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绍良 《人文杂志》2006,(5):95-101
由于在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文学家以其所秉有的文才成为谏官队伍中的主力。尽管唐代君王基本都有求言纳谏的意识,但在不同的时代,谏诤风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了唐代文学家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他们的政治命运。可以说,唐代文学家的政治命运折射着唐代的政治风气和唐王朝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宁欣 《河北学刊》2008,28(3):53-56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社会,其文化教育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具有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性质。本文试图概述唐代文化教育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状况,分析实行对外开放的文教政策之原因,探讨这种开放性与形成文化高峰的关系,并论述唐代的开放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开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唐诗词中的女装作为审美对象,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折射出了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张国刚 《河北学刊》2008,28(3):50-5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勾利军 《河北学刊》2008,28(3):56-58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杜文玉 《河北学刊》2008,28(3):58-6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婢女 ,在唐代有“侍婢”、“侍儿”、“使女”、“女奴”、“青衣”等通称。根据大量史籍以及出土文书资料来看 ,唐代蓄养婢女形成风气 ,上自王公百家 ,下至平民百姓多拥有婢女的记载。唐代婢女从事最繁杂的劳役 ,其地位却处于社会最底层。文学反映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来源。因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婢女的生活状况及其身份地位 ,便在唐人小说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结合唐代婢女地位对这群“最底层”的人物进行研究 ,不仅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她们的现实存在 ,还可以多视角地比较准确地解读小说作品 ,从而认识叙写婢女…  相似文献   

9.
唐代弹劾文是唐代监察制度与文学结合而形成的奇葩。唐代文学研究中对弹劾文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究其原因,盖因学术界对于古代文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弹劾文本身也不是一种纯文学性的文体。从更为开阔的视野看,唐代弹劾文兼应用性、文学性于一体,有着独特的文体学价值:弹劾文不仅有成熟的体式结构,〖JP2〗也有相应的语言结构。弹劾文的起草体现着法律的尊严,甚至上升到国家意志,任何单纯的文学写作都无法与之比拟,唐代弹劾的动机、过程、专用服饰都充盈着浓浓的艺术精神。弹劾文不但对唐代文学风气、士子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在文体内部对于后代的叙事文学形式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唐代弹劾文研究具有特殊的文化与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以迎外与价外两种态度反复交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唐代不仅是一个开明的王朝,而且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一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和措施,不仅扩大了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提高了唐代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而且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与深入,给唐代社会注入了活力,促进了胄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一、唐代对外开放的成就春朝三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这一时期不仅继承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某些特点,而且孕育着封建社会后期的某些历史现象;不仅生产力、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经…  相似文献   

11.
王定勇 《船山学刊》2006,(4):133-135
唐代翰林学士这一群体构成了一支特殊的文学群落,在唐代文坛发挥着重要作用。翰林三俊——李绅、元稹、李德裕同为翰林学士,这使他们的入仕怀有昂扬进取的心态,也给他们的创作注入积极用世的精神。三俊彼此呼应唱和,形成一股合力,带动了文坛风气,同时也激励了文学新人。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官员不愿外任刺史,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学术界通常的观点认为,唐代官场存在着较为浓厚的重京官轻外职的风气,是造成官员不愿担任刺史等地方官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并无不妥,但不全面.笔者认为,官员是否愿意外任刺史,与将要赴任之地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之优劣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武举考试,具有程序规范、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它的实施,对唐代的体育,特别是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习武之风在社会中盛行。虽然在《全唐诗》中没有诗歌反映武举考试的内容,甚至连"武举"一词都找不到,但武举制度所带动的尚武风气却深深地影响着文人,进而在多方面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4.
杨军 《理论界》2005,(10):169-170
唐代是一个重诗歌、重艺术的时代,音乐、舞蹈、诗歌空前繁荣;而唐代又是开放的社会,不仅各民族相互学习,而且对外交流也很频繁.这样,具有异国情调的胡乐进入中原,于是乎异域歌诗在在唐代尽显其神韵,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而且大大促进了大唐和西域各民族在思想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生 《河北学刊》2001,21(4):79-83
唐代百姓通婚中存在着两种明显倾向,即等级观念和择婿、选妇各有标准。唐代社会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阶层——贱民阶层、百姓阶层和官员阶层基本都以阶层内婚为主;唐代百姓择婿重才和重未来发展,娶妇则重德、重财。唐代百姓的通婚对唐代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唐代后期的贫女难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山东旧族高门的身份特征,加速了旧士族的消亡;贫女难嫁的观念还对宋代社会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荐举制度和荐举风气是文人干谒活动兴盛的重要诱因。唐代荐举既可以独立于科举之外,又可以渗透于科举之中。荐举为干谒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前提;以荐贤为"至公之道"的社会观念为文人干谒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前提;荐举之现实影响力增强了干谒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冥婚墓志、敦煌冥婚书仪、以及唐代小说笔记中有关冥间结婚和离婚的记载中所反映的唐代的冥婚现象及其兴盛的原因。本文认为 :第一 ,冥婚反映了佛教对唐人的死后世界观的影响 ;第二 ,唐代前期的经济繁荣为重葬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第三 ,唐代社会对男女之情的开放态度为冥婚提供了精神和心理条件 ;第四 ,冥婚为死者亲属提供了增进族间交往、伸张权势以及炫耀财富和地位的机会 ;第五 ,冥婚习俗随着唐代社会的衰微而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18.
唐代艺术空前繁荣,在开放的社会氛围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西域乐舞广泛传播,盛行朝野,并汇入到中华民族艺术中.唐代诗书画乐舞竞相争艳,相映成辉,西域乐舞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留下浓书重笔,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政治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威震当时环宇的强大帝国。与其强大的国力相适应,继战国两汉以后,唐代体育也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巅,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对唐代体育的发展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外国人关于唐代中国的著述与唐文明的传播方亚光唐代中国不仅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达而著称于世,而且还以其宽广的胸襟、开放的气度赢得了域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崇敬。在频繁的对外交往过程中,唐代社会获得了进步,唐代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此同时,世界人们对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