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贾晓英 《河北学刊》2014,(2):181-184
乐府诗的英译目前主要有许渊冲、汪榕培和李正栓的译本。三位译者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各自的翻译理论,又在其理论指导下译出了风格各异的乐府诗。许译乐府诗"意美"、"音美"、"形美";汪译乐府诗"传神"且"达意";李译乐府诗则"忠实对等,形神兼求"。这些译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翻译理论,并有效地指导了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从译者主体性看翻译忠实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中西译论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忠实的翻译标准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译论的一贯倡导.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但曾经时兴的反"忠实"观并未获得较广泛的认同,反而受到了不少质疑和批评.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来论证"忠实"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性、理想性,从而反击取消"忠实"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严苡丹  王羽西 《理论界》2015,(1):114-117,133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基础,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自译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中心地位,以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研究发现,张爱玲的自译本彰显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在特定的生态翻译环境中遵循"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对翻译的操纵是被普遍认可的,但其中有明显的交叉重叠。从更科学的角度来看,操纵因素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诗学、经济和地位因素。已有的操纵论研究偏重从译者受操纵的角度阐释翻译中的操纵因素,低估了译者的操纵主动性,实际上,广义上的赞助人和译者在以上四方面中是协商互动的,这种"双向操纵"的机制在伪译现象中可以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运用翻译文化研究派、翻译中叙事重构和韦努迪的译者隐身论等理论,对译者的身份嬗变和身份定位研究表明,译者文化是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则从传统译论中的"隐身人""、奴仆""、模仿者"、"舌人"和"传声筒"成为了源语文本的"操纵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和"吞噬者"。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在他所译的陶渊明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回顾林语堂的翻译观,来解读其英译<归去来兮辞>,认为该译作是译者与原作者情感互通的产物,具有准确传神美、句式变化美及音韵节奏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译法灵活,重在忠实,贵在传神,译文近似而流畅。译文措辞有力,用词精练,平易朴实,耐人寻味,风格切合原文。译者考证严谨,用注详尽,译文和注释有不少独到见解。译本不仅是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力作,而且是一部文化翻译的好译作。  相似文献   

9.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唐诗英译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决定了唐诗英译和文化传播的效果。通过对唐诗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存在、支配和贯穿于译者对诗歌文本的选择、阐释及翻译策略的运用之中。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的唐诗英译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宽容的译诗评价多元体系,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数量愈来愈多,文化负载词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狼图腾》英译本为例,将《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即蒙古民族特色词汇、"文革"词汇、中国历史词汇及成语,并进一步分析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这些词汇过程中所采取的直译、音译、意译、厚译及删译等翻译方法与技巧,为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诚立译——论翻译的伦理学转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言的伦理性决定了翻译的伦理性.在翻译活动中,最先确定的并不是译什么与怎么译,而是译者与作者、读者等他者之间的以"诚"为基础的伦理关系."诚"是一切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态度预设,也是确保翻译顺利完成的伦理基础.译者只有诚于译事才能解决好翻译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处理好与作者、读者、赞助人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译论家韦努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以来的西方翻译中,归化翻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译文中见不到译者的痕迹,译文仿佛用译入语创作的原文。本文将会对这种状况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介绍译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翻译观。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特殊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词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词,或者没有理想的翻译方法,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翻译界。在此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结合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指出: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应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为最终目标,译者应做到"多维"的适应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方能达到有效的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电影《冰河世纪》的上译版与台湾版对白翻译为例,研究从译者主体性、文化中心性和审美情趣等三方面进行的翻译选择。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态翻译理论的观点,译者在古诗英译中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翻译生态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和选择性的适应。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进行选择转换,还要使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得以实现。在此以《望月怀远》三个英译本为例,从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转换角度出发,探讨该诗歌英译本的得与失,寻求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16.
刘晓碚 《广州师院学报》2000,21(6):45-49,67
本文认为习语有三种译法:直译、套译、意译。在进行不同文化习语对译时,要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中找出其主要共同点,如运用得当,就能使翻译变得直接、精炼、生动、传神及富有形象化。  相似文献   

17.
译者与作者的和谐共生关系指明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兼有的双重身份,实质上是提出了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理论体系。翻译写作学的构建需要借助写作学的基本原理,在翻译过程中采纳并运用写作学"感知—运思—表述—检查"的核心机制,整合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从西方经典语言学中,包括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直接受益的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理论框架和思路,并融合中国传统译论基于中国传统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所提出的译事标准,明确翻译写作新过程,完善翻译写作学的基本建构。构建翻译写作学的目的即是对译者和作者长久以来身份之争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为实现翻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真正结合而提供了途径,旨在呼唤对高质量翻译的重视,切实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与译者身份重合这一特征使得自译成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穆旦诗歌自译作品,探讨自译现象对普通译者的借鉴作用。将穆旦诗歌自译作品与其他个别译者的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穆旦自译的诗歌较原文虽然也有改动之处,但基本较为忠实,有时其他译者的译文比穆旦的翻译还要自由。从穆旦的自译作品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第一,翻译与创作并非对立;第二,文学翻译必须传递原作的精神内涵;第三,分析研究自译作品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原文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接受美学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宣传画册《发现崇左》的翻译实践展开个案分析,得出:译者在进行地方宣传画册翻译时,需明确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借鉴译入语平行文本常用的范式,灵活使用直译法、释义法、加注法、省译法,采用简洁直白的语言表达,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对于宣传画册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译者需发挥主体性,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讲好地方故事,传播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或凝练、或俭约的语言在译文中重现了原文的词句美、音韵关和篇章美,塑造了茶典籍英译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