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抗战初期,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和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督察专员范筑先亲密合作共同开辟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其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引和精心组织、范筑先将军坚持团结进步无私延揽人才,在鲁西北汇集了数千上万的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知识青年。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脱下长衫,深入鲁西北广大农村,发动、组织群众抗战,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中共鲁西北党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并积极改造各种武装,和抗日老人范筑先团结合作,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建制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  相似文献   

3.
1938年11月15日,鲁西北政治、军事中心——聊城失陷了,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为国捐躯,鲁西北的抗战力量开始分化,有的投靠了国民党顽固派,有的投降了日本帝国主义,有的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有的被日寇、会道门冲垮溃散了,蓬勃发展的鲁西北抗战局面遭受挫折。为了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吸引其他抗日武装,共同对付日伪顽会匪的猖狂进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于1939年1月14日在馆陶县成立了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由中共鲁西特委领导,坚持鲁西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这支劲旅成为巩固、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力量。现就其历史作用简论地要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国民党顽固派插足鲁西北正当鲁四北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在山东以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不顾中华民族利益,顽固地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沈鸿烈从鲁西南来到鲁西北,挟其地位插足鲁西北,从秘密到公开阴谋分裂范筑先将军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关系。他疯狂反共,制造磨擦,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破坏日益加剧。鲁西北共产党人为坚持独立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六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团结一切力量,发动全民抗日,在西安市七贤庄设立了红军联络处。一九三七年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当时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除了供应前后方的物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爱国青年,护送他们到革命圣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外,主要是不断地揭露和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亲日反共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活动,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方面进步力量共同抗日。另外,也大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党中央和毛主席  相似文献   

6.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政治实体。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带动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使之从根本上有别于中国整体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而且也与国民党统治区迟滞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抗日根据地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由各种新的因素的不断累积而成,其中文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文化建设作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新旧社会递嬗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常斌强 《中华魂》2017,(1):61-63
陕甘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正处于中国革命最黑暗的低潮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在西北擎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发动和带领广大群众,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形成陕甘苏区,成为国内二次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它为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又是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闻名中外的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为进一步推进和扩大鲁西北的抗战局面,中共鲁西北党组织大力发展了爱国教育事业,尤其突出的是发展了成人教育,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创造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938年5月,聊城政治工作扩大会议后,第六区政治部立即创办了山东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范筑先兼任校长,共产党员张郁光、齐燕铭、周子明分别任副校长、教务长、训育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一方面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回湖南恢复党的各级组织,另一方面十分关注湖南战局的变化,对国民党政府坚持湖南抗战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先后派遣新四军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到湖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中共湖南各地党组织积极参加和领导湖南人民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建立抗日救亡团体,为坚持湖南抗战起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各地党组织组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为湖南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源流》2015,(3):26
外营围楼系"外营惨案"旧址,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原名外营村),为该村村民集资于1919年建成,通高5层12米,长20米,宽约16米,四面墙壁用河卵石垒砌、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1945年8月1日,国民党第七战区187师与始兴县地方武装共2000多人,联合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外营村。驻村的始兴人民抗日武装风度大  相似文献   

11.
河南抗日根据地 主要创建领导人:王树声、戴季英、皮定钧、徐子荣等。 创建时间:1944年。 区域位置:河南西部嵩山、箕山地区和陇海路新安、渑池段南北地区二十个县。 军队:豫西抗日独立第一、第二支队,豫西抗日游击第三、第四支队。 创建及发展概况:1944年春,日寇为了打通从北平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摧毁国民党政府为美军提供的空军基地,向国民党战场豫湘桂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4月,日寇由豫北、晋南大举进攻河南,国民党汤恩伯、胡宗南等指挥的四十万大军不战而  相似文献   

12.
浅论右江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根据党中央指示,利用蒋桂战争后广西的有利形势,举行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右江根据地创建后,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立即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右江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是在异常复杂、尖锐、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1月15日,是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和聊城战役抗战烈士殉国五十周年纪念日。在抗日战争初期,驻鲁西北聊城的国民党政府山东省第六专区专员爱国将军范筑先与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1937年11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范筑先拒绝了韩复榘的南逃命令,重返聊城,坚持抗战,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组建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华中抗日根据地救亡歌曲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0年底,何士德、章枚、孟波、贺绿汀、沈亚威等著名音乐工作者先后到达华中抗日根据地。他们积极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用战斗的歌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励民众团结抗日,对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寇起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队,高举民族解放、团结抗日的旗帜,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五指山脉一带山区,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最后的可靠根据地”的指示,实事求是按照海南岛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作出了先在琼文等平原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条件逐步进入山区,创建五指山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通过滥发日伪币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掠夺。为了建立抗币的本币市场,各抗日根据地和政府采取了政治上加强宣传、行政上制定法令和经济上迂回驱逐等手段驱逐日伪币。抗日根据地政府和银行驱逐日伪货币的斗争稳定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研究抗日根据地的对日货币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党扛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大旗,在国民党一溃千里、丧师失地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创建根据地,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游击战争。至一九四○年底,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由抗战初期的四万人发展到五十万人;抗日根据地由一块发展到十五块。民族革命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  相似文献   

19.
<正>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把商业贸易置于重要地位,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商业政策,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发展。 1938年5月,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商业政策的原则。他说:“游击战争根据地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20.
华中抗日根据地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维护国共合作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一方面主动寻求与国民党当局的合作,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政治上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政治阴谋,在军事上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在争取中间派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统一战线政策和群众路线的统一。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在争取伪军工作中,成功运用了“两面派”策略这一特殊的、独创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办法,展现出高度的政治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