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李凤 《领导之友》2014,(5):17-18
正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领导干部的考察对象。新《条例》的出台让那些欲走入"裸官"队伍的官员重新考量,让那些想后顾无忧的"裸官"必然开始对自己的前途  相似文献   

2.
裸官的末路     
正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对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入考察对象。这是目前中央层面治理"裸官"最严厉的管控措施,意味着今后"裸官"基本上升迁无望。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16-17
正今年来,广东省下狠手整治"裸官"现象,对推动官场治理和提升反腐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裸官"挨治,不是广州地区的政治表现,而是个风向标,是政府反腐决心的体现,"裸官治理"势在必行。裸官,是指那些把妻子和儿女都迁居到国外,钱也带到国外,而自己一个人留在国内的官员。裸体官员的出现,反映出贪官风险意识的增强,这和反腐败力度的逐渐加大成正比,裸官治理实则与中国反腐规划的进程互相映照、息息相关。2014年1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强力治理"裸官",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裸官",是指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和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移居国(境)外",是指获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今年2月起,广东、福建等10省份已陆续启动裸官数量摸底。其中,广  相似文献   

5.
据《人民日报》消息,根据中央决策部署,2014年,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裸官”的管理监督。截至目前,结合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全国共有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报告了配偶或者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情况;对近千名在限入性岗位任职且配偶或子女不愿意放弃移居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了岗位调整。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 2008年7月,周蓬安写下题为《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的博文,率先提出了“裸官”概念,一时间“裸官”成为社会热门的话题,至今不衰。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该消息被媒体解读为中纪委要重点监管所谓的“裸官”。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有关"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的话题成了社会热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刊文称: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从中纪委此文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的改革要求将会逐渐落地。  相似文献   

8.
裸官     
<正>裸体官员的简称,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国(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2008年7月3日晚,周蓬安写下题为《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博文,率先提出了"裸官"概念,限制"裸官"是深圳市委市政府2009年11月25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裸官”现象暗流涌动。一些官员当其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之时,将妻儿全部移民海外。事实证明,有的同时将腐败所得转移出境,又为自己东窗事发留好后路。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两大规定剑指“裸官”,传递出强烈的反贪信号。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10,(11):42-46
近日,多家媒体在报道《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时,不约而同地把“新闻点”放在其中的一条规定上——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官员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的班子成员。这条规定被媒体形象地解读为“裸官禁任正职”.一经报道即吸引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这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进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精神,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还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实施细则,用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用人失察的问题比较突出。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加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既赋予了党组织更大的权重,也赋予了其更大的责任。有权就有责,失责要追究。建立识人察人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环节的责任主体,追责的具体情形、方式方法等,是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基本遵循选人用人。首先,要领会精神实质。《条例》全面贯彻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有效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着力应对干部选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将"裸官""跑官""病官"彻底从干部选拔任用剔除出去,这是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中释放出的明确信号。新《条例》明确提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是德才兼备,并且要以德为先,要突出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行为操守。突出考察政治品质德行操守在2002年《干部条例》的基础上,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除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  相似文献   

15.
金阳 《领导科学》2015,(6):12-13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但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严重危害干部任用风气和政治生态。本文就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些漏洞与防范之策,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常见漏洞1.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从全国来看,一个时期以来公选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显然,这与当前的改革、与干部的使用、与激发干部的活力、与刚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等都是不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一系列决定,其中一条规定引人注目:“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原则上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敏感岗位的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为政之要,在于用人。中央新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学习贯彻《条例》,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有效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氛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本着"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进行修订,新增和变化的内容涉及11个章节35个条目。解读新《条例》,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趋向。一、干部选任突出程序化、法治化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化、法治化一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  相似文献   

20.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破格提拔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论资排辈、台阶晋迁的用人限制,论德才、凭实绩,不拘一格选人才,让大批有能力的干部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一门心思"走特殊""钻空子",借"破格"提拔之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