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经无法离开网络。网络语言的传播也形成了具有时代背景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从语言生态的发展视角,发掘语言生态与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分析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现状。运用语言生态理论,从端正网民网络用语使用态度,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恢复语言系统生态平衡的几方面,以期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的词汇特点及风格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网络语言也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特指网民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用语。它词汇形式新奇,表达意义新颖,并以简约、生动、犀利、随意的风格见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各种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帖子上或聊天系统上常用的符号或语言,很多起源于网络的语言都在不断的涌入固有的语言模式中,逐渐成为了日语文化的一部分。文章对日语文化中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以往广播电视对于人们有着普遍的影响,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其时空的自由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产生了相应的网络语言,并得到了网民的迅速传播,使其成为一种风尚和社会文化,在其强势影响下,网络语言逐渐被应用到广播电视语言当中,并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从提出了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旨在更加人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认知,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语言中网络语言的规划运用。  相似文献   

5.
肖莉  黄睿 《现代妇女》2014,(6):289-289
此文浅析了网络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网民是动物,聊天是运动和网络论坛是建筑这三个概念隐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方式。丰富的网络语言有助于隐喻研究,而网络语言里的隐喻也是网络新词出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语言数量的增多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它逐渐从网络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语言中那些违反语言规范的新词新语对全民语言造成了冲击,对语文教学造成负面影响,破坏了全民语言的纯洁性.因此,网络语言需要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相振威 《现代交际》2011,(11):53-53
计算机网络语言是受人关注的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本文通过考查计算机网络语言的含义,提出计算机网络语言是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从理论的角度、语言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论证。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它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但也对汉语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不仅违背现代汉语规范的现象在其中普遍存在,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此,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促使网络语言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因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因其简洁幽默,表达生动,一经诞生就被广大网民广泛传播。首先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和网络语言的含义,然后研究了网络语言最鲜明的几个特点:谐音词、缩略词、旧词新用,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举例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的社会现象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9.
汉语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以增进网络交流为目的的。通过对汉语网路语言的构造及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提示。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基于人们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对各种事件的关注而产生,本文从冲突论的视角分析了网民个体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并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的增加,网络语言变得越来越流行。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个性化的代表,更是大众性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传达着民情民声,记录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华 《职业时空》2008,4(7):48-4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如今相当数量的计算机和特定的互联网用语已经跳出了网络,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语言变体的网络语言,影响了传统的文化生态,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现代汉语教学带来了影响,怎样变革现代汉语教学成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颖性、趣味性、能引起共鸣,是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也制约了网络用语的存在时间及其生命力。网络语言是否需要规范化作为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从网络语言自身的生命力可以得到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成为时下流行的语言,网络英语也涌现而出,在日常交际中它也影响着常规的英语表达。本文浅析网络英语现象,以期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英语的特点,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词语不断的流行并风靡网络。这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普遍心理等的综合反映。网络流行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和多产性等影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互联网的普及下,语言也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使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对网络成语诸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等产生的原因、特点、来源、利弊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革新,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其中不乏方言。网络方言一经出现就以极快的速度成为流行热词,这一现象对于汉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方言的传播流行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影响语文教学,过于粗俗化等。初步分析及研究方言在网络中传播流行的方式、原因、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方言的进一步传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类型,其具有时代性、生动性、创新性等特征,是网民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它传播和表达了广大网民的思想情感,因此,许多网民都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聊天,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下,网络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网络流行语的受众群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开始表现出对网络流行语的极大热情,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引起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本文就针对基于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是现代汉语语言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将青少年及中老年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网络用语在两个群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青少年及中老年使用网络用语的差异分析,理清网络用语对青少年的影响,探讨语言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俨然成为大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广泛结交朋友,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媒介。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隐秘性,其空间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内容,在极大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进行探讨,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避免"语言暴力"伤己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