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识论把认识成果笼统地等同于知识,这是片面的。认识是主体在观念形态上对于现实世界的全面反映。现实世界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认知活动在于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它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活动。评价活动在于揭示事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它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在于在主体“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它是主体感知主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从而引起情感愉悦的认识活动。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相对应的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知识、意义和美感是认识成果中的三种成分。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审美探索中,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在新中国的美学研究中,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除了人们所说的想象、形象思维这些美的认识形式外,审美认识尚有四种形式:第一,审美的理解。包括审美客体借以显现的符号形式的语义理解、对审美客体的符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渗透、意会性的认识三个方面;第二,审美解释。解释就是审美主体从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对审美客体的符号作出说明;第三,审美认知评价。认识的本质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当认识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反映时,便形成认知评价;第四,审美再认与模式识别。当过去曾引起我们审美愉悦的事物再次出现时,我们便会随即将其再认、识别出来,并唤起往昔体验过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3.
社会规律是主体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的微观具体活动所组成的宏观活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社会规律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无数的合目的性活动而建构起来并表现其作用的,它与人的主观因素和活动不可分割。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及自组规律客观性的关系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的内在联系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在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认识与主体的素质、结构、功能等密切相关。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已不是客体的直接反映,而是主体信息和客体信息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4.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意义来看,对象意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状态、属性、特点、结构、规律的认识,即对“物的尺度”的认知性认识、对客体的把握。自我意识则是人对自身状况、特点、属性以及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人的内在需要、目的、态度、评价的认识,一句话,即人对自身“内在尺度”的认识,对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意识与  相似文献   

5.
论认识客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客体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息过,近年来的理论兴趣更是有增无减。其中,认识客体的定义、结构和特征问题分歧意见较大,误区也多,因而仍有辨析、讨论的必要。一、关于认识客体的内涵界定问题究竟什么是认识的客体,如何理解它的丰富内涵,这是认识客体的首要问题。对此,有的文章认为:“我们把物质世界中那些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同主体一起构成现实活动结构的两权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的事物叫作客体。”①也有的文章认为:“客体是人所要认识、所要改造的对象,即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界…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认知图式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必须首先了解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对信息客体具有相关性或对应性的形象和概念,并进行记忆和储存的活动。反映既是主体接受信息客体的渠道,也是主体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主动与客体发生信息联系的过程。主体内部的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须通过反映而获得。反映既是认识的本质,也是认识活动后继环节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已经把它的视点从客体转向主体,从一般哲学转向结构主义和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第一次用“刺激→图式→反应”(S→A→R)的公式揭示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阿恩海姆又把这种反映解释为“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的“同形”或“同构”,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不再把审美单纯看成是对客体的反映,而看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看成一定审美心理结构与外部现实的微妙契合。我们已经意识到,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审美和创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制约和影响了人们对审美客体的物质、境界、理想的把握和评价,对审美客体的观  相似文献   

8.
非理性因素作为一种不自觉的认识能力,一种心理形式,作为渗透到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对客体信息的接收,影响着主体反映客体范围和深度,构成主体反映客体的选择框架.因此,对非理性因素在主体选择中地位的肯定与揭示,无疑有助于优化和提高主体的选择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践思维基本特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存在观点出发的单纯客体性思维,其致思趋向的突出特点是把思维的矛头直接指向思维主体以外的周围事物,目的在于探求思维对象存在和发展的现状与规律。很少虑及思维主体自身状况会对思维过程、思维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此相反,从意识观点出发的单纯主体性思维,其致思趋向的突出特点是思维的矛头从周围事物而指向主体自身、思维自身,发展到极端,甚至认为原本要考察的周围事物不过是主体意识、思维理性的产物。显而易见单纯客体性思维坚持事物的客观性是正确的,但它忽略或不顾及思维主体可能会对客体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却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黄琳  王成华 《天府新论》2005,38(2):23-26
认知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所具有的能动性早已为人们所关注 ,但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却鲜有人论及。在了解认知实践概念和认知实践概念的思想资源和时代背景后不难发现 ,认知实践是相对于物质实践而言的 ,与物质实践相比 ,认知实践具有明显的特点 ,这种特点具体表现在客体、主体以及中介结构的差异上。主体对客体的概念性的认识 ,是一种中介性结构 ,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构造活动而生存。认知实践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现实性对潜在性的扬弃 ,由过程状态向完成状态的转化 ,由完成状态向新的过程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所谓思维共振,就是人们认识之间互相感应、撞击,不断激发出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个体思维共振和群体思维共振来实现的。个体思维共振是指认识主体思维的反映、选择、创造过程,也可说是主体思维结构的同化和顺应,把客体信息纳入主体认识图式之中谓之同化,认识图式的更新,改变旧图式建立新图式谓之顺应。同化能从看似不同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性,顺应则能从看似相同的事物中发现相异性,两者都发现了某种  相似文献   

12.
价值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反映事物属性、规律的事实认识有所不同。事实认识的特征在于描述事物的属性、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它的对象是客观事实,也即实际存在着的事物自身。自然科学真理即这种认识的典型。 价值认识的特征则在于它评价事物和现象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其对象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这种关系作为认识对象,一方面它同认识主体一起构成价值认识系统,成为该认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另一方面,它又自成系统,本身也是由价值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所构成。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学实在性的逻辑构变刘啸霆一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掌握现实世界的科学,发展到今天,其实在性的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数学认识的客体而言也已至少分化为三个层级:作为初级认识客体而外在于人的现实世界的量及其关系(称客体Ⅰ),作为纯数学对象的思想事物(称客...  相似文献   

14.
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的反映关系。认识主体认识或反映客体,从实质上说,是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以便使客体成为主体观念中的内容。在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即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语言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我认知是行为主体对作为具有客体属性的主体的认知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活动。主体实行自我认知和评价过程中首先是对价值客体评价结构的建构,即主体对其评价的价值客体和参照客体信息的认识和把握。交往沟通是主体间互换信息的重要纽带,主体问互动的完成有赖于人类社会实践组织基础上以具有抽象性语言符号作为主体间交往沟通媒介的交流方式的抽象性沟通和直接的社会情境活动中的情境下的沟通方式。反射性评价意谓主体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社会实践中以其所知觉到的他人对我所作出的反映强烈或微小的反应,以及自我在社会实践中的活动内容及其状况经他人评价后反馈至自我而使主体自我意识与其自身状况及活动内容意识直接同一来评价和认知自我。主体在与他人比较过程中应摒弃上行或下行层次的比较而应在一个特定的维度上(主体间相似性的基础和属性,比较维度平均数大致相当)进行相关属性相似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社会预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认识,它是认识主体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提到,“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①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反映能力,但它更深层次的机制是创造。认识的创造本质是人的意识根据主体的需求,综合来自客观现实的内容,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结果和前景的能力。社会预见突出地表现出认识的创造本质,它研究社会客体的现在状态,充分发挥思维超越事物进程的能力和预示未来的能力,获取对社会客体未来状态的认识。创造力的本质是基于客体属性的揭示和主体需要的满足两者的交互作用。这就为我们从事实确认和价值评价角度探讨社会预见及其认识论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认识中有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之分。 科学认识,是主体以反映客体本身为目标,从客体本身反映客体,这种认识要求正确地把握客体及规律,要努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不要附加任何外来成份。科学认识的结果有正确的和错误之分。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都没有阶级性。 价值认识是主体把自身需要作为标准,是从主体需要,来认识客体,来根据科学认识揭示的客体属性及规律对其作出价值评价。它是以主体需要为出发点的,依赖于主观因素。在阶级社会中,同一客体对利益根本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价值认识完全以阶级利益和意志为转移,为特定阶  相似文献   

18.
思维模式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理性积淀物。一般说来,任何民族的思维模式所内含的思维要素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构,其中认知以客体、主客体存在关系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意识与对象客体的符合关系;后三者则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选择,情感和审美的体验为基础,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关系。主体依据一定的内在机制及其方法论原则,把认知和评价耦合联动起来,编织出一  相似文献   

19.
张元  李洁 《理论界》2012,(7):104-106
自我认知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科学地构建由主体自身各种认识和评价能力要素所组成的主体的自我认知结构,突出地表现在确立认知目的、认知视角、认知视域和认知标准等方面。通过自我的内在的自知意识对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省思,通过获取他人对我的评价信息进行上行和下行层次的比较以及社会化中的自我角色的定位来实现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20.
文学价值评价是文学接受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基础来衡量客体意义的一种认知活动,这里所说的客体指文学作品及其相关联的创作活动,以及其它一切足以成为评价对象的文学现象.这种认知活动,本质上是主体对文学价值本身即文学作品或其它文学现象所蕴涵的价值事实的反映.接受主体在反复认知、反映文学价值的过程中必然形成对文学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