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传说,有个叫郎屯的和尚,云游四方,走到哪吃到哪,吃得多、吃得快,人称“吃遍天”。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寺庙,刚进山门,迎头有一匾牌,上写“国中大吃”。郎屯很不服气,大声喊道:“谁人敢称国中大吃?出来见识一下!”他话音未落,一个瘦小枯干的和尚早站在他的面前了,并拱手说道:“在下胡延便是。”二人说着来到厨房,吃的比赛就此展开。他们虽然都是出家人,但并不吃素。这边郎  相似文献   

2.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则故事:请美国人吃饭最轻松,因为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主人自己的喜好; 日本人则不然,他是看主人吃什么便吃什么,属典型的“客随主便”类;而请中国人吃饭最麻烦, 因为他们总是很有礼貌地说“随便”。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0,(1):31-37
小克劳斯告诉他自己迷了路,想在这儿借宿。“当然可以啦。”农民说,“但我们还是得先吃点东西吧。”妻子友好地欢迎两个人,铺了桌布在长桌上,给他们一大碗粥吃。农民饿坏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小克劳斯忍不住去想美味的烤肉、鱼和蛋糕,他知道这些东西就放在炉子里。在桌子下面自己的脚边,放着他的装马皮的袋子。我们都知道的,他是要到城里去卖马皮。  相似文献   

4.
吕斌 《社区》2012,(27):33-34
“今年我们家吃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住在广西南宁市青山路澳洲丽园的王先生几乎每周都在微博上发图晒“收获”:黄瓜、青椒、茄子、番茄、青菜等,让网友羡慕不已。现如今,像王先生这样的都市菜农越来越多。当过了菜农,有些人觉得不过瘾,又在家养起了蜜蜂,他们认为自产的蜂蜜吃起来放心多了。其实,因为没有检测手段,自养蜂采蜜并不科学,也不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开枝,原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州市政协主席。担任了五年多广州市的常务副市长,他赢得了“平民市长”的美誉;顺利解决白云机场爆炸事件,江泽民总书记称他是“解决疑难杂症的专家”;六年百色扶贫,他是全国唯一一位由区外人士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推荐的“扶贫状元”。2003年2月4日大年初四一大早,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陈开枝主席已经率领我们一行29人浩浩荡荡地奔赴百色。这已是62岁的陈开枝7年来第39次来到广西百色,也是他连续第7个春节到百色访贫问苦。在广西平果县的招待所吃午餐时,已经是下午2…  相似文献   

6.
对待一年级的孩子,经常得换个方式“变一变”。比如,他们写字姿势不对,头埋得很低,你正儿八经跟他讲“要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写字姿势!”他们记不住。有次,我故意夸张地大叫:“呵,本子好好吃啊!”他们吃惊地望着我,我说:“嘴巴快凑到本子上了,想吃本子啊?”他们大笑。以后谁头低了,背弯了,马上有人提醒“不要吃本子”。  相似文献   

7.
1+1=2     
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力量!人们只有互助,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快要死了,他就去问上帝:“我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说“:你上天堂走一走,再下地狱走一走,你看哪里好,就到哪里去。”那个人先下了地狱,看到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大鱼大肉,但都瘦得象树枝一样,怎么会这样?他仔细一看,原来每个人胳膊上都系着棍子,勺子绑在棍子上,食物吃不到嘴里,也不采取任何办法,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他又去了天堂,天堂里的人都红光满面,他们的胳膊上也系着棍子,自己也吃不到。但他看了一会儿,明白了,他们互相把食物塞到别人嘴里,这样你一口,…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真狂,还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两看法相互排斥,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有分歧的。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对“狂人”形象的一个看法。 就作品中“狂人”的言行看,他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狂人,因为他的言行完全具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一)幻觉妄想。“狂人”一直幻想别人要吃他。他怀疑赵贵翁,赵家的狗,村里的人,医生,以至于他的大哥;他把周围的人的言行,把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统统都同吃人,或者很快就要吃到他自己,联系起来,作为论据。(二)思维破裂。“狂人”的思维是跳跃的,往往第一个想法和第二个想法之间没有现实的逻辑联系。他可以从“月光”想到“赵家的狗”,从“鱼的眼睛”想到“一伙吃人的人”,从“捏起筷子”想到“妹妹死掉的缘故”;这些现象虽然都被他集中在吃人这一个意念上,但在现实中却并无直接联系。(三)感情不协调。“狂人”怀疑别人要吃他,有时觉得自己“怕得有理”,“真教”自己“怕”,有时又“不怕”,甚至“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鲁迅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社区》2005,(4):61-61
预兆英语六级考试前,阿杰为求个好兆头,早餐打算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希望得一百分。谁知有一个鸡蛋是双黄,他思前想后,最终只吃了那个双黄蛋。成绩公布后,阿杰大叫:“真准!”众人一看:18分。模范丈夫一男子来到一个浴池,问售票的小姐:“女浴室里面人多吗?”那小姐白了他一眼,没理他。他以为小姐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那小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了句:“流氓!”那男子听到后,很委屈地说道:“我说不妥,我老婆非要我问。”秘密商人:“今天你不要到隔壁那家商店去买东西。”妻子:“为什么?”商人:方才他们的老板把我的秤借去了。对比老王:“每次…  相似文献   

10.
Nullg 《社区》2011,(11):59-59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11.
余毛毛 《今日南国》2010,(16):60-61
那时候他们都很穷,穷得只能在食堂吃饭,没法上馆子。而他们是那么厌恶在食堂吃饭,倒不是想吃什么好的,而是厌烦那些目光。“坏小子”与“淑女”相爱了,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那时候他身边出现了许多挑衅性的行为,他淡淡一笑,他知道那些哥们是吃醋了,他有了她的爱情,他变得安分;  相似文献   

12.
“土豆怎么吃?”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龄大点的人,会有一个几乎一致的回答:炒土豆丝。只有几个孩子,确切地说是几个学生,很愉快地说:吃薯片呗。其中有些还从他们的包里拿出用很精美的纸筒包装的薯片,放进嘴里“咔嚓咔嚓”地吃起来,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06,(3):4-4
新华网消息:最新出版的《美国卫生教育杂志》报道说,美国科研人员最近提出一种减肥新概念——“无节食饮食法”,或“直觉式饮食”,让那些想减肥的人不必和自己的食欲对抗,而是想吃就吃,但须适可而止。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杨伯翰大学保健学教授史蒂文·霍克斯认为,如果人们不再计算卡路里,而开始关注他们的饥饿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情况会好得多。霍克斯将他倡导的这种减肥新概念称为“直觉式饮食”。  相似文献   

14.
瑶族的爱好     
瑶族有多个支系,白裤瑶是其中之一。因其男子都穿白裤,故称“白裤瑶”。他们聚居在广西南丹县瑶寨公社和河池县红卫公社以及贵州荔波县瑶山公社,共约两万人。在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他们与别的瑶族有很大差别。这里只介绍他们的一些特殊爱好。 瑶族的特殊爱好有几种:喝酒、吃酸肉、打鸟、打猎、打陀螺等。  相似文献   

15.
小熊对人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熊爸爸带他到猴叔叔家去玩。小熊行了个礼说:“猴叔叔,您好!”“啊,好孩子!”猴叔叔很高兴,拿出一串香蕉和三个大橘(jú)子说,“吃吧,吃吧!”“橘子真甜呀!”小熊刚吃了一瓣(bàn)儿就想起了妈妈。他悄悄地把剩下的橘子都装进了衣兜(dōu)里。他们要回家了,出门的时候,熊爸爸发现小熊的衣兜鼓(gǔ)鼓的,就说“:你这兜里装着什么呀?我看看。”当熊爸爸把小熊兜里的橘子掏出来的时候,小熊的脸红了,他忙解释(jiěshì)说:“我不是要自己吃,我是要拿回去给妈妈吃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猴叔叔夸奖…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猴子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相似文献   

17.
良渚社会已有了文明的迹象赵晔在瓶窑镇良渚工作站吃了20年工作餐,12月3日中午,他端着一碗晶莹的大米饭,轻松地告诉记者:良渚人就是吃大米的,他们已经能够分种粳米和籼米。另外,良渚人的副食也不错,他们有鱼吃,还吃螺丝、吃鲜美的  相似文献   

18.
周海亮 《社区》2009,(29):61-61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打电话和他们联系,他们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定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元的。”  相似文献   

19.
一老者老年丧偶,子女又都分户而居,他整天关在“鸟笼”般的房间里无人搭话,一度痴痴呆呆。家人发觉后,忙轮流回来陪他说话,并极力劝导他主动走出去与人聊天,很快老人又焕发了勃勃生机。熟悉情况的人都风趣地说他是“话疗”起了作用。 确实,说话聊天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它不拘形式,不受时间限制,自然活泼,给人以精神享受。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生活空间一下子缩小了许多,过多的闲暇时间,过小的接触范围,难免会产生从未有过的孤独和寂寞感。若有人不时与他们说说话,则不啻让他们吃了颗“顺心  相似文献   

20.
坐在时光上     
刘墉 《社区》2014,(2):52-52
20多年前,旅居海外十几年的梁实秋刚回到台北,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他吃饭。梁实秋是有名的“早起早睡”的人,晚上8点睡觉,天不亮,4点就起床写作。偏偏那些朋友都是夜猫子,每天请他深夜12点吃夜宵。梁实秋吃了几顿,受不了了,想出个好法子,对大家宣布:“谁请我吃夜宵,我就回请他吃早点。”一班老朋友全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起来。从此再也没人敢请梁实秋吃夜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