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寓言说明了在一个缺乏制度和文化的团体内,每个个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了零产出的极端情况,最终既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每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2.
李华振  张昕 《人才瞭望》2005,(11):83-83
注意1:不要让多个和尚挑水 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以往的批评家都把罪错归于和尚身上,认为是和尚的私心在作怪。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错在于方丈,因为和尚作为庙里的“员工”,要听“领导”(方丈)的安排,方丈是授权者,和尚是被授权者。如果不是方丈授权(实质上是指派)甲、乙、丙三个和尚去打水,大概没有哪位和尚愿意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为授权者,方丈如果“一权一授”,让一个和尚去打水,他就能一次担两桶水.而“一权两授”,让两个和尚去打水,就只能一次抬一桶水了”一权三授”时,三个和尚连一桶水都搞不来了。同样道理,老总在授权时,也应尽量做到一权一授,不要一权多授。  相似文献   

3.
撰文 《人才瞭望》2008,(7):104-105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后续…… 深夜,三个和尚虽然都渴极了,却仍然互不理睬。这时,一只小老鼠神气活现地跑出来。它登上烛台,弄倒了蜡烛,烧着了幔布。哎呀!寺庙着火了}  相似文献   

4.
郭建 《人才瞭望》2009,(4):101-101
明代小说《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引了一段俗语:“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利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  相似文献   

5.
王伟玲 《人才瞭望》2005,(10):90-9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个故事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拾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从数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看,三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公平分担拾水工作,何致于没有水喝呢?看来问题的关键是三个人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共同找到个三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在此可窥斑。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一天都会因各种事情和大量的人接触。由于年龄、个性、兴趣、爱好等的差异,沟通时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发生。尤其在一个组织或企业里,我们都是根据各自分工,  相似文献   

6.
常听人说:人多力量大。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未必如此。就拿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来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却没水喝。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谁都不愿吃亏,谁都在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7.
开心你就笑     
骂庄稼 有个懒汉,一年到头吃吃玩玩,不爱劳动.到了秋收,他看见别人田里的稻谷长得好,而自己田里的野草比稻还要高,便生气地跑回自家田边,跳脚骂道: “庄稼,庄稼,你太没良心啦.说你怕太阳晒吧,田里野草长得比你还要高;说你怕伤了老根吧,我从没碰你一锄;说你伯脏吧,我从没往你身上浇过半勺粪肥.你说我哪样对不起你?” 和尚吃虾 一个和尚偷偷地烧虾吃.活生生的虾子在锅里蹦跳着,和尚心里很难过,就合掌说:“阿弥陀佛.虾儿你千万耐心一点,等一会儿熟了,你就不痛了.”  相似文献   

8.
和尚争功     
《人才瞭望》2006,(6):107-107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重庆沿江而下,过了忠县,可见一孤峰屹立北岸,峰项有一塔,其景甚奇,这就是石宝寨。相传石宝寨的塔内本有一洞,称“流米洞”,每日有米自动从洞口流出,供和尚们享用。终有一天,有个和尚不知好歹,偷偷将洞口凿大,图谋多捞一把米上街换钱,不料,天不从人愿,从此那洞竟粒米不出了。 一个出家的和尚,属于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人,竟然动了非分之想,做了非分之事,为捞点外块,结果使“流米洞”断流,难怪古人云:人之病莫甚于贪。 古往今来,患上贪病的人不胜枚举,其下场基本相似:小则害人害己,如石宝寨的和尚,不但让他人没米吃,自己从此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我们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要让它产生聚变,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人与人的合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三和李四吃葡萄.吃着吃着,张三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饶有兴趣地说:“我俩性格相差真大呀。”李四不明白地说:“何以见得?” 张三指着面前的葡萄,说:“从吃葡萄的方式看,每次,我都拣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拣最小的吃。”  相似文献   

12.
机关经费的黑洞沈忱人头费:只见增,不见减。有一些机关工资发放都困难,还源源不断进人添口。行政编制满了,便弄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满了,便搞招聘干部,“一个人的活两个人分干,一个人的饭两人分吃”。车辆费:说不清,道不明。一辆小车,单修理费、油费、保险费、养...  相似文献   

13.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革除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诸多弊病,激发竞争活力,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些弊端集中地表现为“单位吃政府财政的大锅饭、单位领导人(经营者)吃政府的大锅饭、职工吃单位的大锅饭”这样三个“大锅饭”问题。因此,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就必须打破这三个”大锅饭”,真正解决好事业单位的动力机制和活力机制问题。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改革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吴江县人事局实行科室“组台办公”江苏吴江县人事局把工作关联度大的科室合并,变原来的7个科室为现在的一部、二部、三部三个大房间“组合办公”,运作近一年来,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上海、浙江等地组织人事部门还纷纷来人考察和取经。(据《新华日报》)点评:吴江县人事局这一大胆尝试,不失为当前机关改革的一个好路子。它不仅方便了基层和群众,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且为即将到来的机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此举对各地各单位搞好机关改革工作都有一定的启示。烟台市公开考选国企后备领导人员近日烟台市为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但他的大明王朝决计不是讨来的。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后来兵荒马乱,谁都吃不上饭,谁还管他?他只好报名从军,押上自己的命,说是吃军饷是骗人的鬼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岛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立足于青岛实际,在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四型机关”、推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的目标。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机关的结合点,是机关党的工作实现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覆盖面的切入点。创建高绩效机关必须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努力实现“五个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实际操 作考核是各类考试考核工作中较为复 杂、繁琐的考核项目之一。近几年来,我 们不断改进考核方法、完善考试手段、优 化考试环境,努力提高考核工作组织水 平。在考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求规 律,较好地完成了实际操作考核任务。我 们认为,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 术等级实际操作考核应重点把好“考前 准备、考中组织、考核评审”三个关键环 节,以确保考核“透明、公开、公平、公  相似文献   

18.
机关干部“三分之一”定律 疾病:三分之一高血压,三分之一高血脂,三分之一高血糖;  相似文献   

19.
为何年年“消肿”年年肿?彭文党政群机关的消肿对于编制管理部门,好比产品之于工厂、税收之于财政般重要。但是,好些地方年年搞“消肿”,结果却年年照“肿”不误。以某地区的三个县(市)为例,三年前上级按超编人数的10%对其下达的“消肿”任务分别为12名、16...  相似文献   

20.
弄丢自己     
眼睛只盯着他人的脚步,最后会找不到自己两个同学,大学毕业一起来广州闯天下。甲很快做成了一单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乙业绩很差,还是一个业务员,并且成为甲的手下。乙心理不平衡,就去庙里着急地找和尚,求神明相助。和尚说:你过三年再看。三年后,他找到和尚,很沮丧地说:甲现在是总经理了。和尚说:再过三年你再看。三年又过,他又去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