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福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阐述福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福建旅游业应持的发展战略以及在WTO框架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旅游业带来环境特征的基础上 ,阐述了福建旅游业战略调整的思路 ,提出福建发展旅游业的营销对策 :(1 )项目开发 ;(2 )营销网络开发 ;(3)促销开发  相似文献   

3.
发展福建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处祖国大陆的最东南一隅,和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福建是中国最早通往海外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加强,福建的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丰富、面对台湾和海外闽籍侨胞众多的优势,把握海西建设契机,改变单一传统模式,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好,把福建打造成我国东南沿海的旅游大省、吸引世界华人和台胞与国内各省游客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4.
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当前福建正在建设生态省,开发利用好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对生态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福建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整体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模型的建立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0-2006年的统计资料,利用Logistic曲线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福建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5年福建入境旅游者的人数,阐明了境外客源市场区域构成,提出了积极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强化风险意识等发展福建入境旅游业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旅游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综合产业 ,指出旅游业是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丰富 ,主要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重视旅游规划和旅游人才培养等内容。邓小平旅游思想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导向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为了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针对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旅游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并从旅游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些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源地和实践地,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福建,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在行动。一、"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在认真反思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分析并阐述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方向,得出发展中国和谐旅游业的创新思考,即必须建立科学的和谐旅游业的评价体系,强化旅游业独特的社会文化职能,坚持文明消费、社区友好与诚信服务三位一体的和谐旅游观,并把解决旅游区的“三农”问题作为发展和谐旅游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 ,要使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就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中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衰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障碍。而人们认识偏差造成政策失误、生态大锅饭导致的环境资源市场失效以及管理上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不合理的旅游开发 ,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是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与对策 ,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建设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福建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基础、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福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系统约束与环境成本压力。发展福建循环农业,应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原则,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外宣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站的翻译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福建省旅游网站的翻译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福建旅游网站翻译中存在的误译现象并探索导致旅游网站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所在,指出旅游网站的翻译质量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网站翻译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包括教育、市场和管理监督系统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13.
引进台湾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福建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是高校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提升福建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深化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福建引进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要坚持有特色、遵循规律,坚持效益,要有利于全省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面对新形势,要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增强适配性,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完善支撑体系提升引进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闽办学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旅游业具有的新兴产业性质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关联性决定了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前提;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形成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基础条件;西部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坚持实行区域性整体协调发展战略和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福建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逐步完善,全省有12个旅游区进入国家4A级旅游区行列,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得到加强,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6.
渝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旅游业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渝西旅游业发展 ,必须运用新思路 ,采用新举措 ,要找准市场 ,突出特色 ;坚持 5个结合 ,挖掘新资源 ,寻求新突破 ;创立新品牌 ,形成新优势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和提升渝西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福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以深厚珍贵的佛教历史文化艺术著称于世,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均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作为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福建省多元宗教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福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贫困人口的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贫困地区在资源、政策、市场方面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来消除贫困。在中国扶贫的实践中,西部一些地区旅游扶贫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应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坚持政府主导,贯彻实施PPT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之一,但旅游环境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旅游业的保护和管理,必须坚持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我国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宣传与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既对从业人员宣传,更需对旅游者宣传。在宣传与实施这一系列标准时,一定要持之以恒,严防流于形式,使之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法宝。为此,要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他们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使我国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论述,对于指导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我省贯彻中央精神,推动福建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以人为本、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即将出台的《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福建2013—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美丽图景,体现中央精神,贯彻先进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福建特色,对未来福建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