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海迪和潘晓,是我们社会新旧交替历史时期的两个“同龄人”;是当代青年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踏入社会,探索人生的两个典型。三年前,潘晓的一封信——《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牵动了一代青年的心,引出了一场人生意义的大讨论。三年后,张海迪以自己的言行,证实了:“路,是越走越宽的”,她的事迹在当代青年中也引起热烈的回响。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从潘晓到海迪,前者引起共鸣的是“共同的求索”,后者得到呼应的是“乐观的进取”,这反映出三年来当代青年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索,正越来越积极和成  相似文献   

2.
一曲《河殇》既出,就出现了万人争睹的收视率。从6月开始的这股“河殇热”并没有太多地受到某些实惠风尚诸如涨价风、抢购风中的冲击已是让人惊奇;在9月的《中国青年报》上又读到象“广州150万青年讨论《河殇》”的消息,我就觉得大大的奇怪了:在“文革”那套“一轰而起又一哄而散”的所谓群众路线寿终正寝12年的今天,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为一部在文艺和政论之间投骰的作品争论不休呢?  相似文献   

3.
读《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一书,想到两句话,一句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一句是:“忘却过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未来。”这两句话看起来意思差不多,但在我的理解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特别是翻阅《回首“文革”》一书之后。先说第一句。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不同的是淡忘的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是有意还是无意淡忘罢了。但是,有些事情,特别是重大社会性悲剧事件人们不能忘记,不忘记正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1980年5月 ,以《中国青年》发表署名“潘晓”的信《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为标志 ,一场规模空前、历时一年多的“潘晓问题”大讨论 ,亦即“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 ,拉开了帷幕。“潘晓问题”大讨论 ,是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转眼间 ,20年过去了 ,我们 ,已经站到了新旧世纪的交叉点上。此时此刻 ,对这场大讨论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 ,不论是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合理建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还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大把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至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到了全体人民面前。今天的一代青年,出生在新中国,经历了十年内乱一大曲折之后,他们将要在党的领导之下,亲手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迈入新的世纪。他们能否胜任历史赋于的重托?这是众所关注的。如何认识这一代青年?如何看待这一代青年?社会上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我们在发动各方面力量对青年现状与特点作了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青年现状与特点”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三十份书面材料,有论述大学生、青年工人,待业青年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文章,有对各类青年队伍现状、业余爱好及需要的调查报告等。  相似文献   

6.
姚小平 《老人天地》2010,(10):10-11
“春苗出土迎朝阳”是“文革”电影《春苗》主题歌歌名。尽管《春苗》像其他“文革”电影一样,渗透着适应某种政治需要和“高大全”痕迹,但由于创作者深人生活,贴近群众,艺术地再现了“文革”中的“赤脚医生”,所以电影一公演,李秀明扮演的赤脚医生春苗就受到广大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高等学府正处在历史的春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它培养了一大批文革以来历届中学毕业生中的“精华”,现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中汇集了青年中百分之四的佼佼者。他们直接来自中学,被称为“小年龄”大学生。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小年龄大学生中所出现的带有倾向的一种厌学情绪,作初步的探索,并非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光辉旗帜,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勇于探索、执著追求、不懈奋斗,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用“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突飞猛进”等词来形容怎么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镐汶兄: 读《上海青少年研究》1986年第一期上你写的《时空局势、社会座标和人生轨迹的微调》一文,觉得你对青年报刊读者的层次性,历史上数种著名青年报刊的介绍和剖析、对“引进思潮”的评述等等,都有某些独到的见解。但是,你对办青年报刊的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现状,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文章认为,当前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很大,但在传统力量的作用下不变的部分也很大。传统的价值取向是,青年存在着对国家、社会、父母依赖的官本位主义的思想。而变化中的价值取向,就是青年不安于这种依赖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后者代表着经历了“文革”的一代青年,在开放、改革环境下,主体上的觉醒。文章认为,在这样复杂的现实中,如何克服依赖性,领导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朝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力量与个体力量的统一不断创造条件,是今后青年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罗道 《金色年华》2010,(6):27-27
失去的东西方显其价值,这话同样适用于道德。我开始知道世界上有道德这回事,是在“文革”后期读小学时,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大批孔孟之道,传统美德成了封资修,父亲揭发儿子、妻子告发丈夫成了最时髦的革命行为。经过“文革”的疾风暴雨,又经过近二十年拜金主义的解构,数千年积蓄起来的道德资源终于被扫除尽净,我们于是进入了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一个既没有旧道德又没有新道德,  相似文献   

12.
第一阅读     
《中国社会导刊》2001,(2):60-60
《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纪凯夫事件始末》;  相似文献   

13.
国际青年权益法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方巍 《当代青年研究》2001,(6):46-49,45
国际青年权益法的起源 可以说,任何国家的文明发展史事实上也是各国青年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反对成人一代制定的各种陋俗的斗争的历史,国际青年权益法就是在这两代之间的斗争与反斗争中孕育并初露端倪。早在1158年意大利的国王弗雷德瑞克·巴巴罗沙就曾批准过“学生阶层”的权利和特权,而学生的教育、思想自由、演讲、结社、集会、旅行等权利被正式得到任可并在整个欧洲盛行开来则是在中世纪时期,1365年,鲁道夫四世(DukeRudolph Ⅳ)正式颁布《维也那大学联合会规则》,它其中就有这样的法律条款:学生代表有选…  相似文献   

14.
一、社区在当代青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青年工作的对象是青年,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是,当代青年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们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有何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需要青年组织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个基本的把握,否则,青年工作就会走入误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都市化,社会结构相应产生变化,继而为城市人在心理和社会发展上带来“青年期”的特征。这些特征与生理成长过程交织在一起,为青年带来发展过程中很多的人生课题。最近,我们在对青年的一个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特殊需求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念,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强大惯性,一直冲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了解当代青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就不应该忽视传统人才观念对当代青年的种种影响。一、传统人才观内在矛盾的形成和特征中国传统人才观的内在矛盾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今年第4期A版以图文并茂形式刊发了《无臂青年双脚绘人生》报道后,广大读者对文中主人翁黄阳光这位自强不息的农村残疾青年的命运,尤其是他在2000年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后又有什么大的作为,十分关心。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他在出席2004年9月28日的世界残奥会闭幕式那“中国8分钟”的表演中,跪在舞蹈演员组成的“盛开的莲花”中,用嘴衔下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微的情景,成为整个表演高潮中最感人的亮点,震撼和感动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阿细人是我国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于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歌舞《阿细跳月》和被誉为创世纪史诗的《阿细的先基》。阿细人在世代的繁衍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敬老风俗。为了让孤寡老人都有幸福的晚年,阿细人自古就有“大跟大,小跟小”的规矩。所谓“大跟大”,就是“大姑娘”一旦成了孤寡老人,就由她大哥家的后代赡养;“小姑娘”成了孤寡老人就由她弟弟家的后代赡养。这一规矩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据《阿细的先基》记载:人类的第二次大劫难是洪水满天——开荒的六兄妹按照上帝的指…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的《说青年之人生》是一篇典型的生命教育文本。唐君毅在将人生比喻为一年四季的基础上,对作为春天人生的青年因天时而具备的”天德”做了分析,但更加强调的是青年依天德而立人德的人生使命和生命课题。此论对于当下青年具有重要的生命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上一代”,是与现在“这一代”比较而言的。“这一代”指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上一代”则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生者。虽然这两代人从年龄上看相去并不太远,但由于时代、经历、心灵和审美的差异,其人生方式和生命感受却可以用“相去霄壤”来形容。在“阅读”上的差异就很有代表性:“这一代”起于高考恢复和改革开放,阅读的资源和视野渐趋富足和开阔,如今他们又是流行杂志和网络媒介的弄潮儿;而“上一代”出生时,国家正处于极度的动荡与贫乏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得可怜,即使今天流行的时尚杂志与网络阅读也很难真正改…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制教育贯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传统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是一个教学重点,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遵纪守法等观念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公民。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社会的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对孩子的身心影响日渐严重,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再次吸引了教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