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月10日至11日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召开。 会上有的同志对东欧各国的改革作了对比研究,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第一,改革方案和决策缺乏比较充分的科学论证;第二,改革方案和决策没有做到协调和配套;第三,都把价格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关键孤军深入;第四,消费超前;第五,外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孙娜 《南方论刊》2010,(12):104-105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分析了三点原因:第一,多年来学生养成了"被喂食"知识的习惯,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在逐渐丧失;第二,教师不注重启发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第三,教师、学生双方的沟通不良。并提出了两项改革方案:第一,树立师生平等观念,互动教学;第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事实证明,这两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亟待解决两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减轻农民负担 ,成功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在于确定一套公平、合理且又切实可行的税费改革方案 ,以及与此相应的得力的配套措施。现今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中以农户承包的耕地数量为基础的农业税的计税依据仍存在不少问题 ;税费改革后对如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 ,方案中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本文运用丰富的调查资料 ,对上述两大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一轮改革有两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判断:第一,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即改革不是从政治领域或其他领域启动,而是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五位一体"改革的牵引作用;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要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导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呈现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既相互衔接又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又有不同,形成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旨在突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束缚,重点是"简政放权";第二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第三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是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国30年行政管理改革,始终秉承一个目的、应对三个挑战,体现了一个方向和双重使命。一个方向是要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现代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双重使命表现为:行政管理改革既是一场管理革命,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6.
李猛 《学术界》2003,(5):45-64
一、改革与批评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人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人事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张维迎教授撰写的“关于《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及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阐述了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基本特征与设计原则 ,并试图回答来自校内外的许多批评 ,为关心这次改革的北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了解这次改革的内在逻辑的绝佳机会。北京大学的这次改革 ,虽然第一稿在征求意见的时间安排上不免仓促 ,但能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在新的修订稿中吸收了其中的…  相似文献   

7.
<正> 继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之后,美国管现心理学家马洛又在哈乌德公司进行了一次实验,这就是有名的马洛实验。情况大致是:该公司要进行一项改革,涉及工人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方法,估计会遇到一部分人的反对。在马洛的参与和指导下,管理当局把工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参与改革方案的讨论,叫参与组;另一个组不参与,只通知他们照新方案去做,叫非参与组。实验的结果是:参与组改革后的第二天产量就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三个星期后产量比改革前提高14%,没有人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职工之间的团结和生产秩序很好;而非参与组的情况则大不一样,改革后产量下降35%,一个月后有9%的工人离职另找工作,其他人大发牢骚,都抱怨工资低,六个星期以后情况亦无好转,于是管理当局不得不解散这个小组,组内所剩人员另行安排工作。两个半月以后,又把已解散的非参与组人员重新集合起来,按以前参与组的方式组织他们讨论改革方案。结果,该组产量迅速恢复,一个星期内即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再没有人要求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正面临何去何从的方向性问题: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抓大放小,无为而治,让市场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还是国进民退,让政府主导经济,发挥更多的作用?答案无疑是前者。基于以上判断,中国经济的长期深层次根本问题在于:深层次制度障碍未破除,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滞后,政府、社会与市场的治理边界界定不清晰、不合理。这就导致了三重三轻的不科学发展观: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第一,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意味着变革管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变革管理角度系统梳理和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七轮机构改革历程,国务院机构设置变革呈现出明显的渐进和稳健特征,职能转变是历次改革的核心和亮点。政府职能转变呈现出明显的两段论特色: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但就方案设计而言,近10年来有关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措施等具体性方面明显不足,具体措施及其成效与三轮机构改革方案之间的关系难以确立。因此,"机构改革是否也需要改革"成为新的实践命题,需要从战略定位、推进方式、公共责任、总体设计和精细化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实现改革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平稳和发展即满意,需要政府的合理抉择;而政府的有限理性则决定了合理的政府抉择必须是一个基于解决问题,采取合适试错方式的改革过程。解决问题要求政府通过信息分析,准确诊断社会状况,提出事前能为社会接受的改革方案。合适试错式改革要求有限理性政府通过试错式改革平衡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动态要求,掌握改革主导权。就迄今为止的中国改革而言,由于政府在试错式改革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了发展、改革和稳定三位一体的执政理念,时刻注意自己的抉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从而能比较满意地实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这一改革方案仍带有过渡的性质,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政策协调机制的完善、行政职位的配置、行政评价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要使我国的机构改革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全方位推进,尤其要与党群系统、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部门改革协调配套,还要同人事制度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同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方向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国有企业摆脱目前的经营困境;二是安排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这两个问题固然相互联系,但毕竟不尽相同。解决第一问题应该从急;解决第二个问题可适当从缓。但从长远看,第二个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故而笔者就公有制经济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萍乡市是全国25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就江西而言,它与景德镇市在改革上先走一步,形成东西呼应的新格局,以点上出效益、出经验、出人才的改革伟力,推动全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萍乡市改革的序幕一拉开,要想出现方向对头路子正,措施得力起步好的发展势头,必须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方案》。而决定这个方案方向前途的,则是萍乡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对头,改革方案就有了科学的经济目标,我们在萍乡调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2002年以前)改革的总体特征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三阶段(2003年以来)的改革则具有明显的理性推进色彩.本文着重从政府与市场间、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间、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并就未来农村金融改革走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一、二轮人才培养改革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介绍了改革方案实施中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实效,总结归纳了改革实践的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人员也进行过几次大的精简。第一次是1953年至1954年,国民经济恢复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次是1957年至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期,第三次是1962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属特殊时期,是“四人帮”畜意破坏政权建设时期。这几次行政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精简,都是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主要是与当时的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分不开的。这几次大的机构调整,对解决当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是在不触动高度集权与以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基本格局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权力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上下左右移动,其管理职能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制度建设,“行政协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理论上厘清地方政府“行政协商”的定位、内涵与建设的方向等问题有助于制度建设的深化.从定位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具有两个层次定位:政府职能转变与协商民主.从内涵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政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政府部门;第二,行政过程从“任务型行政”向“协商型行政”转变;第三,行政目标兼具社会性目标与政治性目标.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地域性问题、主体性问题与代表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地方政府“行政协商”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总产品(总价值)的分配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把总产值分为两个部分,即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收入和国民收入.前者指的是补偿中间产品消耗的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收入,后者指的是生产者工资的社会总额和企业利润的社会总额.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利润的社会总额在企业、政府和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分成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和所有者收入.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财政预算对政府收入进行再分配.在第一和第二个层次的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中,企业分配居于关键地位,它是理顺国家、企业、所有者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住宅是商品住宅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把传统产品经济模式下的住宅制度改革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住宅制度。具体说,就是走住宅商品化的道路。为此,在住宅制度改革问题上,必须研究和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住宅的商品性质。 (一)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下,不承认住宅是商品,其特点是:第一,在住宅的生产环节上,住宅生产单位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而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第二,在住宅的交换环节上,以直接的产品分配取代了住宅的商品交换,否定等价交换原则;第三,在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大部制"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精髓贯穿于"大部制"改革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