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祖雷 《齐鲁学刊》2000,(5):65-69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 族及历代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传统是其孜孜以求救国之路的内在动力;其早期政治思想中特 有的“民彝”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化流行、生 生不息思想,是其接受进化论、乃至接受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条件或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卢雁 《理论界》2010,(7):99-100
本文是对弗雷格"思想"一词的论析。弗雷格将外在事物——专名的指称、思想——句子的涵义、心理表象三者的关系作为《思想》一文的主旋律。思想不是超越的对象,而是内在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行政思想和邓小平行政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发展有内在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本文试图对比作一初步探讨。 一、毛泽东行政思想和邓小平行政思想的生长点——马克思主义行政思想和中国行政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将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实现法治教育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政课程合力作用的发挥以及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在于对其的宣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目的相通、教学内容贯通、教学策略互补。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须做到:情理相通,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具象化;文史结合,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内容丰富化;人媒交互,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形式多样化。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将破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两离的二元结构,并为新时代其他新的理论成果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观八十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历史,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嬗变角度将其描述为“读——讲——问——导”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自身的二重性是教学方法递进的直接动力;教学关系的调节是教学方法递变的内在线索;教学思想的变革是教学方法递变的必要前提;教学风气的形成是教学方法递变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田洁 《文史哲》2023,(5):88-95+166
当代新儒家使用“内在超越”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即它既是内在的,又超越的,两者可以合二为一。然而,这个概念本身在使用上需要经过一些界定,不然可能会像一些新儒家的使用那样,蕴含着自相矛盾。对比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思想,可以发现内在超越并非中国文化独有的,西方文化也同样重视之,并且,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其界限可能也并非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传统公共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精神建设的重要议题。中国传统公共精神是以“公”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为根基,以保障人民利益和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公共精神的七大精髓,即天下为公——场域的公共性、民为邦本——价值的指向性、为政以德——行为的约束性、道法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法治精神——制度的保障性、革故鼎新——内涵的时代性和天下大同——未来的完美性之间存在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国传统公共精神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人民性的发展观、服务型政府、生态文明、全面依法治国、创新型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爱华 《河北学刊》2002,22(3):40-44
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探讨并发展了卢卡奇关于自然的社会本质的思想,阐释了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本质,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确立了理论前提,指出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互动的伦理机制。他们汲取了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思想,揭示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内在悖论,探索了超越控制自然的观念的内在悖论途径。  相似文献   

9.
罗彦民 《船山学刊》2008,(2):114-117
庄子提出的“无为”主张在于救世,但人们在谈论这个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他对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视,偏谈“外王”一方面,使其救世思想失去了内在依据。在《庄子》本文中,无为以救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以无为修身,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调整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心境空明,体得大道,以此挽救世道人心。一是针对帝王而言,以无为治天下,顺应自然,不拂民之常性,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归根结底,其无为思想乃在于救世,以期回归上古淳朴时代。  相似文献   

10.
孙守春 《北方论丛》2003,12(5):27-30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所阐发的政治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多方面的,国家理论和治国学说在其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国家——政体——中产阶级专政和小国寡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