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交互媒介的变化,师生线上与线下课堂交互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英语线上课堂答题参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学生线上课堂的答题主动性有所提高;教师授课行为,学生答题压力感,答题方式、答题准备行为,均是学生答题主动性提高的显著影响因素.线上课堂,教师更多以问题组织课堂;线上课的视觉匿名性和多重交互性有效降低学生线上答题压力;线上课所依托的学习平台引发学生更充分的答题准备行为.这些因素均直接地、显著地提高学生线上课堂答题主动性;而答题方式变化,通过降低学生答题压力感,间接作用于学生线上课答题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倡导教学e 模式改革,是促进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引领21世纪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形成信息素养以及促进学科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构建“网络学习库”+“课堂引领”+“自主建构”三边合力教学e 模式,探索适合当代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的新方式与方法,为切实推进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通过网络学习库、 MOOC 、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建构性学习、生成性学习、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现代教学理论和方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深化对当前教育教学信息化重要性及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用的认识,形成“导学—助学—自学”三维互动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课后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根据个人需求,拓宽学习视野,从而促使学生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使学生“能学”“想学”“乐学”“坚持学”。  相似文献   

4.
刘慧贤 《阴山学刊》2002,15(5):67-69
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解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关键在于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于需要学生将体验上升为理论认识的内容,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启发讲授--提出问题--课堂讨论或引导读书--教师小结;启发讲授--观看录相--写体会--教师小结模式使理论和实际沟通,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育目的一章理论性强且方针政策较多,可以运用资料分析--引导读书--教师小结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文化、社会和个体本身共同构成观念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要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学教师要首先与自我“对话”,澄清自己既有的教育观念;要与理论“对话”,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的力量;要与学生“对话”,反思教育交往模式,汲取学习共同体的力量;与同事“对话”,探究共同关心的话题,汲取职业共同体的力量.同时,大学作为大学教师成长的微观社会环境,需要营造民主、自由、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建构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主体教育和现代认知理论指导下,为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数学素质而建立起来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与活动程序。由于过去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例题 模仿”、“告诉 练习”、“照搬教材”等弊端,就尝试把“问题解决”引入课堂。培养学生主体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围绕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数学素质的目标,立足于现行教材、数学要求和数学实际的前提下,重点对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初步构建“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理论、特征与原则等内容体系,结合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对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思想的认识。建国初期,由于受“全盘苏化”的影响,根据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体育教育理论》提出的“特殊认识过程的体育教学理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沿袭5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体系,把教育技能传授为主的“三基”目标作为法定的指导思想。于是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用机械模仿、课堂纪律、集体行动等规范约束学生,忽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的条件与机会。这种“传习式”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虽在组织教学规范化、传授知识技能系统化方面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效能的发挥。十年“文革”期间,因受“知识无用论”的影响及其“封闭式”社会的制约,当时根本不可能得到点滴有关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家们很早就发现,教育的有效性除与教师的威信有很大关系外,还与教师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教师是学生做人的“模版”,高等学校教师是处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导师”,其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学术思想、知识技术乃至语言文字无不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最深刻的影响.其中,教师的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谈话通信中的语言思维表达水平,就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和传媒.美好、文明的语言和文字有助于树立高校教师的讲台形象和威信.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仍是主要方式,是用语言传媒来与学生沟通的.教师对社会的语言文字状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成为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汉代皇家教育制度的演变、教育内容、教师地位、君主教育理论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述.文章认为,西汉与东汉的君主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西汉行师傅制,而到了东汉,侍讲制取代了师傅制.两汉帝王之师的人选,西汉昭帝以前多由“忠厚恭谨”型担任,而昭宣以后,转为“明经笃行”型担任.汉代的皇家教育对两汉文明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对教师不响应、不理会的沉默不语状况。这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出一种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是课堂沉默的消极性体现。大学生的课堂沉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教师对大学生的课堂沉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大学生的课堂沉默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论是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还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都被认为是主要的阵地和发展的方向.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将课堂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教师理论讲授—知识吸收内化—分小组进行讨论.虽然教师可以讲授重新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与教学的重难点,但是教师不能面面具到要有留白,要留给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进行学习的自由空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堂自主的探索进行学习,通过复习旧的知识探索发现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对分课堂教学的模式是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有助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论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健民 《理论界》2008,(11):234-235
外语课堂教师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顺应理论,分析教师话语的特征,指出教师话语应与语境相互顺应,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和提高话语的质量,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低效表征在于:在价值论上,偏好工具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泛政治化、泛知识化,轻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上,强化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育方法上,偏重理论说教,偏离实践体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中汲取营养,以“人”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使教育和人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并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Sinclair & Couhhard的课堂交际话语分析模式,采用质和量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课堂实录转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重点考察英语教师在“教学回合”(teaching exchange)的三话步结构(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中“引发”和“反馈”话步上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与学生话语产出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有待提高,在教师教育中重视发展英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学生的公民品格及批判精神的培育者,需要发挥出自身的知识分子主体意识与批判精神,从而成为学生的公民榜样.教师作为“转化性的知识分子”,意味着教师要超越既定的课程知识及价值体系的藩篱,从单纯的知识授受者“转化”成为一名具有批判意识、关怀意识和公共良知的公民.教师不能把自己矮化为教育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要把教育工作“转化”为具有显著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智识工作.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建构一种以公共性、民主性与批判性为基本特征的学校生活,培育学校生活及课程教学中的公民伙伴关系,引导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学生课堂提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3名中国留学生和57名欧洲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西方学生处理课堂疑问的方式及其原因。调查发现,与欧洲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较少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疑问,较多以单独的形式在课后向教师提问;这些不同之处则源于中西方学生对学生课堂提问持有认识差异。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核心目标之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主动建构自身的行为,它通过知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具有规训奴役和启蒙超越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实质上正是这两种作用相互博弈、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理论、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制约因素、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途径几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建立在教育自立、教师自主和学生自由基础上的主体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儿童文学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课堂实施”角度提出的小学儿童文学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如下:1.教师在小学儿童文学课堂应该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2.以读促悟,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3.以演促学,活用儿童文学课文等.  相似文献   

19.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人们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政治理论课堂是军校进行荣辱观教育的理想场所,它提供理论支持,解决价值冲突,为学员创造荣辱观自我教育的机会和空间。在政治理论课堂上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厉行节约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最后还要以师德的力量强化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