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当代女作家中,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女作家。本文将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详细地分析欧茨在其著作《中年》中所运用的巧妙严谨的结构与深刻丰富的内容是如何完美地统一,融合成一部从全新角度透视当代美国社会中年人的处境的力作,从而表现了一群富裕的中年人在告别了青年时代后的各种各样的心态以及表达了经历了困惑的中年人的自我醒悟与重塑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社会互动的游戏规则,制度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整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之一。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制度分析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以表彰她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回顾埃莉诺早期在地方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讨论制度分析框架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她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方面的贡献;并介绍以埃莉诺为核心人物之一的布鲁明顿制度分析学派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理论框架;最后,本文解读埃莉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东芹  史岩林 《理论界》2013,(11):123-125
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以美国9.11事件作为历史背景,运用人物变形、历史事件并置、文本嵌套等后现代叙事技巧,将真实历史与虚构事件融合起来,表明作者通过小说叙事重述历史的反叙事批判立场.德里罗在小说中使用反叙事策略重新书写历史,赋予沉默的大多数人以言说的权利,重塑了恐怖分子的刻板形象,激活了已被遗忘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美国的极权政治,展现了作家对历史题材寄予的反叙事的政治寓意.  相似文献   

4.
莫言是我国首位问鼎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融合在一起,采用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与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细微、生动形象的民间社会生活画卷,引领了民间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兴盛发展.文章围绕莫言的民间叙事文学展开研究,从叙事立场、叙事内容、叙事语言等不同维度分析探究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手法、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修辞手法等方面,对伊玛堪的叙事策略进行开掘,展现伊玛堪高超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主人公形象、叙事结构三方面对伊玛堪的叙事风格进行开掘,展现伊玛堪不凡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8,(9):115-122
叙述时间是贯穿小说创造悬疑与冲突的重要元素,热奈特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对应性,叙事过程长短与发生时间的长度不协调性以及故事或某间段时间的重复性纳入探讨范畴,旨在证实这些非线性多元化的叙事更替隐性地烘托内容叙述,增加了文本的张力,多维地展现了作品主旨。美国当代南方作家鲍比·安·梅森运用时间策略充实《在乡下》的逃离主题,即灵活的倒叙方式使得历史与当下、南方与北方激烈的碰撞,张弛的叙事节奏彰显了人物的内心所向,而层层递进的重复则串联了主人公山姆觉醒的全过程。反转跃动的叙事时间策略向读者展现了表层故事之下的暗潮涌动,这使得中心表达更有指向性和层次感,作品也更具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蔡殿梅 《理论界》2009,(12):142-143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们的思想与态度,其作品在主题、语言和叙事角度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文学。本文简单论述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策略,从而揭示语言虚构现实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反叙事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对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官方史学的因果阐释关系提出质疑,颠覆与破坏某段历史范畴之内的传统叙事模式.以托马斯·伯杰、E·L·多克特罗和唐·德里罗等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这种叙述策略青睐有加,他们在小说中将真实历史与虚构事件相融合,赋予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以言说的权利,重塑了边缘人物的刻板形象,激活了已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展现美国真实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历史题材寄予的反叙事的政治寓意.  相似文献   

10.
短篇小说《生命之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万·布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家采用不平衡的叙事结构、具有多重含义的人物形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及互文联系等一系列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俄罗斯外省小县城几个人的不幸生活,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罗斯民众单调、空虚、孤独、无意义的生活状态,构建了一幅空虚与孤独的俄罗斯形象,蕴含着作家对整个俄罗斯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奎 《兰州学刊》2009,(7):161-164
对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的关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传统,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承继了这一主题叙事,展现了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中年女性所承栽的生活困境与灵魂挣扎。文章对新世纪文学中的中年女性主题叙事进行研究,从生存与存在两个角度对众多的中年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新的时代情景下的女性命运书写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叙事技巧着手,分析了意识流手法在这部小说中的运用,从而说明小说展现了故事之外的叙述者的部分意识流,而其意识流的展现对于揭示小说的主题有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卢睿蓉 《兰州学刊》2009,(12):211-212
美国南方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别具一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她的南方畸零人故事。文章从小说文本的总体关照、表层叙述和深层解读入手,通过对畸零人背景的介绍、场景与瞬间技巧的独特运用以及小说人物从迷惘到顿悟从而解困的故事发展模式的分析,总结了韦尔蒂畸零人小说的叙事模式,展现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片《阿甘正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美国从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早期三十五年来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全景式的展现。本文着重对影片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按照出现的顺序进行介绍分析,回顾当代美国历史和社会变迁。阿甘的人生历程实际上是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他本人因此成了“当代美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的小说以恬淡的笔调,叙述故乡和西南联大的平凡人物故事,通过世俗化叙事,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隐含着对小人物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的肯定;通过乡土叙事,描绘了故乡优美的山水画卷和古朴的风土人情,蕴藏着作者传承的我国自古以来的文人心态与精神意念;通过文化叙事,叙述那些普普通通人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透射出来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谐与韧性特质,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汪曾祺小说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后期,美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风格转变。亨利·詹姆斯对美国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代表作品《布莱庄园的怪影》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小说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精神世界来揭示生活本质的创作思想,加之独特的叙事内容与形式,使这部小说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在此从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神秘的哥特式风格、有限的叙事视角,以及语言的视觉化特征分析了亨利·詹姆斯《布莱庄园的怪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轻盈的气息》是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阿.蒲宁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起,即以其高超的叙事艺术成就、清晰展现的体裁修辞特征、情节发展不落社会理性小说窠臼以及阅读引发的独特审美体验等因素为研究者对其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本文从叙事时间理论、行动元模型、符号矩阵方法等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与阐释,具体分析和展现了小说中轻盈与沉重、生命与死亡、灵魂与肉身之对立这一基本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8.
迷宫叙事是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突出特点,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幽灵》将迷宫叙事的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地点迷宫、空间迷宫、人物迷宫、情节迷宫、互文迷宫以及多层叙事框架迷宫六个方面对《幽灵》中的迷宫叙事技巧进行解析,旨在剖析《幽灵》中的迷宫搭建过程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9.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以政治学家的身份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国内外政治学界和经济学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立足于现代政治学在追求科学性过程中所处的较为落伍和弱势的窘境,分别从学科的科学地位、价值功用和发展走向三个维度,来阐释埃莉诺学术成就在学科层面上的价值,并从中揭示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专一的学术研究志趣和多方的学术合作交流不仅是埃莉诺个人学术研究的成功之道,还是今后政治学发展的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20.
当今正处于读图时代,图像叙事成为叙事的主流之一.图像叙事给视觉元素赋予了叙事的意义和功能,由图像和叙事相结合共同构建语篇意义.电影海报是对电影情节和主题进行阐释的图像语篇.电影海报的图像叙事方式及其美学意蕴,可以从构图意义、隐喻、海报服饰、图像化文字等方面展开讨论.构图意义体现了电影的内涵和美学风格.隐喻的修辞手法能实现美与情感的传达.服饰能够体现电影的社会时代背景并带给观众审美感悟.文字图像化的电影片名能够叙述电影情节和展现文字的笔画美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