史,占样本总人口的41.92%,其中有省际迁移史的人,占迁移总人数的16.28%。l.l省际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出量的分布;省际迁出量的差别比较大,其中以山东省的省际迁出量为最大,占全国省际迁出总数的8.67%,其次是河北、辽宁、江苏、四川、黑龙江、河南。省际迁出量最小的是海南省,…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中,社区居委会起着关键作用,社区居委会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1明确五种管理对象。社区居委会要重点管理好以下五种育龄人群的计生工作:一是居住在本社区的纯居民;二是户口在本社区、夫妻双方均已下岗并居住在本社区的育龄对象;三是户口不在本社区、夫妻双方均已下岗但居民在本社区的育龄对象;四是户口不在本社区但已在本社区范围内购(建)房居住的外来无工作单位的育龄对象;五是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对象。对夫妻双方在单位上班或一方在单位上班的育龄夫妇,以单位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7.
榕城镇是揭阳县城所在地,城乡经济交流十分活跃,流动人口较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上的开放和搞活,农民进城做工经商,不少农村妇女嫁入城镇,寄居和无固定户口人数增多,也有部分停产半停产的工厂职工,停薪保职、承包独自经营或外出谋生。人员流动,户口和居住地分离,以及职业的变化,出现了在计划生育上较难管理的“八户”(即承包户、个体户、单职户、保职户、开除户、无业户、空挂户、农嫁女户——农村嫁到城镇)。如去年,未登记户口的农嫁女户生育就多达292人,其中二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户口迁移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的户口迁移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型,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活跃,原有户口迁移制度日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现行户口迁移制度改革,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力配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还必须遵循“常住地登记入户”的原则,因此,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依据有合法固定的住所且居住一年以上和稳定的职业(或收入来源)的条件登记入户”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选择过程的年龄模式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1.1研究目的一般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是该地区居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的。而居民对迁移的选择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选择是否迁移,这是一个选择迁出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每个居民将根据自己各方面利益得失的衡量,做出是否迁移的决定。当有些居民决定选择迁移并加以实施时,就发生迁移行为,形成人口迁出流;二是选择迁移到哪里去,这是一个选择迁入目的地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已决定选择并实施迁移的居民,由于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差别影响,就可能选择不同的目的地,从而又形成指向不同目的地的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空间OD模型和“六普”人口省际迁移流数据,研究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的地缘效应、驱动机制与男女差异.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1)中国人口迁移流内含显著的空间依赖,其中迁出、迁入地独立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促进人口迁移,而迁出地-迁入地交互的空间自相关效应阻碍人口迁移.(2)总体上,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受迁出地推力作用弱于迁入地的拉力作用,表明人口迁移更多是出于对迁入地的“美好预期”,而非对迁出地的“过度抱怨”.(3)人口迁移流的驱动机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迁移流受驱动因子的影响强于男性,女性的失业风险、就业歧视更为明显;男性在人口迁移的空间选择上受空间依赖的影响强于女性,这与性别禀赋和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省际迁移,是指青海人口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以改变迁移者常住户口所在地为标志,迁移对象是指全体人口,凡是在省与省之间定居性的人口迁移,以转移户口为界线,一律称为省际人口迁移。它意味着人口常住地在省与省之间地理空间上的变动。一、省际人口迁移的总量与阶段青海人口的省际迁移,历年的统计资料不完整。1954年到1979年的25年中,只有人口迁入与迁出总数,没有区分省际之间与省内地区之间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具体数字。1980年到1986年,省公安厅人口年报中,划分了省际人口迁移与省内人口迁移的具体界线,分别列出了具体数字,所以这七年的统计数字是比较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户口迁移,是指国内常住人口改变常住户口地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的迁移。它包括省际之间、县(旗)之间、乡镇之间,以及城镇、城乡之间的迁移等多种类型。解放以后,我国对常住人口的户口迁移,实行了严格的登记管理政策。这是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以往的调查研究比较重视男女劳动力以务工经商为动机的迁移及其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对而言 ,对以婚姻为原因的迁移 (在本文中简称为“婚姻迁移”)以及迁移对迁入地社区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则稍嫌不足。众所周知 ,以婚姻为动机的迁移者多为女性 ,由于“从夫居”的习俗 ,通常 ,中国妇女 ,尤其是农村妇女结婚就意味着从娘家到婆家的迁移。在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信息缺乏、户口制度限制及风俗习惯等原因 ,一般婚姻迁移的距离较短 ,在方圆 2 0里之内 (顾耀德 ,1 991年 ;田华 ,1 991年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 1 984…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人口的流动、迁移十分频繁,因而了解常住总人口的情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常住人口是指五种人:1.常住本县、市,户口在本县市;2.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3.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4.人住本县、市,户口待定;5.原住本县、市,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户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由外省市流动、迁移到上海的人口,分析如下: 一、一个相当于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流迁到上海地区1.上海的流迁入人口大大超过流迁出人口根据“四普”资料,上海有常住人口1334.19万人,其中第一种人1267.26万,  相似文献   

15.
流迁人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所以有人干脆用人口移动(Move)来包括上述两个概念。在中国,因为存在着严格的户口制度,由此产生了一批户口没有迁移,但人已经实际迁移的人口。笔者曾给这类人一个称呼:“流迁人口”,以示这批人口界于有户口的迁移与流动人口之间,并且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国、上海、福建等地的流迁人口作了初步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中国的流迁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有必要对流迁人口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概念的界定与资料评估流迁人口指的是没户口迁移而长期移动的人口。为…  相似文献   

16.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①,人口迁移分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类。按照我国户口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还需随迁户口。人口流动是指人们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行为,但不改变定居地和不动户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子迁出地、迁入地和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人口自身的发展都有广泛影响。 人口迁移既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边界的移动,那么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有远有近,迁移界限的确定因国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社会习惯和户口管理条例的规定,一般把居民迁出原居往的城、镇、乡、社,迁入其他城、镇、乡、社,并且随迁户口,称为人口迁移。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未来人口迁移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迁移: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第四次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除西藏地区外,首次增加了两项有关人口迁移的项目:一是“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以此同现常住地比较,可反映出普查前5年中的人口迁移状况,二是“迁来本地的原因”,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和其他共9种,其中1~4种可合称为经济型迁移,5~8种合称为社会型迁移.此次普查中跨省、自洽区、直辖市的迁移(以下称省际迁移)指的是已办理跨省户口迁移手续,其居住地发生跨省变化,以及虽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但已离开户口所在省一年以上,从而清晰地区别于省内迁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的“2013年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大学生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户口与待遇的选择困境,为了获得户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牺牲与自己人力资本特征相匹配的工作和工资待遇,不得不支付“户口成本”;在同等的人力资本条件下,大学生需要牺牲21%的工资待遇才能获得一纸户口;大学生中人力资本特征越高的群体,遭受的户口成本所带来的工资损失越大。基于以上发现,文章认为应该进行户口去福利化的改革,如此才能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20.
原新  丁琪 《西北人口》2023,(5):14-26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张,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释放配置型人口红利至关重要。利用2011~2016年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匹配的混合截面数据,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公私部门就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落户门槛指数每降低一个单位,流动人口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将会下降1.2%;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发达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流动人口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最高。第二,非农户口流动群体相比于农业户口流动群体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当城市落户门槛下降时,非农户口流动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第三,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女性在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比较优势突出使其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高学历女性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也明显提升。第四,城市落户门槛下降会通过减少流动人口福利获取成本,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