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必须从许多规定的综合中理解这一思想,必须从多要素的统一及其主要特征中读懂这一思想,必须从时代背景、实践和理论根据、文化底蕴中把握这一思想,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方面评价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对于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并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有电话     
小时候,见到人家把那黑色的摇把子一摇,就可以和人讲话,怯生生地问:“这是什么?”人家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这东西是近可和邻居聊天,远可和外国佬通话的电话机。那时,我心里充满了好奇。 哇,奇妙的电话! 如今这高科技时代,拥有电话的单位和家庭多得用耙子耙。那摇把子摇的电话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东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几个共同点汤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多层次、多角度地比较研究这两个紧密联系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产生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揭示产生这两个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和这...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一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着手,探究近几年来学者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研究现状,分析学者在这三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当前这三方面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日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途径和空间。以此,深化人们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不断促进该思想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时期,随着产业结构快速变动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两者之间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日益显得重要。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整理和简要评述,在这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中还有待研究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深刻理解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深刻理解选择这条道路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从而坚定走这条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实践中努力开拓,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8.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是贯穿于一切社会的最基本的规律。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在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上存在着简单化倾向,没有从较深层次上来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基本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违背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不断受到惩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不断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挑战,迫切要求对这一基本经济规律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学界,在民族理论或民族问题理论的研完方面,多年来已取得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民族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组织上,也早已建立了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和省区级的学会、研究会,拥有了一批专门从事于这一学科的研完人才和专家学者队伍。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和民族工作中,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和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但是在这一学科的自身建设问题上,却被长期地忽视了。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方法论的规范与发展,都还不尽确定,甚至对这一学科的名称也尚有不同的意见。这种状况,同民族理论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工作和民族工作中所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迫切需要我们民族理论界同人来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本刊在新的一年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探索与讨论,欢迎惠稿。  相似文献   

10.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深入研究这对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研究甚少。为了深入研究这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试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呢?我们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同一般性和特殊性、单一性和复杂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因果性和规律性、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等各对范畴都有所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定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虽然同上述范畴是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实现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指导思想、道路和总体布局这三个层面的创新。本文从这三个层面对十八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详尽的论述,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求同存异是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重要原则,是贯穿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思想。在理论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运用和坚持这一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搞好统战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求同存异原则在古今中外早有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但真正对这一原则以科学的解释和广泛的实践的却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首先,求同存异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在统一战线实践中的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的双方既有共同的矛盾基础,而且彼此之间还包  相似文献   

13.
释龟蛇     
“风樯动,龟蛇静。”“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龟蛇捧持长江桥。”……由于长江上建了大桥,有关这事情的吟咏很多都提到了龟山和蛇山。龟蛇对峙,龟蛇被人并提,这事情本身究竟有没有什么涵义呢?有的!这事情牵连到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蕴藏着我们先民的憧憬和幻想,细想起来,这真是意味深长的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这一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这一概念是指法国公民对大革命的热情和忠诚。经过历史演变,后来公民道德这一概念是指作为一国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着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总要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要求自己的公民在承担一定的政治法律义务的同时。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公民道德就是这后一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在所有的社会主义价值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灵魂,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掌握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精髓,打牢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础,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我们党通过国民教育、社会教育、革命文艺、标语口号、办报等方式,成功地把执政理念和先进的文化根植于这片土壤。这对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如下启示:要把握好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主渠道,创新和丰富宣传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7.
十月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用继在首都召开,并且都胜利地取得了良好的成就。这是有关全国人民生活、有关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大会。会议的召开和胜利地取得良好成就,都标志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一次向前大进一步,也就是人民革命事业又一次取得辉煌的胜利。大家在学习了报章杂志上有关这两个大会的文件之后,首先就明确地认识到这一事实,就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那么,这两个会议的召开是不可想像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会议是和人民革命事业分割不开的。这两个会议不是孤立於人民革命事业之外而出现的,这两个会议也不是人  相似文献   

18.
徐国栋 《江汉论坛》2015,(2):120-125
我国学界的通说认为物权和债权的区分是近代人完成的,事实上罗马人早就区分了物权和债权。首先,《十二表法》第六表第1条完成了这一区分;其次,誓金之诉完成了这一区分;再次,谢沃拉-萨宾体系完成了这一区分;复次,保罗的债的标的分类理论完成了这一区分。只是盖尤斯的《法学阶梯》开倒车抹杀了这两种权利的区分才造成了罗马人不区别物权和债权的错误印象。罗马人区分物权和债权是为了区分不同形式的诉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试论《资本论》中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边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兰州学刊》2006,3(5):152-154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论述中,仅用到了平均数工具,但其中也含有边际的思想。运用边际的工具,可以对这一机制进行重新阐述,更为清晰地说明这一过程。这有利于对这一过程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较好的把握,有利于进行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和对话。  相似文献   

20.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提出,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继承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