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组背景 这些年来我国吸毒人群(包括新型毒品)呈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有低龄化的倾向,复吸比率极高,吸毒者对毒品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染上毒瘾就难以戒掉。湖北作为华中毒品侵蚀的重要地方,并且以武汉为中心向周围的地区逐渐扩散,吸毒的人群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2.
蒋涛 《社会》2006,26(4):160-172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采用社会支持网分析方法,发现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吸毒网络具有秘密性和牢固性。其相识关系提供毒品支持,朋友关系和亲戚关系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吸毒人员的吸毒年限、有抢劫和偷盗行为对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行为有明显的影响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3.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几大难题之一。吸毒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还会贻害后代。一方面,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成长会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傻、残疾等就是由父母吸毒造成的;另一方面,父或母吸毒,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2011,(5):40-41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几大难题之一.吸毒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还会贻害后代.一方面,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成长会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傻、  相似文献   

5.
周炜 《社会工作》2009,(23):39-41
案例背景 吸毒人员阿明,男,24岁,上海本地人,系独生子女。高中毕业后,曾有过短暂的就业,后在赶时髦和好奇的心理驱使下染上毒瘾。因为长期频繁地注射毒品,感染了丙肝,GPT达到一千多,医生诊断其已濒临并发症高发期,一旦发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6.
《社会》1998,(9)
一项对京沪两地13—19岁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1%的被调查人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尝试使用毒品目前正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首届禁毒展览,引起f党和国家领导人填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这项展览披露,在目前我国的吸毒人群中,85%的人是1735岁的青少年,其中有82%的人是在对毒品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染上毒瘤的。青少年是毒品威胁的“高危人群”由此可见一斑。今年初,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就吸毒问题,对京沪两地510名IH19岁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又再次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项调查显示,6%的被访者称自己周围有同…  相似文献   

7.
吸毒成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成因的调查研究●杜晓泉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弄清吸毒者的人群构成和吸毒的发展轨迹,以及家庭环境、同辈群体等因素对吸毒、戒毒的影响,笔者于1995年6月对兰州市戒毒所的253名戒毒者进行普查,其中依意抽样调查了100名...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进程势必伴随着新的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和艾滋病的传播逐渐成为危及公共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控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和政府机构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以便为缓解这些社会问题,增进社会治理的成效寻找有效途径。本文将回顾这些研究,并由此反映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文章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风险相关问题的文献评述上,以期为展开艾滋病防范和对吸毒人群的矫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一、小组活动的背景 在我国,吸毒人群的女性化趋势明显,女性吸毒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由于女性在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期望与规范制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女性在吸毒之后更加容易陷入边缘化状态,受到社会歧视和他人排斥。为更好地帮助女性戒毒人员,在社区内开展有效的戒毒模式,衔接戒毒人员在劳教所与回归到社区内的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吸毒与艾滋病状况调查的综述和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进程势必伴随着新的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和艾滋病的传播逐渐成为危及公共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控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和政府机构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以便为缓解这些社会问题,增进社会治理的成效寻找有效途径。本文将回顾这些研究,并由此反映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文章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风险相关问题的文献评述上,以期为展开艾滋病防范和对吸毒人群的矫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杨迪 《东西南北》2014,(21):66-67
自从明星成为一种职业后,似乎便没有断过与毒品的亲密联系。从美国猫王到日本的酒井法子,以及1997年中国内地第一例曝光的女歌手罗琦,明星吸毒事件一直呈增长趋势。明星是否就比其他人群更易沾染毒品?明星涉毒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法国首间合法"吸毒室"已在巴黎市第十区拉里博瓦西埃尔医院内开张,这家"吸毒室"的正式名称为"危险性较弱毒品消费室",吸毒者可以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在此注射毒品,并接受治疗。据悉,这间吸毒中心设在医院里,面积450平方米,它有自己的独立进口,中心内包括接待柜台、一间等候室以及一间吸毒室。吸毒中心交给巴黎佳亚协会管理,每天可接待100人。每天将有一名  相似文献   

13.
毒品问题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销售市场。目前,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掉的各种毒品占世界毒品销售额的50%以上。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毒品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是全世界吸毒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美国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人为7200万人;每月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ledo万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毒品的人为221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10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吸毒成瘾者。美国人每年花在购买毒品上的金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毒品给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原因.认为其吸毒的心理成因有好奇、苦闷、无聊的心理倾向;无责任化的心理倾向;粗俗化的心理倾向;从众的心理倾向,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英东 《社会》2001,(2):29-31
吸毒曾经被西方人称之为“美国病” ,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目睹了吸毒现象的全球化 ,但是 ,迄今为止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毒品超级大国。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署1999年6月提供的统计数字 ,美国市场上每年销售掉的毒品的数量约占全世界毒品贸易总额的33 4% ,仅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这三种毒品的年销售量就高达1 6万吨 ,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以上。美国至今仍保持着拥有吸毒人口最多的世界纪录。美国联邦政府《全国家庭滥用药物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表明 ,一生当中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的美国人为7200万人 ,约…  相似文献   

16.
李雄鹰  杨玲 《社科纵横》2004,19(2):35-36
社会态度是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社会态度的研究是人们解释复杂社会心理现象的重要突破口。在一项有关女性吸毒的研究中 ,吸毒与女性社会态度变化的关系以及社会态度结构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抗变性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文章应用社会态度的有关理论 ,分析了吸毒女性社会态度的形成、特点及其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一、小组活动的背景在我国,吸毒人群的女性化趋势明显,女性吸毒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由于女性在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期望与规范制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女性在吸毒之后更加容易陷入边缘化状态,受到社会歧视和他人排斥。为更好地帮助女性戒毒人员,在社区内开展有效的戒毒模式,衔接戒毒人员在劳教所与回归到社区  相似文献   

18.
贩卖鸦片烟,海洛因,吸食毒品,这个世界性的社会浊流,悄然地渗进了神州大地。断绝了三十年的毒雾,重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冉冉升腾,这是一个必须严肃正视的问题。一、根绝多年的贩、吸毒问题沉渣泛起,有一个死灰复燃的环境。我国在五十年代禁毒,根绝贩、吸毒问题达三十多年,成功之举,举世无双。当毒品问题重新出现时,我们没有抗拒的准备,却有一个适宜于该问题生存的环境。首先是理论导向和信息爆炸出现反差。在五十年代根绝毒品问題后,我国与一些販、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只有官方的交往关系,其贩、吸毒流不仅仅不  相似文献   

19.
毒品,这个曾经使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魔鬼,在当今死灰复燃之后,正疯狂地蹂躏着青少年的健康,严重地扭曲着他们的心灵。吸毒人群低龄化目前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青少年在吸毒者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叨%。按此比例计算,全国200万人的吸毒大军中,青少年大约有180万人,保守估算也在150万人以上!白雾中的少年郎毒品魔爪已伸向校园。限于篇幅,笔者仅介绍两则实例。他,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瘦得皮包骨头,呆滞无神的眼睛显得出奇的大,配上发紫的嘴唇。掉得稀疏的头发,犹如一具行走的“僵尸”O谁能想到,他…  相似文献   

20.
沪滇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泛滥在当今世界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叨年代以来,全世界吸毒人数高达6-7亿,是Th次大战各方投入总兵力的5倍多。毒品威胁着全人类,威胁着整个地球。幼年代以来,国际贩毒集团趁我改革开放之机,力图从云南打开走私毒品的“中国通道”,致使毒品再度入侵我国,毒祸蔓延神州。截止对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超过54万,吸毒人员中85%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98年7-8月间,我们在上海和云南对在戒毒所内强制戒毒的229名吸毒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而走上吸毒之路的,云南占56.3%,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