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赣鄱大地     
近日,在国家民政部的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上,吉安市2个单位、2名个人、4个敬老院受到表彰.吉安市民政局和万安县民政局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新蔡县以开展创建“文明敬老院”活动为载体,采取宣传发动、典型带动、部门联动、责任启动、培训推动、奖惩拉动等措施,使全县23所乡镇敬老院实现了食宿宾馆化、服务系列化、院落园林化、管理科学化。主要做法是:在每年的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把创建文明敬老院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民政业务目标之中,广泛宣传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办法》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把五保供养粮款纳入乡镇附税解决。在全县重点培育、树立了7所乡镇敬老院和10名优秀民政所长、敬老院院长、优秀服务员,并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或  相似文献   

3.
近日,江西省万安县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在救助对象范围、病种、标准等方面做了调整和提高。一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对象封顶线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8万元;城乡低保对象、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救济对象、“优抚四类对象”封顶线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5万元,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6日,湖北新洲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办主任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专项清理调查工作。会议要求各街镇场区民政办: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切领会五保对象专项调查清理工作对解决五保对象民生、促进和谐稳定、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的决定,结合泗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取消农业税附加后的五保供养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县民政局在协同有关部门制定2004年五保供养标准和筹集五保供养款办法的同时,要求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五保供养对象进行排查和登记造册,详细了解五保供养对象的身体状况、居住和日常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7.
五十载,雏梦初现1956年初,中国第一所农村敬老院落成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长久村,3间泥草房、3名服务员、11位入住村民,开启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先河。同年6月,新中国第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58年底,全国农村享受五保待遇的对象达519万人。1961年,内务部规范了敬老院"自愿参加、勤俭办院、民主管理"的原则。文革期间,五保工作受到冲击,全国敬老院仅7 175所,收养人员10万余人。1982年至1983年底,经全面普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95,01万人,90%以上享受了五保供养和社会救济政策。1994年,第一部有关农村社会救助的专门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江西省万安县逐步解决农村敬老院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问题,建立新型五保供养体制和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村五保供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中央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我们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形成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政工作中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江西省民政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着力推进思路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破解工作难题,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城市低保分类指导,使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得以完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今年江西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会上,厅长出题,来自各设区市、县(市、区)的民政部门领导,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研讨。限于篇幅,本刊摘登部分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从3月8日召开的江西地市民政局长会上获悉,江西省民政厅为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和全省第二十次民政会议精神,提出了在全面完成各项民政工作任务的同时,争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上新台阶,互助储金会工作上新台阶,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工作上新台阶,全面铺开城市社区服务工作95民政工作新举措,这一新举措,归纳起来,就是“三个上新台阶,一个全面铺开”,民政厅长傅敏先就此专门讲了几点意见。(一)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新台阶傅敏先厅长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新台阶,主要是指积累保险金的数额要上规模,管理要  相似文献   

11.
在12月1日召开的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上,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社会救助管理局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安源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精神要求,狠抓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12.
强化政府责任 改进农村五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必须对现行五保供养政策进行大的调整,要有新思路、新观念,要从中国农村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明确并强化政府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的责任,同时要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8日至9日上午,江西省在南昌召开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会议传达200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04年全省民政工作,部署2005年民政工作任务,表彰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各设区市民政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省长助理熊盛文到会讲话,省民政厅厅长罗筱玉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2005年江西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民政干部能力建设为主线;抓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和社会事务管理改革;加强双拥优抚工作、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水库移民工作和老龄工作。会议要求,做好2005年民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谋求城乡民政工作的协调发展,努力实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加强民政系统的自身能力建设,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今后五保敬老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坚持“以集体供养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的原则,深化改革,分类指导,加强管理服务,力争九五期间五保敬老院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4,(5):54-54
在湖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上,省民政厅透露:湖南已将城市因患艾滋病而致困群众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农村则参照“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方式进行救助。 目前,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截止2003年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41例,其中病人115例,感染人数居全国第12位,发病人数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民政民生工程实施效果,2011年度宿州市蛹桥区多措并举,强化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建设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一是出台《蛹桥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细则》;二是制定《蛹桥区农村敬老院管理规章制度》;三是民政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敬老院建成床位利用率的紧急通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四是提高补助标准,保障生活质量;五是缩短了农村五保对象生活补助和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费用的发放周期。  相似文献   

17.
在政策层面上,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先后制定了《淮北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办法》,明确救助对象、救助范围、资金来源、发放要求、部门职责等;出台了《淮北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1,(1):59-61
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在江西召开2011年12月1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在江西省丰城市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农村五保供养事业成果经验,对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社会福利》2012,(9):54-54
严格审批程序。按照灵政办发[2012]4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行规范运作,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核查、民主评议、村级范围内公示;乡镇审核、符合条件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进行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发给由民政部统一印制的《农村五保供养证》。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份,江西省民政厅傅敏先厅长率员先后到萍乡、宜春、新余三地市检查民政工作,他认真听取了各地(市)、县、区民政工作汇报,深入福利院、敬老院、灾民新村、特困户家中,实地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并对如何做好当前的民政工作提出了要求。在谈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