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晶  倪旭 《学术探索》2023,(1):94-102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其开发利用治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契合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需要,在资源追溯、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生态治理及监管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在分析区块链赋能机理的基础上,探索区块链赋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应用,讨论区块链赋能应用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但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治理工作面临治理对象局限于网络空间、协同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网络法治体系尚待完善等主要问题.区块链技术所包含的时间戳技术及其可溯源防篡改特征、分布式账本技术及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技术及其自动化特征将助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的限度,其所包含的匿名性问题、去中心化特征、代码治理模式将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带来监管机制、传播机制、立法机制的挑战.对此,必须坚持开发区块链技术与监管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区块链技术与战略性前沿技术的配合、区块链技术赋能与党的舆论工作的融合,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的网络意识形态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作为智能革命的重要支撑技术,在诸多领域表现出独有的治理优势,但也可能诱发诸多政治安全风险。相关数据和案例表明,区块链自治社区容易削弱用户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区块链技术的不当使用容易干扰政治制度运行的民主公正状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容易增加国家政权安全的保障难度。这些问题亟需纳入信息生态、智慧治理等理论框架中予以分析、解决。研究发现,区块链政治安全风险诱因系统呈现出涵化逻辑、权力博弈逻辑和把关失灵逻辑。基于在智慧社会语境中提升我国政治安全水平的需要,应采用诸如优化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应急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并强化智慧技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赋能效应、以技术创新赋能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提升我国政治制度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完善智慧治理体系并提升不同信息主体的把关效能等相关智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安全法的角度观察,相较于互联网,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及其应用具有更高的网络安全性,并正在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加强其安全性.然而,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并非绝对安全,技术与法治耦合保障区块链安全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当从网络安全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块链的安全应用,从"零信任安全"的理念构建区块链的安全架构和法治保障体系,在区别私有链、联盟链及公有链的技术特性和区分区块链技术安全与应用安全的基础上解决区块链产生的特殊网络安全法律问题,运用网络安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政策、标准、规则及机制等方面推进区块链安全的国际合作,践行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5.
数字藏品具有中国特色,本质上为受监管的非同质通证(NFT),是存于区块链上的一组数据。我国数字藏品存在监管安全、产权认定、技术安全等多方面风险,在监管治理上面临较大挑战。监管沙盒作为现有监管框架内提供监管豁免及优惠政策的一种创新实验机制,可以极大地推动我国数字藏品的监管治理。监管沙盒具有主体平等性、风险可控性、设计个性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差异化等特征,应完善数字藏品监管沙盒准入、运行和退出三大环节,构建以金融监管部门主导下的“官方型”及“行业型”为主要类型的我国数字藏品沙盒监管机制,从立法与执法主体分离、制定合法性规则、强制性与任意性规则类型化设置等方面推进我国数字藏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京辉  胡兰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158-168
票据融资以其成本低、期限短、流动性好等优势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方式。但实践中,中小企业在票据融资时依然面临渠道受阻、效率低下以及风险频发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优化现有的票据融资规则,在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中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扩散,在票据P2P融资模式中实现融资过程的可视化,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票据融资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仍然面临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区块链应用的立法空白、票据形式的法律限定、商业信用的制度缺失、融资功能的法律限制以及监管制度的法律约束。为此,应当明确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效力、确认数字票据的法律地位、促进商业信用发展、开放票据融资功能并重塑票据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19,(1):19-24
区块链技术已在旅游消费管理、游客身份认证与管理、机票与酒店预订、旅游社区点评和旅游产品库存管理等旅游发展方面得到初步利用。海南省旅游业在区块链技术的利用方面还未起步,可以先从以下5个方面做起:时间上,把握机遇尽快利用;空间上,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方法上,先易后难有序开展;措施上,政企结合稳妥推进;对策上,联合攻关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技术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并非以完全匿名化的技术措施贯穿全链条网络,区块链技术以节点利用机器算法对个人信息进行去中心化处理为特征,而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以个人信息处理者集中化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为逻辑,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及运行逻辑与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规范逻辑产生冲突。冲突的化解需要在符合区块链技术发展特性的前提下衔接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区块链上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坚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为价值面向,区分区块链多方主体参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分配、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者合规义务以及创新区块链监管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优化与相对解释论的立场,构建区块链上更正和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体系。根据区块链具体应用实践以及信息服务主体对链上个人信息处理的关键要素有无实际影响力和参与程度,以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为主体构建个人信息处理的分级分类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存证技术作为数字治理的重要途径,是保障证据安全的有效方式,其优势及核心技术与刑事证据的特点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将区块链存证技术尽快运用于刑事诉讼中具有较大的必要性。但在应用之前,区块链存证仍面临证据认定规则的理论困境及其与刑事司法隔阂的实践困境。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建立刑事证据数据库的好处很明显,一方面,能够优化刑事证据的存储、流转、示证之方式;另一方面,也吻合了科技驱动刑事司法发展的现代理念。与此同时,要明确刑事证据数据库运行模式下的认证规则,有效化解区块链存证与应用领域、平台资质、证据电子化等方面的现实矛盾。这有利于确立证据开示制度之数字模式,拓展阅卷权方式,扭转调查取证权的劣势,为数字时代的刑事证据适用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首次强调"科技支撑"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区块链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有利于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规避传统基层社会治理困境,诸如:行政色彩浓厚、需求与服务不对等、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区块链技术具有智能合约、时间戳、分布式账本等特点.基于此,创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三大机制:需求评估机制、服务供给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区块链+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之间的信任关系重构.  相似文献   

11.
识别和检验内容型区块链DApp社群治理影响因素,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启示,但既有研究在这方面存在遗漏。以NeoWorld为研究对象,利用408位社群成员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游戏元素、通证经济、社群生态和网络效应对其社群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游戏属性、通证经济和网络效应会对内容型区块链DApp社群治理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游戏元素的融入能够激发社群成员的内在动机及其对社群的认同;通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通证价值激励社群成员做出更多有利于社群发展的贡献;网络效应的形成与释放则会提高老成员对社群的粘性并加大对新成员的吸引,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社群繁荣度。同时,社群生态与内容型区块链DApp社群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其建设中出现的“再中心化”问题及其引致的技术规则垄断,会消减社群生态本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到以太坊的应用扩展,标志着其引发的冲击正在从货币领域走向法律领域。区块链系统的分布式存储和可自动执行特性支持其能够对传统合同、企业组织和市场等主要治理机制实现更为高效的功能性拓展乃至替代。区块链治理的可行性也能够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中获得充分的说明。作为一种新生的和发展中的治理机制,区块链在与企业组织和市场的竞争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区块链治理机制运行的基本逻辑中蕴含着重要的法理学意义,因而必然会对既有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产生挑战并推动变革。  相似文献   

13.
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新生事物,均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且各有优势和不足。将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经济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信息透明性、运营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共享经济快速普及、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将货币区块链、交易区块链、信用区块链和监管区块链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发展共享经济的多维度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由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底层的技术架构,除了可以解决共享经济领域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同时广泛地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区块链将像当前的信息技术一样深入共享经济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设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产业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领域,国家从战略层面进行部署设计,已成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与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链圈技术应用瓶颈突出、多链断裂各环堵塞、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产业生态失调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深度化解这些难题,实现产业区块链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技术革新为发展内核、链条相扣为发展支撑、招才育人为发展保障、生态和谐为发展目标系统性搭建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结构框架,进而从推进实体产业复合升级、确保产业链条纵深畅通、保障人才体系高效建设和加强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高质量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决定了矿产资源是今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基本形势是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禀赋差、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着粗放开采、效率低,浪费与破坏严重,技术落后,矿产品深加工不够,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低,监督治理不到位,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及市场竞争混乱等问题。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实行"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互通有无,确保安全"的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战略,同时要进一步落实节约、绿色、和谐与可持续战略,并尽快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雾霾频发、PM_(2.5)浓度超标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首要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当前我国区域性雾霾协同治理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在补偿对象与标准、补偿方式、主客体利益平衡、补偿意愿对称、资金审计和责任约束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区域性雾霾协同治理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时,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宏观视角建立雾霾协同治理"区域一体化"的府际协作运行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环境,建立稳定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方式,准确界定补偿的主、客体关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使生态补偿政策与制度得民心顺民意,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双赢共进。  相似文献   

17.
张艳国  朱士涛 《江淮论坛》2023,(1):132-138+193
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难题需要运用创新性、前瞻性和科学化的思路与方法予以化解。区块链作为数字技术的突出代表,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加密性等优势和特征,为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区块链嵌入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也不是万能的,它还会存在技术异化风险,要求人们科学处理科技与人文的对立和冲突,在实践中找准实践路径,做到既注重治理效率,又兼顾公平,始终坚守区块链发展为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是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成因,腐败治理需要充分的信息支撑.当前我国反腐工作面临信息来源碎片化、可信度低、查证成本高、缺乏统一规范、部门间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腐败治理的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开放透明的扁平化的信息传输体系,能够实现价值传输的泛化管控.合理运用区块链,能提高监督效用,打造"不敢腐"的监督利器;充分发挥信息价值,建设"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全社会联动,开展"不想腐"的廉政教育.区块链在腐败治理领域中的有效运用还需一系列支撑条件,重点是优化腐败治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保障、清除利益与观念障碍等.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交融集聚的"智能+"时代,区块链技术的介入为文化版权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文化产业版权管理面临着存证、中心化控制和使用场景局限的困境;另一方面,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不可篡改性和智能合约技术对现代文化产业版权管理诉求具有契合性。"智能+"时代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现代文化产业版权管理创新机制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实现文化版权精准确认、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实现文化版权透明流通、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文化版权去中心化高效分发,从而最大化释放文化版权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代表一种理念,被称作“互联网思维升级版”的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智能合约、众治共赢、可追溯性等思维方式,契合了当前基层的新特征,可以助推基层结构由单一行政化向多元扁平化转变,基层空间由物理中心向虚拟现实双重中心转变,基层生活由静止封闭向流动开放转变。区块链思维可以助力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去中心化思维促使基层从单一行政管理向多元协商治理转变,共识思维引导基层各主体达成治理共同体,智能合约思维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众治共赢思维构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可追溯思维再造基层治理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