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新闻相对平面新闻有声音的优势,所以在做现场报道时,可以更为真切地报道新闻事件。这种报道形式最能发挥广播出声的优势,充分体现广播的特点,是增强广播新闻现场感的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作者就如何加强广播现场新闻的现场感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钱铁飞 《当代秘书》2003,(10):27-29,42
《每日新闻》全面体现了信息的分享性,时效性、浓缩性、传递性特征。领导、职工与秘书人员共享,这是分享性;以事实为中心并且刊登及时,这是时效性;每天花5分钟看看《每日新闻》,就能了解全厂的重要动态和信息,说明《每日新闻》  相似文献   

3.
王喜成 《经营管理者》2013,(32):335-335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的发展,广播媒体再一次焕发了精神和活力,在传媒领域得到振兴和崛起。县级广播节目中如何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听率,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成为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梅  刘冲 《管理科学文摘》2009,(20):139-139
本文认为数字时代的广播新闻编辑学教育应树立四种视角:国际视角、国内省内视角、理论视角及业务视角。本丈试图为广播新闻编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改革找到一个准确定位,以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广播报道,如何拓宽广播记者的视野,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广播记者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要了解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写好广播稿,广播记者要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湖北广播事业自1949年建国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史,如何把湖北广播新闻工作者60年的积淀变成有价值的知识资产,管理起来并经营出去,同样决定了湖北广播事业未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进行了不  相似文献   

8.
李彬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102-103
国际新闻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种无法阻挡的历史大趋势,它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内容越来越多样,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素有重视对外宣传的传统,对于跨丈化的传播缺少研究和实践。笔者结合我国国际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的误区探讨其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奕懿 《决策探索》2011,(18):69-69
科技的发展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口口相传到文字印刷,再到广播与电视的发展,每一次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安全播出的重要性(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重要性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器件的快速发展,广播技术同样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发射机在不断更新换代,数字化、固态化被中波广播发射机所应用,无线电广播在人民生活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新闻、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以及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不断推出的以"新、近、快、活、短"为主攻目标的改革,对电视媒体新闻栏目已经构成强烈的冲击,因此地方电视媒体时政新闻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如何激起群众关注时政新闻的热情,让他们感到时政新闻与他们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闻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新闻教育也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与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专业毕业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媒体需要,新闻专业就业率下降等众多问题已成为新闻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也为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朱燕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378-379
民生新闻产生以来,由于与我党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有所契合,在传媒界迅速发展。从报纸到电视、广播甚至各大网站都开辟了相关专栏或者相关节目,“民生新闻”的热度发展到极致。但是,随着民生新闻同质化、低俗化趋势的蔓延,民生新闻的采写失败也越来越受指责。如何使采写的新闻题材摆脱同质化和低俗化、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已经成为制约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在新闻题材的采写中,正确的事实认知心理是保证取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同广播电视报历史上的股份制实践说明,对于规模较小或者经营不善的报刊实行股份制改造,不论从意识形态上的党管新闻,还是从市场法规以及经营操作上来说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媒体的推广,人们对了解事件发生的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则新闻能否准确地,高效地、及时地被大众所获悉是媒体工作者所需要关心的问题。电视台采编人员的工作技能对新闻传播的高效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采编人员的工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电视台采编人员的工作实质、采编工作的缺陷以及采编人员的工作技巧的提高三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正处在法制不断完善的时期,广播电视的法制节目是最受大众喜爱的内容不之一,但新闻舆论监督在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同时,因新闻从业人员自身法治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一些新闻报道内容与法制精神相悖。以下本人就如何做好广播法制节目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于茜 《决策与信息》2008,(11):143-143
媒体运用直播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具有形象直观,动感强,时效性强的优势。受众可以从直播中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状况,然而直播中所选用的镜头和画面组合等技术往往会影响受众信息的获得量。直播中受众能感受到多少真实度,本文将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士生 《决策探索》2014,(14):64-6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急需补充大量的新生力量,许多地方高校相继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但人才培养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地方传媒事业发展的需要。且不说目前地方电台、电视台、网站紧缺主持人、广告策划人和采编人才,就连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记者也是会写文字稿的多,不会使用同期声、不敢出镜、难以驾驭现场报道的情况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记者逐渐使用数码相机,提高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还存在很大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本文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从加强档案管理重视、加强档案管理宣传、培训档案管理能力、做好照片分类处理和增加归档的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的相同点 从广义上讲,政务信息和新闻都属于信息.新闻学由来已久,对新闻的概念新闻学界也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新奇的事实的报道.我国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是从 1984年开始逐步开展起来的,而政务信息概念的提出则是近些年的事,因此它的定义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政务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具有指导性.政务信息追求信息价值,新闻追求新闻价值,有的时候两者是相通的.比如国家最新做出的一些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的决定,政务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通过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泛的群众知情,而这些指导性的意见通过政务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基层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