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相关规划设计理论还较为缺乏,不成系统.本文通过阐述城市公路对外客运枢纽外部交通组织的特征,提出其设计原则,归纳总结了外部交通组织设计的若干模式,以期为城市公路对外客运枢纽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喻勇兵 《城市》2010,(11):25-28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型行业。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是对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的举措,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枫鸣 《城市》2007,(6):41-43
一、概述 根据天津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未来天津市公共交通将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为主,以出租车交通为补充,线网等级清晰、枢纽换乘便捷、运营管理高效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其中轨道线网将形成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多层次组成的放射式线网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要求适度超前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引领与支撑,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交通运输部的组建实现了城区公交、城乡班线客运由统一部门管理,为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市与区县之间的配合协作,统筹协调城乡客运提供了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2021年国家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出台的又一重大举措。昆山地处长三角区域核心位置,作为全国百强县首位城市,面对这一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全面总结现状沪昆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短板和面临挑战,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新格局角度加强沪昆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统提出发展思路和相应对策措施,为昆山放大沪苏同城第一站效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市提供坚强交通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规划中设置的各个城市对外公路客运交通换乘枢纽建成后,人们对其使用后的满意程度如何,使用后的评价如何尚有待商榷。本文以使用后评价(POE)理论为立足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深入调研分析了重庆四公里交通换乘枢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评价其站内空间,找出建成后枢纽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同类型建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在构建安全、 便捷、高效、 绿色、 智能、 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程中,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典范,拼车模式既符合京津冀低碳出行、 智能交通的战略发展理念,也具有疏导北京等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满足民众出行刚需,衔接和补充公共交通空白区域,服务双城甚至多城生活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汽车数量不断攀升,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就为我们解决现代社会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文章主要介绍了蚁群算法,并分析了蚁群算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钰  任思思 《城市》2012,(6):74-76
交通系统之于城市如血液系统之于人体,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交通系统的支撑,城市交通问题复杂,不良的交通环境和交通污染排放会导致更多的城市社会问题.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正处于辉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发展必然带来能源的高消耗,其中交通运输业占了很大比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高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路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客运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阐述公交一体化的内涵,分析城、乡公共交通,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进行探讨,并以嘉兴市为例介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