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日益凸显,新老农民工在成长经历、文化素养、利益诉求、职业取向以及对城市的认同等方面异质性差异要求我们对农民工相关制度和政策必须重新审视,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农民工"一词已经不再是低文化、没素质的代名词。新生代农民对文化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如能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他们的迫切愿望,不仅有益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安定我国社会亦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教育需求现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并就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提出对策,希望能够为满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教育需求、提高我国公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难以保障农民工权益,《劳动法》关于"延长劳动时间"、"工资"等较为含糊的规定,给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基于社会、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反而成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受害者。完善《劳动法》,加大执法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导致留守儿童自杀的原因从个人引向社会,是想让全社会都真正地重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而罔顾“祖国的未来”,也不能等问题出来后再去“维稳”,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统计公报,向我们披露了与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相关的一些数字:2014年,中国的流动人口为2.53亿人;而农民工则为2.74亿人.在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占61%;本地农民工1.06亿人,占39%.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城市生活不同于农村生活,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会产生很多适应问题,那么面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社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困难,实现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相信农民工有自己的潜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为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问题的路径,为解决当前的农民工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提出的平等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对象论。"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构成其教育的方法论。他的这些思想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也有其深远而现实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口的正常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消费带动力。但是,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清晰以及新旧体制的不衔接等多方面原因,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快速进入城市,也给城市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压力、新挑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结合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理论进行研究的。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当代教育不仅具有理论启发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借鉴,并利用这些价值资源和思想要素,继续启发我们不断进行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缺失的社会保障 走进城市的农民工虽然以青壮年为主,但生病受伤在所难免.调查显示,因经济原因,60%的农民工生病以后不会花钱去看病.  相似文献   

8.
"我要退保,天凉快点就去东莞打工"。杨波是来自赣州宁都的一位农民工,在昌北一家鞋厂打工。"早晓得就把钱发我们啊,鬼才要啥社保,现在要退,老板和社保局又推来推去"杨波忿忿不平的说道。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供给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参与率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运用Probit和IV Probit模型考察家庭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参与存在负效应。从性别看,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参与受家庭结构影响的程度大于男性。因此,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特征差异,配套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市场劳动,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到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的转变;由于"身份—政治"叙事模式既包容了"生存—经济"叙事模式的关怀,又避免了生存论预设对于"农民工"本身的矮化和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窄化倾向,故相对具有优越性。不过,目前不少在"身份—政治"叙事模式下的农民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们对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与农民工问题之关系的本质化理解和处理有关。通过对户籍制度与公民权的重新检视,本文援引新近有关公民权的社会学研究,从承认与排斥的关系来理解公民权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思考了"农民工"这个"群体"及其获取公民权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探析“农民工”称谓及其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文件、大众传媒、学界术语和百姓常语关于"农民工"的各种称谓众说纷纭,诸如"流动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移民"、"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称呼和称谓。有关于"农民工"称谓双重性、歧视性等的反对意见,也有关于"农民工"称谓客观性、阶段性等合理性的理由。根据我国学术界和全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力求从理论、政策和统计等多角度、全面而科学分析"农民工"的各种定义、概念及其科学内涵,以便于深入探析关于"农民工"概念界定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 《现代交际》2012,(1):12-13
新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容忽视的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从新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状况,最终提出了关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巧家县通乡油路工程指挥部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发。农民工向县政府反映情况,副县长兼通乡油路项目指挥唐国彪竟称:"你们去上访吧,死了人事情就好办了。"一名叫李发林的农民工听后,一气之下当着这位副县长的面拿出"敌敌畏"一饮而尽。近年来,各地农民工为了尽快讨回自己的血汗钱,求人的好话说尽,有的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表达诉求;也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农民工。农村随之也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耕地弃耕、"空心村"等等社会问题。农村经济也遇到了紧瓶,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又一次突破,解决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央多次提到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用多种形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但对我国这个多山坡陡的农业国来说,在规模化的过程中不得不兼顾高山农村的特殊性。发展高山农村特色的家庭农场,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时代更新交替,农民工阶层也开始了代际更替,"90后"农民工已登上时代的舞台。关于"90后"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课题,在当前现实大环境背景下,就"90后"农民工"融城"难这一困境探析其思想状况及我国关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三方面入手,对"90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城市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的逐步放宽,我国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潮。据统计,2003年我国实际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已达到9900万人,且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尽管大量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居住及生活,却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融入到城市中去,反而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近1亿的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这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梁涛 《城市观察》2011,12(2):139-148
文章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视角研究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英国、德国、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进城农民工的基本住房应该主要由政府提供。鉴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工具有强烈的排斥性,文章建议改革我国现有的廉租房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对于可能出现的资金供给不足,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以及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赵晔琴 《社会学》2004,(3):40-43
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考察对于农民工的偏见,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而要考察农民工在上海的经济状况就应该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状况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去追求他们致富的梦想。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机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益也无法得到更好的维护,尤其是教育问题。随着"十二五规划"制定,我国经济必将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国的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可能会进一步增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趋严峻。学习压力较大、兴趣较低、成绩整体上较差、心理不健全、亲情缺失等阻碍着这些留守儿童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寻找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一项对442个县以及北京和珠江三角洲的调查中,外出劳动力受过高中和初中教育的都高于农村一般人口,由于年龄和教育的优势,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是农民工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按照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如果精英群体长期居于社会底层。那就会引发社会的失衡,造成秩序混乱。城市农民工在农村中。基本上还属于中上层,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