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经济     
《老人天地》2013,(10):10-10
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被外界视为其本人首次系统地阐述“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他指出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中闫政府“沉着冷静,站稳脚跟”,坚持不扩大赤字,“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著名的经济学导论课程“经济学十讲”正在进行时,大约70名学生公然走出课堂。在罢课学生稍后发表的公开信上,学生们声称罢课是为了抗议曼昆教授用合有偏见的经济学教育误导了历年的毕业生,导致后者进入政府和金融界后犯下错误。与此同时,学生们认为曼昆教授在担任小布什政府经济顾问时,对政府决策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对经济危机和社会分化负有责任。学生们宣布,这次行动是对占领华尔街和全国行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说起厉以宁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就不得不说到“股份制”。在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的学术民主投票表决中,以厉以宁为主要贡献人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获得赞成票第一名。这表明了经济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充分肯定。厉以宁回忆,“股份制”的产生缘于一次重要的会议。  相似文献   

4.
《老人天地》2014,(4):8-9
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要求作出回应,并对2014年政府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项项具体分析,有根有据地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政策措施。归纳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的这些关键词,本届政府承诺扑下身子谋发展、抓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个新的任务“清单”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5.
乔治·恩德勒(Georges Enderle):美国圣母大学门多萨商学院国际商务伦理学教授。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SBEE)前会长(2000—2004)。1994年后,他在中国参加多项经济伦理研究和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伦理学。主要中文版著作有:《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合作的编著有《经济伦理学大辞典》、《国际商务伦理学》和《发展中国经济伦理》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低碳城市”不仅需要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也需要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方式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的生活碳排放,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空间蔓延三个标志特征)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简要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回顾了2013年的政府工作,指出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奠定了基础。但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依然较多。其实,这些民生等领域,亟需要有“社会工程师”之称的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  相似文献   

8.
易鹏 《中外书摘》2014,(5):26-27
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广泛关注。这次讲话不是照本宣科,是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思路一次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语录     
《公关世界》2009,(4):7-7
(把我们描绘成)像“功夫熊猫”一样能救世界经济危机是夸大了。——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谈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的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就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蒋泓峰,经济学硕士,资深企业管理、策划、国际商务专家,1987年,23岁时开始担任北方某企业集团总裁。从2002年起转向传媒、策划、国际商务、区域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复合型企业家、策划、商务专家,先后策划了中国宁夏清真食品节、中国(吴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国(永城)面粉城、中国(通化)葡萄酒城、中国(延吉)朝鲜族食品基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东为例,试图从社会视角宏观描述地方经济与地方经济新闻之间的关系;以此阐释经济新闻由“意识形态意义”向“经济学意义”本色,即由“作为政治的经济新闻”向“作为经济运行指导的经济政策新闻”和“作为经济行为决策依据的经济信息新闻”回归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2.
周靖祥 《科学发展》2012,(9):7-12,20
人口数量和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解读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关键变量,对应的户籍设计和土地公有制(国家和集体所有)构成内外经济失衡主要制度成因.。改革与开放是内外经济齐步发展的动力,而资源、要素配置和制度建设在经济增长发挥效力的过程中又充当“催化剂”的作用,“两个大局”战略实施及深度推进是发展失衡加剧的“起因”。经济高增长与发展失衡之间存在明显的联动关系,从这个角度能够找到经济成因。扭转内外经济发展失衡格局,走平衡道路是中国未来必须直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13日,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萨缪尔森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经济学家。他是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人。萨缪尔森对经济学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为经济学者们提供了分析复杂经济问题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语言——数学,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上升至科学的高度,萨缪尔森也因而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一共造成多少损失。现在还有待评估。经济学上有个“破窗效应”,指的是自然灾害对经济固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灾后重建会拉动需求,可能会创造出新的GDP刺激经济。但是,“破窗效应”并未指明这种影响是通过政府之手还是市场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过去三十年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强政府、弱社会。政府职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公司化,直接与民争利。经济结构以出口和政府投资、政府消费为主导,民间消费和创新无力。过去这些年,经济学的主流的确是更多地注重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更多地关注了经济数字的增长而忽视了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更多地关注了增长而忽视了包括产权在内的各项公民权利;更多地关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了百姓的幸福冷暖。  相似文献   

16.
陈雯  何雨 《社会学》2006,(3):14-19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主题为“人类安全的新领域”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率先提出“人类安全”(Human Security)的概念,从此,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安全理念深人人心,并被拓展深入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环境各个领域。2003年6月,在中国经历SARS危机之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首次明确提出“人口安全”(Population Security)的概念,这是我国的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从国家安全的视野层面审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人口问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2016年7月4日刊发肖林撰文《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蕴藏着重大的机遇.在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还需要“对症下药”的经济理论作支撑.因此,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亟须构建促进总供需平衡和结构优化、增长方式转变的“新供给经济学”,并以此作为指导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林毅夫等人在《经济学》(季刊)上有一篇文章,讲到马寅初留美回国13年没有出版过一本经济学著作,后来到南方才写出大作,跻身于四大经济学家之列,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南方沿海地区为中国经济重心有关”,他们并且断言:“经济学家只有置身于商品经济特别活跃的经济重心地区才能切身感受到现实经济的推动力,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而加以深入研究。”作为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我首先想明确地指出以上说法与事实不符,因为马寅初在来上海前的13年中,不仅出版过四册《马寅初演讲集》,而且还发起成立“中国经济学社”,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经验总结,实际上也为“新供给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这是新供给经济学区别于旧供给经济学的关键理念和思维方式,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看点.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企业报社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召开,安利(中国)凭借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2010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