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鼓风·击乐台北”,6月2日晚,来自台湾的台北打击乐团,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了首场演出。由北京巨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台北打击乐团共同主办的这台音乐会,还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木琴演奏家吉冈孝悦领衔主演,使北京的观众在炎炎夏日,“沐浴”了一场激昂、高亢、正宗的打击乐洗礼。“世纪鼓风·击乐台北”由《鼓的序》、《酒家》、《无题》、《嬉游曲》、《越界》、《映像·魔法·无形》、《管风琴奇想》和《第二号·击乐四重奏》等乐章组成。这台音乐会曾于今年5月29日在台湾首演,反响热烈,是台湾打击乐艺术家们的新作。《鼓的序》…  相似文献   

2.
流浪情结是古今中外作家热衷表现的原型母题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依托滇缅流浪经历创作的《南行记》中短篇系列大放异彩,流浪情结贯穿异域之行.时隔半个世纪,足迹遍布大半个世界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凭借《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再掀"流浪热",流浪情结同样流溢于字里行间.同为红极一时的流浪文学,却包含迥异的流浪情结,艾芜如同山峡中乐观的行者,三毛则似沙漠里孤独的骆驼,本文从流浪的缘起、心态、归宿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二者的流浪情结.  相似文献   

3.
流浪情结是古今中外作家热衷表现的原型母题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依托滇缅流浪经历创作的《南行记》中短篇系列大放异彩,流浪情结贯穿异域之行。时隔半个世纪,足迹遍布大半个世界的台湾女作家三毛凭借《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再掀"流浪热",流浪情结同样流溢于字里行间。同为红极一时的流浪文学,却包含迥异的流浪情结,艾芜如同山峡中乐观的行者,三毛则似沙漠里孤独的骆驼,本文从流浪的缘起、心态、归宿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二者的流浪情结。  相似文献   

4.
正2001年11月9日记者节刚过,穆老为我《理·气·情——新闻与哲学情结》一书作序开篇写道:"对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我一直有种情结。因为这个缘故,我多次去过安阳。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次去,都能见到作为当地记者的郝建生同志……"20年后的今天,赵德润恩师与新闻同仁们编辑出版《百年穆青》图书,追思这位新中国的新闻泰斗,激励当今百万新闻传媒人引领中国、引领时代、引领未来。  相似文献   

5.
苍铭  邵凡晶 《民族研究》2023,(1):98-110+145
古代图像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是历史学、民族学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滇苗图说》、台北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滇夷图说》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民族图册,近年不断被研究者关注和引用,这两种图册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滇中百蛮图》有密切关系。本文考释了三种“夷人图”的绘制年代,绘制背景,发现它们均源自清初编绘的《百蛮图稿》,该图稿是清代最早的“夷人图”,对认识云南众多“夷人图”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订正了《滇苗图说》《滇中百蛮图》图册装裱过程中图说错贴问题,为西南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古代民族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6.
挺拔的青山,飞流的瀑布,美丽的村寨,年轻的母亲怀抱孩子,与一群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姑娘欢快地歌舞……这是2005年12月11日在湖南大剧院上演的“湖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我的湘西》里的幕景。大型民族舞蹈音画《我的湘西》由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表演,全剧分为“乳泉”、“心火”、“神地”三章。该剧的编导创意主要是展示人世间总有割舍不断的乡土情结,就像儿女与母亲的血缘关系一样,深入骨髓,无法斩断。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给予自己生命的那个人,一个是养育自己的那方水土。所以说,该剧在歌颂伟大母爱及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7.
大国小鲜     
前不久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之二),无疑是一种诉诸身体感知的国家叙事,通过对中国境内纷繁多样的美食文化的链接,塑造了一幅味觉地图,让无数人勾起乡愁般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之二)则在前作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脚步》重点讲述了各种民族美食在不同地域的演变和食物对乡愁情结的演绎;《心传》讲解了美食文化中的血脉传承和师徒衔接的历史;《时节》讲的是关于食物与季节演变的关系,透露的是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家常》表达了家中的"酸甜苦辣",是对中国人基本日常食物的解释;《秘境》则介绍了一些隐匿山野大川中乃至大隐于市的不为人知的美味:《相逢》表达了文化交流的另一条通道——以食物为核心聚会交汇的文化氛围和模式:《三餐》则回归到最平常的三餐中寻找“味道”。  相似文献   

8.
传统西藏水利小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西藏的水利史,仅有美国学者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依据流亡到美国的萨迦教主等人的口述记述了民改前萨迦地区的水利状况,除此之外国内外无人作专门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刊布了一些有关中国水利史的专著,如郑肇经所著《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沈百先等著《中华水利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黄耀能著《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史研究》(台北,六国,1978年),姚汉源著《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及集我国有关专业人材集体编写的《中国水利史稿》(水利电力出版社,上中下三册,  相似文献   

9.
电影《成吉思汗的宝藏》继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签约担任艺术总监后,阿维·阿拉德又签约担任制片人,他是目前全球累计票房最高记录的保持者,其《复仇者联盟》、《蜘蛛侠》、《X战警》系列电影都广为各国观众所喜爱。阿维·阿拉德有很深的"英雄系列"情结,加盟《成吉思汗宝藏》后,就提出拍"成吉思汗系列",还特别推荐了前苏联的文学巨著《蒙古人的入侵》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拔都汗》是他看好的电影改编作品。为他  相似文献   

10.
海浪涛涛, 帷幕展开, 眺望海峡,诵读家书遥寄思念.2016年1月12日, 在东南沿海巡演的最后一站福州,伴随着以"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话剧《台北新娘》剧末饱含深情、优美舒缓的主题曲《母亲的缝连》,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正林冠群教授,祖籍福建林森,1954年生于台北,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印第安纳大学阿尔泰学系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专攻中国民族史(唐代吐蕃史、藏族史)、隋唐史,著有《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唐代吐蕃宰相制度之研究》《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研究》《唐代吐蕃史研究》《唐代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3,(1):68-68
2012年12月24日,为期1个月的《我的父亲母亲——老后的大山情结》主题摄影展在长沙开展,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宣布展览开幕,并与各界摄影爱好者和观众一起观看了展出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冲突和情结及幻想与愿望等理论阐释马洛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意义建构,意在揭示主人公在特定语境下对传统的颠覆,对理想的追求及内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姚艳玉 《民族论坛》2008,(11):50-51
《高老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其对中国乡土知识分子"文化恋家"情结的复调叙述无法跨越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最终导致中国乡土知识分子"文化恋家"心态的必然终结。  相似文献   

15.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15,6(2):17-20,90-91
台北故宫藏乾隆《盐源县志》的著者在不同方志目录中著录内容不同,或指为杨丽中所纂,或称佚名。而据笔者考证,杨丽中实为乾隆六十年《冕宁县志》的编者。通观乾隆《盐源县志》的内容、嘉庆《四川通庆》与光绪《盐源县志》的相关记载,以及清代修纂县志的规定与惯例,可以认为:一、乾隆《盐源县志》成书时间为乾隆四十八年或四十九年;二、时任盐源知县的曾正浩为此志的主修者,纂者主要为县衙中的官吏;三、台北故宫博物院现所藏孤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抄本,应为誊写本。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采访     
程野萍 《中国民族》2007,(12):57-57
难忘的民族情结让我把副业当正业 1978年的一天,国家民委文化司的鲁生同志约见我,说他看了我刊登在《人民文学》的中篇纪实性小说《风雨人间》后,认为写得真实生动,想邀请我参加《民族团结》杂志的复刊工作。当时,由于放不下从事了30年的医学事业,我没有同意。1984年,鲁生同志又经多方询问找到我单位,说《民族团结》要将月刊扩为半月刊,急需选调合适人才,希望我不再拒绝。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民俗学运动从发起到开展,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俗学工作者,而顾颉刚、周作人、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是其中的五大核心领袖人物。(详见拙著《中国民俗研究史》,2003年;《20世纪中国民俗学的五员主将》,2001年11月《民俗学刊》)娄子匡,1905年7月20日生,浙江绍兴人,又名适翁,回族。娄子匡青少年时代即爱上了民俗学。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从事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民俗学的研究。从浙江的宁波勤县到杭州、重庆、台北,他从未间断过对民俗学事业的追求,著作颇丰,成绩显赫。他极富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宁波成立了民…  相似文献   

18.
黄茂 《中国藏学》2016,(1):81-88
本文主要分析著名学者李安宅教授在1961年5月15日《自传》中对自己学习研究历程的陈述.指出:作为晚清民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李安宅“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与其家学传承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连;李安宅“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学术人生正是民国知识分子“志在救国”的学术抱负和爱国情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C·M·希罗科戈罗夫的《通古斯人的心理—心灵情结》一书出版于 1935年 ,从那时起它就被外国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提及萨满教的理论或历史比较方面的问题时经常注意到。现在 ,俄罗斯学者的这部具有重大价值的著作被认为是一部非常创新的作品 ,它理应得到最高的评价 (极好的、卓越的 )。① 这部著作对于当代学者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使他们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 ,有助于在他们中间产生反响和联想 ,并使他们力图和久已去世的作者进行学术对话 ,最终促进整个萨满情结研究中新方法的产生。在外国研究者中 ,谁也不会怀疑C·M·希罗科戈罗夫对世界…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其创作思想具有较为浓厚的基督教思想。林语堂接受基督教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基督徒——非基督徒——基督徒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其宗教情结在作品《赖柏英》中具有较为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