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基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的事实,要在这样的区域内寻求金融调整与优化的高效进行就必须要克服这一非均衡性.而这种非均衡性的克服要依靠区域内各国进行金融合作.根据广义梯度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将泛北部湾经济区各成员国划分为高梯度、中梯度和低梯度国家三个层次.泛北部湾经济区金融结构的优化,应该明确区域金融合作目标与各国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的供给领先需求跟随型金融结构的短期目标,建立市场主导的需求领先供给跟随型金融结构的中期目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合作保障促进体系的长期目标.应建立健全金融产业协调机制,协调金融产业发展;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协调机制,协调金融市场发展;建立区域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确保区域内金融安全、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越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中越金融合作深化还存在一些机制障碍。对此,应提升两国政府间金融合作层次,促使银行业成为双边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的主要实体,依托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推进务实合作,完善以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双边汇率形成机制,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试点,积极研究实现中越国际收支平衡的方式。广西也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对越金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定址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成,广西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枢纽,广西的区住优势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拥有18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建立,将为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探讨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与发展,既关系到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又关系到广西能否成为中国打开东盟的国际旅游大通道,实现旅游强省、建设富裕广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广西法律高校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其可以充当知识服务者、理论先导者、文化融合者的角色。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法律高校应加强对东盟国家法律制度的研究,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法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法律人才,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发展的进程为中国高校与东盟高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两地高等教育的合作,提出两地之间高等教育在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合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的模式、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时,也日益感受到气候变化造成的沉重压力.加强气候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的刻不容缓的大事.双方在气候合作上已取得一些成效.在今后的合作中,必须正视制约双方合作的不利因素,探索一条符合地区实情的合作道路,创造一个"绿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调整台湾的产业结构,2009年3-5月,台湾当局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六大新兴产业表现为向服务业倾斜、相互关联性强、主要依托大陆市场的特点.两岸应该借此合作制造新兴产业产品推广到全世界,合作开拓大陆市场,创立品牌;应开放资本合作发展新兴产业;研发合作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共同制定产业标准,并努力使其上升为全球标准.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十年发展的中国B股市场,目前面临三个问题市场定位、系统风险和涉外监管.B股市场目前仍具有独立存在运行的价值.随着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条件下,最终将实现A、B股市场的自然合并.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洗钱破坏市场秩序,阻碍经济增长.对此,为减少影响反洗钱区域合作的制约性因素,奠定建立区域性反洗钱合作机制的基础,应参照反洗钱国际标准和国际公约,制定区域性反洗钱法律文件.具体应列举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类型,并规定这类上游犯罪不受双重犯罪原则的制约;界定资助恐怖主义,将资助恐怖主义定为洗钱的上游犯罪;规定洗钱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法律实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的桥梁是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状况表明,制约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是CAFTA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制度安排的缺失。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国-东盟汇率协调机制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