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也许是因为从容和周密,李渊的所有战略战术,几乎都没有出现过纰漏。一切都是天衣无缝。后来的胜利,跟李渊的基本战略也是密切相关的。李渊逮捕了试图在晋祠暗杀他的王威、高君雅,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是隋炀帝的亲信,李渊虽然诬陷他们勾结突厥,但是那只是逮捕他们的借口,李渊无法用这个理由再去杀掉他  相似文献   

2.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再加上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10,(2):76-76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  相似文献   

4.
<正>一、唐太宗"隋亡观"的形成机理改朝换代,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头等大事,备受瞩目。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煽动兵士谋反,隋炀帝被害于江都。隋失天下,英雄竞起,纷纷称王称帝,鼎峙瓜分。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太原,东征西讨,逐步建立政权。唐王朝政权逐步稳定后,一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他们的身世、经历、理想及个人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两位皇帝,一位是生于公元569年的隋炀帝杨广,另一位是生于公元599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与隋炀帝非常像:一是身份像.两人都出身于关陇贵族家庭,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二是经历像.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就统领大军南征北战.公元588年杨广任行军元帅,率50余万大军渡江灭掉南陈,几年后又击退了北方突厥的犯边;李世民少年从军,协助父亲在太原起兵,多次亲领大军平定了国内的各路农民起义军与割据各地的大小军阀.两人都是前皇帝的二儿子,本来都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但都通过搞阴谋诡计继承了皇位.隋炀帝是粉饰自己、构陷兄长,李世民则是公然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并迫使父亲让位.  相似文献   

6.
不守古训,唐太宗欲查国史贞观九年(六三五年)五月,当了十年太上皇的李渊去世。十月二十七日,这位唐朝开国的“高祖太武皇帝”被隆重安葬。就在葬礼举行前十天,唐太宗通知史官,他要亲自查阅高祖皇帝和自己的《实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机关和部门“会议多,文章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相似文献   

8.
在南大这个“精神家园”里,熟悉蒋树声的人都知道,50年来他从来不是一个畏惧挑战的人.在他的履历上.处处显示着他跨越挑战的勇气。法国著名科学杂志《研究》曾因其改革开拓和平民本色,称赞他为“享誉世界的南京大学的校长”。“代表了新一代大学领导的风范。”  相似文献   

9.
成语“控”     
小王学理工出身,考上公务员后又通过公选当上了镇长.他讲话非常喜欢用成语,但常常用错,很多人以为他是故意开玩笑,也不细究,所以一直无事. 有一天,学中文出身的李县长到乡里调研,小王负责接待.小王在调研座谈会上对全体镇领导说:“李县长对我们镇的发展非常重视,三番五次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们镇最近有很多项目开工建设,并在争创全省文明乡镇,可谓多事之秋.今天县长来为我们传经送宝,县长的水平非常高,我只能望其项背.县长是来调研的,机会难得,我们可以不耻下问,多向县长请教发展良策.”说罢,见县长不悦.  相似文献   

10.
骆玉明 《领导文萃》2010,(11):50-54
公元六二六年六月四日上午,唐朝都城长安,皇城内被称为“海池”的湖泊中,一艘彩船缓缓漂着,船上坐着唐高祖李渊和几位大臣。李渊看看已经升高的太阳,心里有些着急,他等的是自己的三个儿子。此时,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  相似文献   

11.
<正> 滢滢西湖水。滔滔钱江潮。座落在钱塘江北岸的杭州牙膏厂,是“人间天堂”绽开的一朵奇葩。15年前,杭州牙膏厂产品的新生儿——小白兔儿童牙膏诞生了。 生不逢时,80年代初牙膏大战。全国牙膏库存7亿多支,还计划生产15亿支,而全国全年牙膏消费不过12亿支,产大于销啊!杭州牙膏厂“小白兔”的“哥哥”“姐姐”,还有2000多万支躺在仓库里睡大觉呢!陈瑞华受命于此刻。钱塘江,以低潮来迎接他的到任。 陈瑞华,宁波人氏,他从甬江边来到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就读,科出机械制造专业。人世问,总是歪打正着。他在造纸厂、油脂化工厂、日化公司转辗磨炼之后,是改革的大潮把他涌到杭州牙膏厂厂长的岗位。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亲身经历其中的人,很难理解浦江两年多来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战斗”;甚至在做事以稳为主的官场,我们也很难相信施振强这样“斗士”的存在是否真实. 从2012年开始,浙江浦江县全面发起水环境整治,“这是一场涉及几万家企业、儿十万人利益的战役”.“像战士那样去战斗!”这不仅仅是县委书记施振强提出的口号,也是他铁腕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驯“马”     
⒈小马出生在生意世家,承袭了一身的“生意眼”,进厂不久就从车间调到了市场部。⒉小马干营销,半年就上了手,一年下来就游刃有余,业务越做越好,受到的表扬也越来越多。慢慢地他“翘起了尾巴”,时不时卖点儿小关子。⒊一次,他私自将货款借给他的一个朋友。事发后,他虽立刻将货款交到财务科,但思想上还是认为货款借用几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挺牛的。⒍让他感悟最深的是车间员工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小马深情地说:“在车间劳动拿营销承包任务工资,我问心有愧。与车间的兄弟们相比,我没有理由不把营销工作干好。”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乡镇的田头,我和一位任乡党委书记的朋友不期而遇,两人席地而坐,我请他谈谈当基层头头的感受.他苦笑着脱口而出:“一言难尽!”我让他说说最重要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兄,最大的感受是‘课外作业’太多。”“‘课外作业’”?这新鲜的名词,引起我的兴趣,赶忙拿出笔来记录,认真地听他对我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5.
葛伟 《领导文萃》2013,(1):39-42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军政才华。年仅20岁时,他被父亲隋文帝杨坚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  相似文献   

16.
<正>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服务客户的秘诀之一是该公司的“十英尺的态度”,这是其总裁沃尔顿首先提出来的。他多次到店里巡视,鼓励店员:“我希望你向我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当客户与你的距离在十英尺之内时,你就会注视着他的眼睛,问他  相似文献   

17.
亲近客户的8种沟通方式 有一次我去买家具,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具摊子,都不是很喜欢他们的款式,就想要离开.当走出家具城时,有一个人拉住我说:“先生,我看你刚刚都在看茶几对不对?” 我:“对呀.” 他:“你看看我的茶几.” 我:“看了,都没有兴趣.” 他:“先生,等一下,我保证你看了会有兴趣.” 我:“什么兴趣?” 他拿出一个榔头,直接就往那个玻璃面上敲下去.当时我吓了一跳,生怕他把那个玻璃敲碎了伤到我.结果他敲完之后,玻璃却完好无损. 他跟我说:“先生看到没有,这是钢化玻璃,你买一般玻璃的茶几就算800块钱一个,看似便宜,实际上小孩一碰就破了,你又要换一个.现在我这个茶几1800块钱,看似比别人家的贵,但它再怎么敲都破不了.先生,你要不要来试试看?”  相似文献   

18.
从国民议会议员,到法国总理、保卫共和联盟主席、巴黎市长,再到共和国总统,他大半生纵横捭阖于政坛,一路征程,交织着激进主义和戴高乐主义价值观。“在他身上,当一切似乎结束时,一切在重新开始”,法国传记作家吉埃斯贝尔如此刻画希拉克的人生轨迹.“他会根据客观条件,来进行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9.
韩愈(768-824)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广东也曾留下众多业绩。潮汕之韩江因他而命名。也曾被贬到当时“天下之穷处”阳山当县令。他在世时多有怀才不遇的境况。“马说”是他的一篇杂文,借千里马与伯乐来比喻与抨击当时掌权者不识人才、不尊重人才的病态。现录于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养马者)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相似文献   

20.
朱玉宝 《决策》2006,(7):23-25
目前对于“网络行政”可见的和不可预见的意义,符永也许还没来得及思考,他可能更没有想到,就在经济学家樊纲大喊“不能让网上言论左右国家政策”的当口,他这个政坛的初生牛犊却逆势而上,来了一个漂亮的“逆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