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爱"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来看,"爱"的本义似应为"深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指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因爱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情感;从美学角度来看,"爱"与"美"密切相关。"爱"虽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和追求,但"爱"也是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的情感。如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但在私有制条件下,爱情却可能是悲剧故事的缘起。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的大同世界或者共产主义世界里,爱情才可能真正显示出其美好的形态。爱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高尚感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可以凝聚起不同人群的爱心共同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之一。世界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的自我意识,有了人的感情世界,而爱情就包含在人的感情世界中。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爱就是爱,不附加婚姻、家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和责任,所以,“爱就是对美的追求”这一本质暴露得比较充分。当然那时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够发达,精神世界不丰富,对美的追求也不太强烈,而这种追求要实现满足也比较容易,所以这种爱情常常被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忽视。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就把私有财产看作高于一切的社会因素,为了保卫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爱情价值论     
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沉的冲动。爱情的历史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古往今来,人们执著地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睿智去探索爱情的真谛,以至于爱情不仅成为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而且也成为哲学观照的对象。本文即试从价值论的角度,对爱情现象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4.
萨福是希腊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女诗人,一生写有大量诗作,因为她在诗歌中对人类永恒的主题——爱的歌颂而成为古希腊抒情诗歌的先驱和最优秀的代表。萨福诗歌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是人类永恒的爱,包括爱情、“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爱,是千古奇美之情,千古诱人、感人之物。人类走过多少年,就有多少爱的甜蜜和美丽,就有多少爱的忧伤和苦难。而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文学,从人类懂得爱的那天就开始,绵绵延长,经久不衰,并日渐丰富,成了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文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也大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 中国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描写爱情的典范之作。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家的作品,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璀灿地闪烁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学长河中,遥遥相对又息息相通,风格迥异又惊人相似,堪称东西双璧。四百多年来,它们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震撼了多少青年  相似文献   

6.
年少时,曾经为一句话感动:我爱你,不仅爱你的优点,也爱你的缺点。 那时觉得爱情真是了不起,既要你的好,嗯,还可以包容你的不好。 后来发现,其实这是一句爱情的谎言,大多数爱情中的男女都会说,但这句谎言的有效期却通常不会太长久——当恋爱最初的激情在生活的琐碎里消退,恐怕,这句情话也就过了它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语谚语中“爱情”隐喻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帮助人类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维吾尔语谚语中的"爱情"隐喻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人类思维方式及其相关文化因素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青年爱情观的变化爱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是异性间以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深沉的感情。因此,爱情不仅表现在恋爱中,而且表现在婚姻和家庭的建立和发展中。爱情是维系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感情基础和自然基础。爱情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英汉“爱情”隐喻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的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在彻底解放人类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现代科技革命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而且改善了人们的发展条件;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财富,而且成为社会革命的巨大力量;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1.
《海姆立克急救》是一篇独具内涵的小说。其意蕴首先表现为一种欲望泛滥后真情回归的双重隐喻。郭砚和马端端的故事构成的是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双重意义层面上的爱情隐喻,是爱情关系中由欲的放纵到爱的回归的隐喻,也是爱情忏悔的隐喻。其次,作品书写了一种爱与赎的表演人生。三个主人公被作家赋予了"演员"的职能,在人生中分别扮演着等爱者、赎罪者、自救者的角色,具有共性的表演行为体现出两种内在意义:爱与赎。再次,小说传达了一种爱欲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旨。主人公或缺乏自救意识而在婚姻危机中迷失自我,或自我救赎意识觉醒而最终走出爱欲误区,性格迥异的三人共同诠释了在爱欲原罪中"我们都需要自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爱就是被车轮与泥泞中碾压过的玫瑰,依然散发馥郁浓烈的香气;爱就是受伤过千百次依然捧得出一颗无怨的心。"因为年少,人们总是将爱情设想的过于神圣和伟大,往往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NBA的多情英雄,他们的梦想纵然达到了现实,也并非全然幸福。且看体坛和文坛相碰撞,亦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3.
梭罗被誉为"生态学之前的生态学家",他不仅在著作中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而且身体力行,一生与自然为伴。梭罗的浪漫生态主义思想体现在:对自然的浓烈的爱与崇敬;自然具有灵性,人类应该从自然中获得某些精神力量;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是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为爱情写下了无数的诗篇。它们记下了世代人对爱的渴望与寻求、欢乐与痛苦,同时也记下了人类情感与文化的变迁史。这些诗中最精粹和最优美的部分超越了时代、国家、种族、宗教的界限而感动着异时鼻地的全世界的读者。人们常常谈论“永恒”和“不朽”,但真的永恒和不朽并不容易。在历史上留下个名字或留下些业迹并不难,但活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6.
刘绿宇 《南都学坛》2004,24(6):82-84
女性总是作为爱的使者出现在中西文学作品中。但由于地域或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性情和特征:中方教化重理性,故"东方女性"在追求爱的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理性约束的成分;西方教化求自由,故"南欧少女"则任由激情飞扬。社会环境的陶冶、审美取向的不同,也将拥有"理性自我"的"东方女性"和拥有"激情自我"的"南欧少女"区别开来。"南欧少女"为爱而爱,"东方女性"为婚而爱。前者关注爱的过程,后者更看重爱的结果。为爱而爱会"爱不涉性";为婚而爱会无视婚前性行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涉性爱情描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以及"官本位"、"家本位"的思想分不开;而"爱不涉性"则与西方古代的"精神之恋"、"骑士之爱"等传统不无关系;也在于西方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对性的关注及将性描写从文学中分流有关。无论"东方女性"还是"南欧少女",因为社会历史的原因,形成不争的悲剧———定位于婚姻、爱情的人生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7.
论蒂里希关于“爱”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罗·蒂里希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他提出的"终极关怀"思想是当今人文科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蒂里希从本体论方面论述了伦理学,其伦理学的中心范畴是"爱"的思想.他把伦理学中"爱"的思想与历史上的情感主义、道德主义区分开来.蒂里希伦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存在论的伦理学、人格主义的伦理学和原则主义的伦理学.蒂里希分析论述了爱的四个性质:"eros" 表示人类隐秘的本能爱欲;"philia" 指的是友谊之爱,即人们对于相似的和美好的人和事物的喜爱;"epithymia"指的是生命的自我实现的爱,它与"eros"既有同一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即超越本能的方面;"agape"指的是神圣的爱,是上帝对一切人的无条件的爱和利他主义的爱.  相似文献   

18.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7,(24):24-27
有一样东西已经流行很久,这就是上网.和上网一样流行的就是"网恋".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舒婷是朦胧诗人中较早挖掘个人内心情感的诗人,其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她不仅从"小我"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更以"大我"的态度对待一切。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舒婷保持乐观的态度,坚信终将春暖花开乘风破浪,在情感上,舒婷不仅描写自身的爱情,更是以母性的情怀向他人倾注自己的爱,体现出一种优雅而忧郁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约翰·邓恩的爱情诗善于通过使用圆形意象表达真爱.通过这种圆形意象邓恩表达了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理想爱情.这是一种精神之爱也是一种灵与肉统一的世俗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