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但是,时下群众反映强烈的官场逆淘汰现象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官场逆淘汰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近年来,舞阳县注重在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导向作用方面探索新路子,完善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12):58-59
没有神童又何来"神童官员"近日,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门户网站"中国长治"刊发了《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公示》,在拟任命的副处以上干部中,有2人系14岁参加工作,1人16岁参加工作,5人17岁参加工作。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神童官员",用扎堆来形容很是恰当。可是,偌大中国出现一个"神童官员"都不得了,更别说一个地方"神童官员"扎堆,这简直就是奇迹。按照有神童才有"神童官  相似文献   

4.
为政在人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周文王、周武王施仁政,他们去世后,其政事也废弛了。要修养自己,遵循大道,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因而君子要修身养性,侍奉亲族,了解他人,知道天理。当然这是封建政治。  相似文献   

5.
金阳 《领导科学》2015,(6):12-13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但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严重危害干部任用风气和政治生态。本文就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些漏洞与防范之策,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常见漏洞1.  相似文献   

6.
宗禾 《领导文萃》2014,(24):76-78
正"现在,社会上一些人为了借助权力谋私利,善于揣摩领导的个人爱好,以领导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副处长王冬梅说。爱摄影一位新闻摄影师介绍说,玩摄影的官员往往通过各类官方和民间的协会搭台,形成一个"沙龙"或"官雅圈"。由于摄影既拥有高大上的"硬件"可以炫耀,又包含一定的文化审美含量能够加分,所以,近年来在官员圈子里非常时髦。"摄影协会一般特别欢迎领导干部入会,还往往会推举他们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近年来,舞阳县注重在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导向作用方面探索新路子,完善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夏炎 《决策探索》2011,(8):70-71
古人把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来讲,官员退下来后,其身份与在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俗地讲,就是退休后的官员是一个无职无权的自由人。但是,古代官员退休后的身份却不可与没做过官的老百姓同目而语。因为他曾经是官,便有了官的履历、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退下来的官回到地方,表面上看,他无职无权,却是一个可以对中央及地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物。在古代,大部分官员退休后,一般都过着悠闲的生活。但是,还有一些官员虽然身退,却依然心系国家和百姓,凭借着个人能力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根据媒体报道统计发现,2013年1月至2014年底约两年时间里,至少有18名副厅级以上官员,在提拔后任职半年内落马。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属典型的"带病提拔"。官员升迁提拔本有严格的组织考察,可这18名"病官"却能通过考察、公  相似文献   

10.
<正>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用人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从评价机理上去鉴别,从制度设计上去激励,从用人行动上去支持,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一、老实人的评价机理何谓老实人?从其字面理解,"老实"是形容词,其中一个义项是指诚实,"老实人"即是"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11.
显绩与潜绩     
<正>自古以来,"在其位,谋其政",是备受推崇的为官之道。为官者,无不重视政绩。此乃职务对其执政的内在要求使然。但是,对于如何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不同政绩观的官员,会有迥然不同的选择。何谓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政绩有"显绩"和"潜绩"之分。"显绩"通常是指看得见、摸得着,费力少、见效快的政绩,它注重的是功在当下,是做给上级领导看  相似文献   

12.
腐败不反,社风难正;官赌不刹,赌风难禁。禁赌理当先刹官赌!官赌为腐败的典型表现之一:官赌祸害无穷。百姓对赌官深恶痛绝。从媒体披露的大量官员赌案看,其情节和数额触目惊心,影响极为恶劣。有的官员嫌国内赌博不过瘾,还要互相攀比.出境豪赌。他们一掷何止千金?十万、百万、千万地挥霍,大把押注,毫不心痛。成克杰等一批高官都曾出境豪赌过。原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等人.在澳门葡京赌场就输掉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3.
曹林 《领导文萃》2014,(11):29-30
<正>到苏南一座城市讲课,与当地官员交流,虽然这些官员在当地应该都算是"不小的官",可从他们身上看不出什么"官样儿",没有官腔官威,没有前呼后拥。他们自己也说,整天各种忙各种累,自己也没啥"当官的感觉"。一个朋友谈到,好像越是欠发达的地区,官本位意识似乎越浓,当官也越有感觉。屁大的官都威风得不得了,细微的眼色脸色都有人揣摩迎合。一个从苏北调到苏南任职的官员开玩笑说: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了,以前抖一下就有人接大衣,现在抖多少下都没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一 《领导科学》2015,(1):14-16
<正>最近,《领导科学》杂志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推出了关于"构建防治官场逆淘汰制度机制"的专题研究。的确,一些地方好干部被淘汰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在顶层设计上我们党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还是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可见,这是一个切中时弊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管干部"工作的一种要求,也是对一些地方选任干部逆淘汰现象的一种批评。  相似文献   

15.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用人犹如立标杆、树旗帜,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正胡绳同志在《官僚制度两千年,何人做官》一文中说":国家之败,由于官邪。"所谓"官邪",可概称为"邪官"当政。掩卷深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如何避免"邪官"出现,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邪官"出现。适当分权。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个人往往能决定其下属的命运,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搞人身依附、溜须拍马,不对人民负责。要坚持集体把关和  相似文献   

17.
正"官怒"是指具有权力的公职人员在工作或者非工作期间,因内在或外在原因,在面对正常或者非正常状况时采取的非理性、非常规、非合法的处理方法、措施、状态或结果。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作为掌握公权力的官员,其怒发冲冠往往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官怒"的表现及危害"官怒"的表现多种多样。一是对上抱怨型。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常听人说某领导很有"领导样",也听到过有人说某领导没"领导样",还有人说当领导就该有"领导样"。大概每个人心里和眼里,都有一个自认为的"领导样",用以评价领导干部。"领导样"究竟是什么样?《聊斋志异》里的《夜叉国》曾刻画过这样一类"官":"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寥寥数笔,一个铺排造作、高高在上的官僚形象跃然纸上。这种封建官僚抖派耍威的样子,千百年来为民众所诟病。然而,今天个别官员身上,还有这种官僚做派,甚至在权力的任性之下生出诸多变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处理3名小学生意外落水事件中,被同事背过河,这名江西小吏网络曝光后免职。很多人奇怪:他难道不知道去年10月浙江余姚就有过一个因"背"被免的前车之鉴?白岩松还给其下了断语:"鞋没进水,脑子进水了"。类似的"背剧"重演,是官员"不长记性"还是舆论太"较真"。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决策探索》2010,(15):60-60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犹如送瘟神一般;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