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代是中国图书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由于明初朱无璋实行体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为明代的图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加上统治者对图书事业的重视,市民阶层与一般民众对图书的大量需求,都使明代的图书事业进入了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发展的高峰。以下试就明代的官府藏书及其利用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皇室贵族和封建官僚们逐渐抛弃了“重农抑商”的老传统,争相参与商业活动,到明中后期形成了“无官不贾”的局面。明代皇商官商的出现,是明代经济史的一个重要问题。明代皇商官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它们有何特点?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本文就此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代以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态内部滋长着一种自我否定的因素,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股批判思潮。这种称为“经世致用”实学的新思潮,于明代中叶后已明显形成,明清之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在清代中叶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束了。这种实学思潮与资本主义萌芽相联系,具有对封建社会的一切旧事物的批判精神。实学经历了自己的发展过程,即“明道致用”、“经世致用”以及“体用一致”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 明中叶嘉靖、万曆之后,由于商品經济的異常活躍,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已經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明代高度發展起來的生產力,經过落后滿族的入侵和征服,遭受到極其嚴重的摧殘和破坏。人們所得到的东西是不会輕易失去的。落后的滿族在統治全中國之后,不僅不能用政治上的强力來消滅明代高度發展起來的先進生產力,恰与此相反,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般的抗清斗爭威逼之下,为了巩固和穩定其統治政权、緩和种族矛盾,曾采取了一些發展社会经济,向劳动人民讓步的措施,对生產力的恢复和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到康熙之后雍、乾、嘉、道时期,中國社会經济又复出現異常繁荣的景象,明代產生与發展起來的资本主义萌芽,經过一度破坏之后,不僅有所恢复,且有扶  相似文献   

5.
明代因袭元制,对手工业工匠实行匠籍制度。清初明令废除匠籍制度,实是一大改革,这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兹据史料对清代匠籍制度废除经过作一考述,以供研究清史者参考。有人认为:“清初继承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征之史籍记载,并不尽然。这个问题得先从明制谈起,明代匠籍制度是封建国家束缚手工业者人身自由的枷锁,它表现为手工业者对封建国家政治上的人身依附和经济上的被奴役状态。当时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他们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洪武二年,明政府下令:“凡军、民、医、匠、阴  相似文献   

6.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华资机器缫丝业正是在这个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首先出现在广州,而后发展到上海、浙江等地,它的发展标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中國资本主义萌芽問題,引起了史学家的廣泛注意。很多史学工作者,在不同角度与程度上,探討了这一問題。由于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有关基本問題作出了結論。可是,迄止目前,仍有些重要的具体問題没有得到解决。有关明代絲織業的某些問题就是其中之一。就目前發表的有关論著來看,对明代絲織業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存在,并有相当程度的發展,都作了肯定的答复;但对这一萌芽究竟是在怎样的生產力的基礎上產生的,却不会有过令人信服的說明。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想单就尚钺同志“中国历史纲要”第六章中所提及的几个经济问题表示一点意见: 尚钺同志这书的第六章是专论明代以及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历史情况的。就中国的封建时期历史来说,这实在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这时代的历史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的历史。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期”,就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萌芽”并且发展起来,终於否定了固有的封建社会,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我们中国则不同,中国在封建社会後期虽然也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这种“萌芽”发展得很缓慢,以致一直到外国资本侵入以前,中国还并未能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从外国资本侵入後才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为什麽中国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和《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两篇拟话本小说中,可具体感受到明代后期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如蒋兴哥、朱八朝奉对土地、经商的有别于传统观念的价值取向;王三巧的悲欢离合所揭示的礼教对妇女禁锢的松动;及由金团头这类人物所反映的随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等等。而一味追逐功名利碌的金玉奴则又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主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所谓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指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资本主义还没有孕育成熟的时候萌生的资本主义关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
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朱子彦从明代中叶开始,江南地区农业与手工业中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它在当时的整个封建经济中尚不占主导地位,但仍对封建的小农经济起了冲击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代江南农业中的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主要表现为江南地...  相似文献   

12.
简论李开先思想的变化与文艺观的创新李献芳明代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新旧思想交替嬗变时期。一方面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显示出他的腐败性;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王学左派的兴起,使程朱理学失去了维系人心的作用,启迪了人们的叛逆精神。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试论明清之际商人的伦理道德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明清之际商人的伦理道德精神高建立十六世纪,中国商人已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时代。由于晚明以来资本主义的萌芽,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使得商业发展成为当时一个十分显著的社会现象,再加之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传统四民观发生了更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后期文士与商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足自给的小农生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因而商业不发达,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而居“四民”之末。封建士大夫自鸣清高,瞧不起商人,鄙视经商活动,以为交易市场乃是尔虞我诈、嗜腥逐膻的肮脏地方,在士大夫和工商阶层之间横隔着一条很深的历史鸿沟。唯自明代嘉靖中叶以来,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论明中期以后的海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期以后,海禁政策日渐松弛,私人海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隆庆元年部分解除海禁以后,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白银大量地流入中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国内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原因,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此期间,海外贸易的发展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生、成长几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晚明至清中叶,有一批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在长江流域(主要在中下游)传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利玛窦。耶稣会士们通过信函、日记、工作汇报等文字形式,向欧洲送去了有关中国和各种信息。长江中下游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晚明资本主义萌芽就产生于此。在耶稣会士的文化视野里,长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经济发达的文化圈。他们关于这一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物质生活、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的记载,为16至18世纪的欧洲了解中国开启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商品经济曾多次冲击过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又一次冲破封建束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时代进步的一种趋势,在有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尽管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但从明中叶以后直到清代前期,这种社会进步的趋势一直在缓慢地发展着。此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方式尤其是对社会风尚的影响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深刻而普遍。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生活的明末清初,正当我国封建制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民革命的风雷使封建政权一度崩裂;而以清代明的王朝更迭,又使旧制度得以延续,新经济和新思想遭到窒压,“死的拖住活的”,形成一个历史的洄流。这一切,铸造了王夫之哲学思想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贽(1527——1602),原名裁贽,号卓吾,又号宏甫。泉州晋江人。是明代进步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和美学家。明代后期,中国封建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层开始扩大,旧的观念和意识发生动摇。李贽的美学思想,正是反映了这一社会时代的审美要求,具有人文主义的进步色彩,突破了封建正统美学的束缚,表现了新美学观的启蒙和发端。李贽的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是  相似文献   

20.
<正> 王船山的诗歌美学理论,同他的哲学理论一样,在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早期启蒙思想的光辉,同时也笼罩着一层儒家正统思想的阴影。这表现在他对晚明进步文学运动所作的偏激的批评上,更集中表现在他对竟陵钟、谭所作的否定性批评上。竟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出现的一个进步文学流派。钟伯敬、谭友夏是竟陵派的创始人。他们继承公安袁中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进步文学主张,继续反对明代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