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学中重要内容,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起着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承担着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在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中整合文化理念,调整教育思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记录的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学内容和史学内容,对于时代特征有较好的总结。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现当代中国社会文学形式的变化,对于探究其文学价值有重要作用。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进行研究,阐述研究背景,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历程,并提出"史学化"趋势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类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先后出现在课程教学中,尤其是混合式教学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混合式教学的大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优质教学策略的探究、选择与运用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并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和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当代文学在大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从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科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这是约旦哈希姆王国留学生尤·萨·哈塔伊白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王富仁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所撰写的一篇博士论文摘要.现应作者要求刊出,以期引起中阿文学界的关注,鼓励中阿文学爱好者写出更多有见解、有质量的佳文力作,密切中阿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兴起了一股"移民潮",而伴随着"移民潮"而产生的新移民文学也在90年代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探究新移民文学的定义、艺术价值,以及其对于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文学思维方式作为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情感走向以及思维倾向。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趋势,将抽象思维慢慢融入形象思维,将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浑然融合,呈现的作品给读者以新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对绵延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当代文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屈原对于当代文学创作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美人香草的意象运用及屈原的爱国精神三个方面来阐述屈原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文学影视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随着当代中国商品经济的盛行,特别是西方创作观念的入侵,大量涌现出一些浮躁、肤浅、不切实际的文学艺术作品,恩格斯的典型化理论似乎已被卷入时间的潮水中被人们遗忘。中国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要不要遵循典型化理论来创作,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和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对恩格斯典型化理论的分析及对当代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给予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依靠官方力量译介作品的做法,忽视了国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和习惯,不符合科学规律。要切实有效地推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需要当代的中国作家了解西方的写作方式,译作内容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借助海外出版社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推介作品。基于此,从三方面围绕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创新问题展开思考,以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种种外在属性都根基于它的人学属性,即人学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诞生之初,肩负着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重任,通过对旧文化质的突围,通过对以“人”为关怀对象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再现、挖掘与展望,把当时被中国文学遗弃已久的人学属性重新唤醒并推向新的历史高峰,阐明了文学是人学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云水纹是一种由连弧状或波状图案组合而成的装饰纹,或为凸凹状,似云水流动;或为云团状,似隐似现。云的造型与人们的审美意向是一致的。云水纹用其飘逸灵动、回转交错结构表现出中国气论哲学的文化观念的和谐内涵。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创新同时融入现代的审美元素,就能够创作出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小议文人画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中,中国的文人画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中国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所滋养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本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它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寻根文学"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里程碑,它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研究两种文学流派的作品也不断出现。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寻根文学"丰富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引起了学术界的共鸣。"土著文学"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土著文学"作品中的土著文化因素对"魔幻现实主义"具有重要的影响。"土著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都可以被称为拉美的"寻根文学"。本文系统地研究中国"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通过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影响来梳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莫莫 《职业》2014,(22):32-33
他喜欢哲学,热爱中国文化,他曾用一年的时间,走遍中国20多个省,寻找能够承载中国文化的载体。经过几番比较,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服装行业。为了打造出一个中国味道、中国审美、中国血统的服装品牌,他用了六年的时间,从棉花开始逐一研究与服装相关的领域。他就是"永青永之"的创始人杨永青。  相似文献   

17.
身体是文化社会的铭刻,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成一个奇异的存在,她对于女性身体的呈现是有着深厚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她笔下的女性的身体多是美丽的,但是却伴着病态。这与女性的社会文化身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以张爱玲笔下的三个人物曹七巧(《金锁记》)、柴银娣(《怨女》)和霓喜(《连环套》),为例,来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络文学。互联网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因此网络文学成为当下最流行、最时尚的文学形式,在网络群体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中国当代文学的视野中,网络文学写手成为新兴的当代作家。考察网络文学现象及网络文学的特质可以发现,网络文学类型多样,同一作家也能创作多种类型的文学样式,网络化写作呈现多样化发展。借用巴赫金提出的文学的"狂欢化"概念,网络文学类型和文学创作出现了狂欢化的趋势。在国际化背景下,具有中国独特精神的网络小说也将从"狂欢化"走向审美化和经典化,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9.
挽回尊严 有一次,古龙和金庸与日本的出版商谈论新书事宜.古龙发现对方在客气的外表下总透着一股傲慢,尤其瞧不起中国当代文学. 酒过三巡,对方的酒兴渐渐高涨起来,不停地催服务生上清酒.古龙和金庸两人都有些不胜酒力,开始推辞起来.不料,对方忽然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嘛!" 金庸紧张地看着血气方刚的古龙.让他没想到的是,古龙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走出房间取来3个脸盆摆在大家面前,然后在盆里倒满清酒:"来,用这个,干!"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一词,与“天文”相对,首出于《易传》,其本义是指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文化。 不过,中国古代除了“儒”意义上的、以礼教为旨归的人文精神。还有道家与佛家之类的人文意识、理念、思想、信仰、终极关怀及其审美追求等等,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其中,以“隐逸”为文人士大夫之思想旗帜与独特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