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阳春市青少年活动中,笔者见到了古筝老师梁暖。她那优雅的气质,处处透着一股灵动的音乐细胞。她的手修长而精致,每当这一双手跳跃在古筝的琴弦之上,马上就散发出曲调悠扬、意蕴深远的美妙音响。12年前,梁暖  相似文献   

2.
古筝从最早的“五弦筑身”发展至今,并受各界人士喜爱,其生命力在于它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分析了古筝改革的历程,将新筝与古筝进行了对比,认为从古筝基础上改革来的新筝适应了古筝艺术的发展潮流,它的诞生是古筝改革的成功典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映雪从十二岁开始在少年宫学古筝,几年前毅然转身投入古琴的世界中,弃古筝而学自己心目中更悠远更深邃的古琴。不认识她之前,我以为学古琴的女孩必然也是古色古香的,了解之后,在她典雅气质的背后,也有女孩活泼爽朗、热情洋溢的一面,她平时可是走在潮流前面的人,虽然可以几天不出,闭门弹琴,却可喜欢跟朋友去逛街了,任何时尚的衣着服饰都逃不过她的法眼,也难怪她在最喜欢的运动那一栏写上“逛街”了。这个是跟纯净水一样纯净的女孩,在她的身上,几乎看不到世俗的东西,她在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弹弹琴,喝喝茶,她也很好客,客人在的时候,听她演奏,喝她泡的茶。要知道她对茶道可是很有研究的,她收藏的茶壶有十余把之多,每一把壶她都清楚地记得它们的来历,而且还根据每把壶的泥质、造型、颜色,让每把壶都发挥出不同的功能。如此惬意的生活当然也得益于相爱的老公给她创造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她跑去厦门、北京等地找名家学艺,进步很快。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目前高等师范学院古筝选修课的教学情况,阐释了高等师范学院古筝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等师范学院古筝选修课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韩旭 《北京纪事》2013,(7):51-53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祟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这篇《筝赋》乃汉魏时期建安七子阮璃所作,但道这筝的种种好处,赞筝为众乐之冠,其声合乎天地。第一次见到张晓红老师,便让我觉得阮璃当年所赋绝非虚言。张老师谈吐温雅、待人谦和,于喧嚣浮躁的大世界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委婉不失率真,平易而不平凡。想到张老师与古筝为伴三十余年,古筝一定给予了她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6.
高英 《宿州学院学报》2014,(3):70-74,126
以古筝独奏曲《春到湘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曲的创作背景,比较了原作与古筝移植后的异同。从曲式、技巧和演奏心得,移植作品对古筝艺术发展的贡献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对其音乐形态、演奏技巧特点及演奏中作品情绪把握进行分析和研究,归纳了古筝演奏新技法对传统技法的传承轨迹与发展途径。从中发掘古筝与其他器乐作品相互融合渗透的交叉点,探讨作品移植时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晚来俏古筝     
《新天地》2007,(1)
姨妈已近60,退休在家好几年,可她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知天命”,老了老了还赶了个时髦——学乐器,而且学的是繁弦类乐器古筝。姨妈报名参加了青年古筝培训班。那一天,当姨妈身着一件大红的高领毛衣走进教室的时候,班里30多个年轻姑娘不得不惊叹: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时尚老太?对这件事,有不少人劝她:年  相似文献   

8.
那时常静8岁,在成都少年宫学唱歌。这个小小的丫头无比执拗骄傲地从不跟小朋友一起说抑扬顿挫的四川话,她宇正腔圆,吐出来的是一口地道北京普通话。那时常静并不喜欢唱歌,只是觉得懂事乖巧的女孩,都应该有一门拿得出去的“手艺”,所以选来选去选了学唱歌。她的歌唱得很好,却从不愿意独唱,常静最喜欢的是报幕,她贪恋小小的自己站在大大的舞台中央,俯视“群臣”高声朗诵的感觉,算少年宫里的低调人物,有些许的骄傲和小另类。四川音乐学院送给少年宫两架古筝,老师们要挑两个孩子去学习,那时的古筝在孩子们眼中多么稀罕庞大吧,少年宫没有一个孩子见过古筝。原本要选两个人的,但老师最后只选了常静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海丽觉得自己以前是太过善良了,善良得像傻瓜一样,所以,秦思格和吴小玉才如此拿捏住她,才如此不把她的颜面、态度当回事儿,当成空气一样。  相似文献   

10.
在暑假期间,我报名参加了一次古筝比赛。比赛这天上午,我和妈妈来到绍兴群艺馆,走进多功能大厅,远远就看到“古筝比赛”几个醒目的大字。往下一看,我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声:“哇!”大厅里座无虚席,满是比赛的选手和陪同的家长。我和妈妈赶紧找了座位坐下来,等待古筝比赛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乐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其中,古筝被人们公认为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一大瑰宝。近几年,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古筝已经成为雅俗共赏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同时它也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一种典型代表乐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提高古筝教学。  相似文献   

12.
她像所有的女子一样。有小小的任性,小小的歇斯底里,还有小小的渴求,及小小的对幸福的憧憬。我能做的,就是像疼女儿一样疼她。虽然,她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尽阐述了古筝艺术规范化的重要意义,着重探讨了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古筝演奏艺术不规范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新年伊始,旅美中困民乐演奏家张华入选2008年至2009年度《全球华人风云榜》和《杰出奖》,这是由全球两百多家主流新闻媒体、三百余家华商企业及百万华商会员共同投票评选的。获奖者都是各行各业的全球华人精英人物。张华在美国旧金山湾区从事古筝琵琶的演奏和教学。她曾多次到过亚洲、欧洲、美洲等地演出,她的演奏受到音乐界专家和海内外观众广泛肯定,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5.
陈火根 《社区》2011,(12):19-20
有一位特殊的女人,她从小失去双亲,还失去了双腿,她上班没有任何报酬,却每天像正式员工一样忠于职守;她没有双腿,却用一对板凳走出了一条美丽的人生之路。她用博大的爱滋润了138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地域辽阔,各民族在此聚居,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由此产生了既有相同之处又风格迥异的民歌器乐作品。其中具有共同点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当属雅托克、伽仰琴和古筝。雅托克、伽仰琴、古筝都归属于弹拨乐器,在“筝”的范畴,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国家,在外形、定弦法、演奏技巧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就雅托克与伽倻琴和古筝的异同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7.
她叫舒晴,1年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妈妈;1年之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首位分手师,并将电影《非诚勿扰2》的“离婚典礼”搬入了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王晶晶 《社区》2013,(1):62-63
26年前她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女婴,没有名字,没人知道她的生日和来历。她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而是选择留在福利院守护另一个孤独的生命。这位受她照顾的“爷爷”,就是当年为她起名字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记事起,我对她最深的记忆,是骂。早上起来一推开门,她的骂就开始了,骂爹,骂娘,骂我们姊妹几个,骂院里的猪狗鸡鸭,反正家里没有一样事是让她顺心的。  相似文献   

20.
古筝,作为我国古典民族乐器百花园当中的一枝艳丽奇葩,因其优美动听的声音以及丰富深刻的表现力而广受世人喜爱,古筝学习者的队伍得到了空前的扩充,古筝艺术由此而焕发新生。然而,长久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流派分割以及技法差异较大地阻碍着古筝艺术形成独立而完整的规范体系,古筝艺术的发展、普及、壮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文章从古筝指法规范化问题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指法规范性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