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有位50多岁的企业老板,从来没有丢过东西,也没有被人偷走过东西。他的解释是:我上了火车,总是把周围的人看成贼,触目皆是小偷,所以我的钱总是放在内衣的夹缝里。我的东西我藏得很严,包总是随身带,包上还有个小链子。由于看得很紧,谁也偷不走东西。这已经形成习惯。 这个老板的行为使我想起了制度建设。无论我们建立什么制度,一般不把人想得那么坏,所以制度本身往往就欠缺严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专业技术人员都要评职称的,而且,职称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么重要的事惰,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人,国家有没有专门的法律?没有。人事部有没有什么稳定的行政法规?没有。各地的土规矩、土办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就以山东来说,省人事厅和教育厅对中小学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评  相似文献   

2.
“在公众面前自我吹嘘肯定不是建立一个有效企业组织的成功之道,一个追求个人荣誉的人决不会取得多少成就。在沃尔玛公司,我门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人们协同努力,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结果。” ——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  相似文献   

3.
于其多 《经理人》2007,(9):134-135
这次我商旅去瑞士,并不是到巴塞尔、日内瓦这样的钟表之都,而是去往瑞士的侏罗(Jura)山脉地区。带队的宝玑表大中华区副总裁靳马田先生是位瑞士籍人士,他说侏罗山脉上没有星级的宾馆,但他幽默地表示,我们将入住一个具有乡村意味的酒店。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圣诞节前,有消息称,董明珠会见了各地代理商,并发表了一个长而激烈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董明珠将炮火燃烧到了制造行业几乎所有主要竞争对手:"美的曾经模仿过格力,3年就失败;海尔也在学,我觉得日日顺没有希望;TCL也依然。多少企业都在模仿格力,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东西是什么,他们都以为找几家投点钱,成立个股份公司就能成功,我觉得不是。"  相似文献   

5.
不知什么时候,像银行卡之类的东西走进我们的经济生活之中;这种东西极具传染性,致使各个行业群起效法。到目前,恐怕每个人、每个家庭究竟使用过多少类似银行卡这样的东西:电话卡、工资卡、煤气卡、购物卡……已经不得而知。 但形形色色的卡,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它们里面都有一种东西--货币--不是黄金也不是纸币而是被电子化了的货币。  相似文献   

6.
史玉柱 《领导文萃》2014,(2):103-108
正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近期推荐了《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一书。他的推荐语是,玉柱的自述有两个特点:一是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二是其心得是一边打仗一边总结出来的,不是从商学院趸来卖的。也就是说,玉柱是写菜谱的人,而不是只会按菜谱做菜的厨子。玉柱这个厨子能写出这样好的菜谱,有两条很值得学习:一是把事情研究深、研究透,而不是浅尝辄止;二是打了败仗、犯了错误,敢于脱裤子割尾巴,不怕丑。这才真能总结出东西来。  相似文献   

7.
尽管当今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但在很多人眼里,企业文化仍是个"高尚"、"高雅"、"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虽然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没有将它真正落实贯穿在实际的管理中。企业文化不是"阳春白雪",它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涵义和功能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我接待一位深圳的朋友,他说天津的大街上到处都是钱,北方人就是不会拣。我很不以为然,甚至对他那种趋于傲慢的自信和精明生出反感。岂料事实一点点地教育我,到今年的春节,我终于认识到大街上确实有钱,也确实存在着会不会拣这些钱的问题。在我看来,大街上的商店已经足够多了,凡稍微豁亮一点的地方就有自由市场,凡路边就有摊贩,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人还多──因为以前是买东西的人现在都改成卖东西的了。据说做小买卖是下岗职工最先想到的谋生之路,更不要说商业城市里的商业正规军和大兵团了。凡繁华的地方都挤满商店,大店、…  相似文献   

9.
正我到国外某机构参观。辉煌的大厅中竖立着金字的企业精神。其中有一条,叫作"合理期望"。陪同人员解答,这是我们的创始人尊崇的原则。期望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期望太高了,达不到,就会心生怨恨和沮丧,长久以往,就会丧失信心。期望太低了,没有动力和目标,得过且过,也会让人萎靡不振。合理的期望,是一种正  相似文献   

10.
<正>你常被"能者多劳"这句话黄袍加身吗?团体中有人抱怨自己每天累得像条狗时,我们常会拍拍他的肩膀:"能者多劳。"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也常以"能者多劳"自我解嘲,为自己的疲惫找到一丝安慰。然而,并不是所有疲于奔命的人都是能者。有位企业主管说得好,在一个企业中,优秀的人只占20%,能力普通的人占70%,混日子的人占10%,最会抱怨"唉,我就是能者多劳啦"的人,其实都是  相似文献   

11.
如何用比自己优秀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杰 《决策》2004,(4):36-37
人要用比自己优秀的人而不是相反。这是用人的实质,也是用人的难处: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先生说,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艺术的关键是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而用之。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墓志铭:一位懂得选用比他自己强而又能够使用他们的人安息在这里:刘邦得天下后总结经验说:  相似文献   

12.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曾经有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一位记者问他们:“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出人意外而又幽默诙谐地回答到:“是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老科学家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在座的科学家都赞同老科学家的回答。可见,从小在头脑中  相似文献   

13.
<正>权力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说,权力是个好东西,有权就有一切;也有的说,权力是个坏东西,不少丑恶的东西都源于权力。两种说法都持之有据,或许都不无道理。具有政治强制力和官位影响力的权力,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用于治国兴邦,又可导致人亡  相似文献   

14.
黄鸣 《经理人》2010,(10):76-77
3个月前,我在东南亚做洁能产品推广,最后一站是在台湾。台湾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非营利组织一慈济功德会,我见到了这个组织的创始人证严法师。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不是企业,但从他本人及对慈济的运营上,我感到与企业经营有很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14,(7):6-7
正首先,不是互联网企业就有互联网思维,它们可能在做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产品。而传统企业,也不是托管个社交平台、官网、SEO,就有了互联网思维—这只是有了互联网手段。我想正确的出发点,应该是从更底层的思考方式上开始转变。商业模式的轮回将时间拉长到时代,我们能看到商业模式是在轮回中前进的。最开始大家都以产品做核心,挖掘自己的USP:独特销售主张,疯狂打广告。之后越来越多人玩品牌,大家都看着越来越高级,各个公司都越来越喜欢拍没人看得懂的广告,把自己弄成了没人看得懂的公司。再后来,竞争更加激烈,要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我们就要讲定位、插位、升位。而今天,我们又回到了用户体验、产品本身为核心的时候。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最本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盘点人才     
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苏洵曰 :“为将之道 ,当先治心”。商界有言 ,“盘物先盘人 ,得财先得心” ,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 ,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有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工商界聚会中 ,几位老板谈起自己的经营心得 ,其中一位说 :“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 ,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 ,一个整天嫌这嫌那 ,专门吹毛求疵 ;一个杞人忧天 ,老是害怕工厂有事 ;还有一个经常摸鱼不上班 ,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另一位老板听后想了想说 :“既然这样 ,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这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 ,新…  相似文献   

17.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  相似文献   

18.
洪少霖 《决策探索》2011,(19):86-86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虚荣。 小时候的我是最虚荣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急着想要展示给他人。青年的我也是虚荣的。有一次,有幸与一位知名的长辈坐下来说话,隔一天我在与他人闲聊时,不经意间我就说道:“昨晚,我和名人聊天。”如今的我还是虚荣的,有时发表了文章,就会在微博上公开。  相似文献   

19.
正从新东方上市到2011年,我一共投了六个项目,现在没有一个死掉,这是我的幸运。回顾新东方,作为创始人的我经历过的成长和痛苦,也许对后人有借鉴价值。从没考虑过赚钱1996年,我和徐小平先后从北美回来。坦率地讲,当初我们并不是为了一个理想回来的。那时,小平在加拿大非常郁闷,我在美国也已经待了六年,每天游泳、打球,周末看电影,觉得人生再这么耗过去就完了。后来我们找到老俞(俞敏洪)一谈,得知他  相似文献   

20.
沉默不是金     
做个聪明的"野心家"不要害怕说出你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或者有资格获得提升。一位旅馆副经理告诉我:"我能替本部门的每一个人出面说话,可是一旦遇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什么也说不出口了。"他因此失去了不少晋升机会。这就是说,你必须是个"野心家"。正如在适当时间最好加班加点一样,对空缺最好也要有股机灵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