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国后在国家资源配置集权实现经济复苏与赶超战略的历史约束以及计划经济理论、公有制理论与金融主权论观点的理论约束下,我国构建了银行业大一统的独家垄断机制。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逐步衍生多元利益主体,其中三大利益博弈主线直接影响到我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格局的变迁,在此框架下各种利益的博弈形成了我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行政垄断的影响需要从宏观视角进行客观、全面、公允地分析.理论探讨表明,行政垄断的银行业通过筹资市场上的国家隐性担保和信贷市场上的关系型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发挥作用.实证分析通过引入宏观绩效指标,运用修正的SCP分析框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行政垄断的银行业在经济转轨这一特定时期对宏观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以牺牲银行微观经营绩效为代价.为保持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反行政垄断和促进竞争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次世界大战间尤其是 1 92 7年至 1 93 7年 ,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银行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法规的建设、银行家队伍的成长以及近代中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理念和方式的变化等等 ,是这期间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数据变化和内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 ,还可以看出 ,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是多种因素特别是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及金融界、政界、理论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方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以多种功能体现在银行业、证券业和工商企业的业务活动之中,使得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西方金融业乃至于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提出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造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中国经济国际化,金融国际化的历史性抉择。借鉴西方银行业的金融创新经验,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资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并存的基本格局。然而,要形成中国银行业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局面,关键在于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而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仅仅通过对中资银行业的现有机构进行存量改革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制度创新途径就是进行增量改革,即通过制度创新允许大量非国有产权主体进入银行业,建立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为了尽早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逐步加快开放的步伐,金融方面开放的领域主要是银行业。银行业的开放意味着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开放银行业?银行业的开放将给中国银行业产生什么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这样一种新的经营环境?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的。一、开放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体系.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能简单接受国际经验,而要立足国情注重吸收他人经验,这才有助于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平滑转型.我们若以量的变化与质的差异为标准,可把中国银行业1979~2009年这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时期划分为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进式改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面临体制和经济上的挑战 ,外资银行的综合服务优势将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冲击 ,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又面临发展机遇。改革银行内部机制 ,培植优质客户群体 ,重视人才 ,推进跨国经营 ,我国银行业就会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领券制度是近代中国银行业特有的纸币发行制度,但相关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上海地名券是中国银行所发行的最重要的地名兑换券,相关的领券活动开展得时间早,影响亦广,在当时的银行业中颇有特色.以中国银行上海地名券领券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1915-1924年开放领券时为无序发展阶段,自此后至1935年法币政策实施时为规范发展阶段;在后一时段中,还出现联行领券、十足现金领券等新的领用方式,但领用活动因负面效应凸显而逐步衰减.中行上海地名券领券业务的发展变化和领用双方的互动大体上反映了近代中国银行业领券发行制度由兴至衰的演变历程和要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黄隽 《江汉论坛》2008,(5):50-52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1978-2006年改革开放的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发现这个阶段中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稳定和效率等方面达到了共赢,这主要得益于根据中国国情、循序渐进的开放方针.随着2006年银行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要达到稳定与效率的均衡,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本文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