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蒙古《格斯尔》研究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和 60年代前期。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格萨 (斯 )尔》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蒙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蒙古《格斯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蒙古《格斯尔》产生时代和版本研究、来源研究、变异本研究、民族特色研究、格斯尔风物传说研究、主题和艺术研究以及蒙古《格斯尔》在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格斯尔》的宗教内涵比较复杂。史诗的形式是基于萨满教这一文化传统,流露着萨满教思想意识。其中一些是蒙古族传统萨满教文化特有的内容,与之相关的某些母题也很古老。同时,史诗在形成过程中又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表面上突出了佛教的地位,一些内容得以用因果报应等佛教思想作解说。但这改变不了史诗的主体。史诗中萨满教观念与佛教观念并存,这与蒙古族劳动人民复杂的宗教观是一致的。格斯尔即是佛子,也是人间英雄。正因为如此,史诗呈现出了既高扬佛教旗帜,而又在许多方面与佛教相悖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回顾《格斯尔》学术史基础上,认为《格斯尔》研究虽然历经300年,但有个现象尚未得到学界充分认知,那就是蒙古语族其实并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总体《格斯尔》传统。事实上,各地区各部落《格斯尔》传统都是真实局部的多样化存在,各有各的微型构造,在一些特定社区经历着不尽相同的流变,保持着本土底色和不拘一格的生命活力,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前《格斯尔》研究中,亟需引入"内部知识"学术视角,把研究旨趣从《格斯尔》宏大框架的描述转向微型构造的阐发,揭示《格斯尔》本土活态传统,并借助个案高度类化功能,对《格斯尔》总体状况做出真实的描述与阐释,以破解《格斯尔》到底是怎样一个庞然大物这一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5.
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在蒙古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百年来,它为人民以口耳相授,世代相传,广泛地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来源于蒙文《格斯尔可汗传》史诗?还是蒙文《格斯尔可汗传》史诗来源于蒙文《格斯尔风物传说》?这是“格斯尔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  相似文献   

6.
《格斯尔王传》介绍白歌乐《草原》 1955年第6期关于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青海省关于《格萨尔王传》的调查搜集情况 和间题青海省文联《民间文艺通讯》 x95o年第8期关于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 歌行、可国《青海湖》1959年10月谈史诗《格萨尔王传})王亚平《青海 湖》1 959年一2月青海省大力收集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 长山《民间文学》1960年第1期蒙古族史诗《格斯尔王传》简论中国社会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语言文学所《文学评 论》196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7.
本材料是内蒙古《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搜集的木刻本、手抄本(包括记录、复印本)、艺人录音带及各种文本的《格斯尔》出版物目录。其中木刻本、手抄本20部,录音带356盘(小时),各种文本《格斯尔》48部,《格斯尔》风物传说120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格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藏文《格萨尔》与蒙文《格斯尔》的关系。认为《格萨(斯)尔》首先发祥于藏族,是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藏文《格萨尔》是蒙文《格斯尔》的本源;蒙文《格斯尔》是藏文《格萨尔》的蒙古化,二者虽然存在着渊源关系,然而,蒙文《格斯尔》绝不是藏文《格萨尔》的翻版,藏文《格萨尔》经过蒙古族人民的再创造,已经发展成为一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  相似文献   

9.
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相似文献   

10.
金巴扎木苏演唱的《圣主格斯尔可汗》是《格斯尔》史诗文本历程中的新近的说唱文本,也是当今世界上韵体史诗中内容最丰富、篇幅最长的文本之最。她的问世不仅成为研究说唱文本的典范,也能充分阐释歌手创编技巧的有力之作。在当代语境中,史诗《圣主格斯尔可汗》文本内容的增量、创编的法则、高度程式化的语言和内容形式的互文性都成为史诗学界关注的焦点。《圣主格斯尔可汗》既是新的文本也是史诗传统文本。对该文本意义的论述,必将大力推进《格斯尔》史诗传统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是蒙古族早期文学的唯一形式。做为民间文学的一个种类蒙古族祝词,其源远流长,在民间文学中始终占居着重要地位,从而为蒙古族文学的向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祝词产生的时代,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八世纪蒙古民族还没有形成为民族的氏族时代,祝词就在人们的口头传颂,蒙古文字产生以后,有些被载于文献之中。《蒙古秘史》、《江格尔传》、《格斯尔传》、《青史演义》等名著中都有不同数量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同其他民族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绚丽夺目的明珠。尤其,《江格尔》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它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它同《格斯尔》一起,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克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史诗相媲美,闻名于世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不断前进,生活不断变化。然而,历史的面貌,过去时代的风土人情却被保留在文学作品中。《江格尔》再现了蒙古族人民在民族意识萌生期的宗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传入中国,迅速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巨赞作《佛教与中国文学》,简明扼要地讨论了佛教同文学声气相求的关系.古今中外,宗教与文学休戚相关,佛教与中国文学更是声气相求.从汉代开始,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比皆是,无论是修辞造句、诗歌、绘画,还是其后的小说、戏曲.在思想上,特别是人生哲学、审美观念,佛教思想的深刻烙印无处不在,集中表现了巨赞“文以载道”佛教文学观.  相似文献   

14.
佛教传入中国,迅速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巨赞作《佛教与中国文学》,简明扼要地讨论了佛教同文学声气相求的关系。古今中外,宗教与文学休戚相关,佛教与中国文学更是声气相求。从汉代开始,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比皆是,无论是修辞造句、诗歌、绘画,还是其后的小说、戏曲。在思想上,特别是人生哲学、审美观念,佛教思想的深刻烙印无处不在,集中表现了巨赞"文以载道"佛教文学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蒙古<格斯尔>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格萨(斯)尔>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蒙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蒙古<格斯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蒙古<格斯尔>产生时代和版本研究、来源研究、变异本研究、民族特色研究、格斯尔风物传说研究、主题和艺术研究以及蒙古<格斯尔>在蒙古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研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学传入东南亚的历程,重点分析了《佛本生故事》在东南亚的流传与以其为素材再创作的种种情况,进而剖析佛教文学在语言文字、创作手法、创作思想等方面对东南亚文学发展表现出的更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草原文学是古代北方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的语言艺术。由于上古时代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代草原文学主要见于汉文典籍的记载。目前公认的最早的作品是西汉初年的《匈奴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此后代表性作品有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木兰诗》、《企喻歌》、《从军行》(宇文招),唐代的某些“边塞诗”和“敦煌曲子词”,宋、辽、金时期的某些文人诗歌、民谣等。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草原文学主要代表者是蒙古族文学。《蒙古秘史》和《江格尔》,《格斯尔》堪称中世纪北方草原文学的三大瑰宝。此外还有单篇英雄史诗、民间故事传说、祝词与赞词以及各民族诗人所创作的诗歌、词赋。明清以降,有赞扬蒙古族女中豪杰三娘子和满都海彻辰的诗歌和民间故事,有蒙古、满、汉各族诗人吟咏草原的诗篇,更有尹湛纳希的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并出现了不少叙事民歌、民间故事,尤以民间讽刺文学《巴拉根仓的故事》为著名。  相似文献   

18.
孙昌武教授的《中国佛教文化史》和《禅思与诗情》,充分体现了孙先生治学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特色,其佛教文化的研究视角,既是对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深化,也是对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对藏族格言诗翻译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藏族文学的成就.藏族格言诗汉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三部作品上,主要汉译者是王尧、次旦多吉、耿予方等.藏族格言诗英译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其英译者主要是国外译者并且都笃信佛教,以传播佛教教义为己任.《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尚未发现国外英译本.把藏族格言诗作为文学进行英译是一种翻译学术研究,也是一种对外宣传,还可以看作是文学外交,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内外社会和谐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传入日本后,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但日本在吸收、融合佛教思想时,是以日本文化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有不同的影响,这在物语文学中尤其是《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