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配合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参与研究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中山大学人口所组织了近十人的调查队,在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人口学会和连南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于1993年11至12月间二次进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进行农村家庭户的生育状况调查。调查中我们意外地发现,连南的结扎夫妇中男扎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若在广大汉族地区也能推广这一绝育技术,将对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突破。深入研究其原因,我们应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各地人民保险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保险领域: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这一新生事物在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一、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起源及其发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是随着人身保险业务的发展而逐渐建立的,80年代初,当保险公司复办人身保险业务不久,我国开始大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的优生优育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配合  相似文献   

3.
<正> 在农村,15—19岁这五个年龄组的人口,不久将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抓好对这部分人口的宣传教育,无疑将有利于今后计生工作的开展和人口计划的落实。为了更好地指导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我们深入调查了521例15—19岁的农村人口,看到了以往宣传教育的成绩,更感到了潜在的危机与挑战。一、15—19岁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教育的效果调查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一九八一年一月至二月,组织部分军师计划生育办公室,对12109名部队男性青年进行了有关计划生育的六项思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2109名调查对象都是年龄19至28岁、家在农村的男性青年。不包括家在城市或已有两个孩子的同志。在我们进行调查的十个部队里,凡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参加此次调查,没有作觉悟高低选择。在12109名调查对象中,我们又对其年龄、婚姻、生育状况等作了1000名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干部占2.96%,战士占97.04%,其中刚入伍的新战士占24.43%。  相似文献   

5.
一、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涵义 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简称为“计生保险”)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计划生育家庭一定程度的奖励和补偿,从而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种制度。它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明确“计生保险”,需要强调三点。第一,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和生育社会保险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这是当前摆在我市各级党政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金昌经济能否振兴的关键所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对全市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改进全市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提了一些初步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由于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的各项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落实措施,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地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农村计划生育保险机制探讨孙中锋杨向前(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062)一、大力发展农村计划生育保险是推动农村计生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人口多,所占比重大,且居住分散,由于农村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此,控制人口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那么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又是什么呢?最近,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项专门调查。调查对象为围场县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其中:县局专干二十余名,镇乡专干三十余名,采取询问、座谈的调查形式。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当前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回答归纳整理得出: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就是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激发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许还需要很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专项调查内容,重点分析了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动因;针对独生子女户和无男双女户存在的具体困难及计划生育户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产生的各种后顾之忧所开办的系列险种这一举措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首次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性质、与其他险种的区别、存在弊端及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创办与发展过程;通过对计划生育保险和长期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所办保险的特征、性质、承保对象、分配原则、保险功能、资金筹集方式、保险基金运用方式,保险水平、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和银行储蓄保险、民政部门的社会保险在计划生育保险功能中的不足,提出了计划生育系统自办保险的建议,阐述了自办保险的优越性及所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使计划生育尽快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的重要一环 首先,从农村工作的全局来看,以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这是我们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抓好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要紧紧围绕这一总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而小康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  相似文献   

12.
<正> 联合国决定把1982年定为“老人年”。由此可见,老人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瞩目。对这个问题,我们理应十分重视,可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却有一种“谈老变色”的倾向,把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这两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事物,对立起来。怎样唯物辩证地认识、对待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还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需要用事实来回答。  相似文献   

13.
蓬莱县位于胶东半岛的北端,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从1983年开始,我县普遍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活动,使这个文明古城成为全省文明建设的红旗单位。两个文明同步建,两种生产一起抓。农村中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计划生育这项文明事业,随着文明村的建设也得到深入的发展。 一、计划生育应作为文明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时期的建国大纲,也是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对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作过许多指示。早在一九七九年他就指出:“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在农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邓选》第150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对于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怎样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如何转变农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先进单位——临猗县进行了调查。 临猗县是山西省重点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县,也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共有4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到94%,计划生育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近  相似文献   

16.
作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和难点的农村,每年向部队输送80%以上的兵员,同样每年也有80%左右的退伍军人回到农村,那么这些退伍军人的计划生育情况如何,他们返乡后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1 对退伍军人生育情况的调查。退伍军人经过部队的培养教育,回到农村后能否成为经济建设中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表率,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带着这些问题,夏县计生委和武警专科学校计生办对该地退伍时间在1979年至1993年的100名退伍军人的生育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他们的生育情况为:一孩率仅占33.33%,二孩率占63.85%,三孩率占2.82%。生育二胎者中半数以上没有经过计生部门审批,事后受到了一定的经济处罚。这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情况,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即如何在加强部队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使战士退伍回乡后,继续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在农村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计划生育的“三结合”工作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人口效益。同时,“三结合”的实践也给我们以启迪:简单地从人口再生产本身去寻求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和深层次中去寻找根本途径和出路。本文基干近年来全国各地“三结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着重探讨计划生育“三结合”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特别是提高女性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一、少生、快富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与农村人口素质的关系计划生育工作的“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以来,射阳县海河乡把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和开展保险工作结合起来,开设了独生子女平安两全保险、两女结扎人员养老金保险、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金保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平安两全保险等四个险种。这一有益的偿试,拓宽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探索了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计划生育部门利用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创建人口控制利益导向机制成功的实践表明,我国人口控制基本国策必须包括两个基本点,即政府对农民生育权益的限制,与政府对农民相关基本权益的保护、补偿,两点必须相结合。在分析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现状后,作者指出.有必要从基本国策高度进一步明确政府承担相关权益补偿、权益保护责任的主攻方向问题。目前主要由计划生育部门向其他部门筹资。今后主攻方向应及时转向由政府出面承担责任。依靠引入普惠性、规范性较强的社会保障手段,进一步深化我国人口控制机制改革。论证了实行这种转变时机已经成熟,提出了用政府承诺与农民自保相结合,养老金保险与实物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村计划生育户建立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障;以及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与计划生育手术保险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1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人身保险部的统计,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西藏也已起步),其中独生子女保险的承保已达1500多万人,收取储金7亿多元;计划生育平安保险承保80多万人,收取储金1000多万元;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承保人数过百万人,收取储金达3亿多元。我国经济较富裕的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都是计划生育保险大户。江苏省自1989年大面积推广计划生育保险以来,共承保180多万人,约占全国承保总人数的1/10,储金占全国的1/7。独生子女教育婚嫁金保险已成为江苏人身保险业务中的一个主办险种,共承保60多万人。该省农村双女户结扎夫妇养老保险的承保率也高达75%。浙江省计划生育保险于199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投保人数超过100万,储金加保险费收入共达1亿元以上。北京的优势险种是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即独生子女两全保险),现已承保53万多人,占全市独生子女总数的52%以上。上海市的计划生育保险一直稳步发展,目前总共承保75万多人。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人保公司计划生育保险迅速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该项业务也开始步入轨道。 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中心的问卷调查,许多被调查者把计划生育保险归入党和政府为民“办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