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中的重叠疑问现象(reduplicative questions)是指在疑问句或是包括了对两个以上的未知项目的同时提问,或对一个未知项目的重复提问。英语中的重叠疑问现象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具备较强的语用功能。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英语中经常出现的几种重叠疑问现象。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表达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并非所有表示疑问的句子都必须用疑问句结构。陈述疑问句是除了普通疑问句之外的一种较常使用的疑问手段。这里,我们就英语中陈述疑问句的种类及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义对比,并与平行语料库中动词重叠对应的英文原文对照,认为动词重叠更偏向于口语化体裁,尝试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4.
绍兴方言的反复问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绍兴方言中动词形容词重叠而成的反复问句的各种类型及它们所表达的语义,指出这种重叠的提问式其实是一种合音现象,与普通话中的“VP不VP”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5.
汉英语中虽共有名词重叠,却在诸方面不同。文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名词重叠现象,汉语构词多以完全重叠为主而英语则以部分重叠为主,汉语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而英语多使用连字符连接。通过对汉英名词重叠的重新分类,从构词手段、构词形式、构词方法和构词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探求隐匿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差异。汉语名词重叠具有块状、伸缩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而英语名词重叠具有勾连、粘连和不可逆的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俊枫 《社区》2011,(10):30-31
1.对未知的恐惧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总会心存一份顾忌。有关鬼,它有没有毒?是不是咬人?会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种种疑问令我们心生畏惧。人们对于自己在生物界的主导地位已然深信不疑,但还是有某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存在,让我们对那疑团背后的未知深感焦虑。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发展过程中代词重叠或并列连用现象,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其用例主要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用例较少,人称代词没有重叠或连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手段之一,对促进师生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以沉默来应对,并且这种沉默现象在高职大二学生中尤为普遍。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正确运用提问策略,合理安排提问活动,把握问题的梯度,适当延长等待时间,最终促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包含"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的句子,具有多种表达功能,既可以表疑问语气,又可以表非疑问语气,还可以兼表疑问和非疑问两种语气。具有不同表达功能的"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从描写的角度看,主语位置上人称代词的实际指称存在差别;其宾语的指称、陈述性质存在对应分化现象。表达功能不同,对动词的选择也不同,这在重叠特征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1.
重叠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在大多数语言中普遍存在。然而,由于语言类型的差异,重叠的构成方法、手段及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但两种语言在一些重叠现象上有一定的可比性,比较结果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重叠现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赵俊枫 《社区》2011,(15):30-31
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总会心存一份顾忌。有关鬼,它有没有毒?是不是咬人?会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种种疑问令我们心生畏惧。人们对于自己在生物界的主导地位已然深信不疑,但还是有某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存在,让我们对那疑团背后的未知深感焦虑。  相似文献   

13.
联绵词并不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无论表层还是深层,它与英语重叠词存在惊人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是由重叠动因促成的,而重叠动因是一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原则和规则。表层分析比较重叠的语音、形态、语义、文字理据,深层分析比较文化、审美和认知理据。象似性分析解释了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家族相似性的根本机制。句法上的重叠偏爱可能是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分水岭。对重叠词和联绵词的比较深化了各自的研究并揭示了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  相似文献   

14.
汉语负迁移时英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 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这种负迁移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汉语影响下英 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是两个重要的体现。缺失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的标志词、主语、系动词be 及汉语隐含意义等的表达缺失,重叠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话语、关联结构及其他语义词义概念 的重复表达。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与比喻     
广义的比较包括了比喻 ,而严格意义上的比较与比喻之间却又并不存在鲜明的界限 ,在这重叠区往往就有歧义产生。在分析英语、汉语比较句的时候 ,要着重分析英语比较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要运用恰当方法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16.
一总述重叠在英语构词法中的地位重叠是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构词方法之一。印欧语系诸语言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等都把重叠作为构成时态变化的重要手段。现代马来语、日语和波利尼西亚诸语言则用重叠法构成名词复数。还有一些语言,把重叠作为构成形容词最高级或使役动词的一种手段。作为单音节语的汉语,重叠在构词法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复音词占少数的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复音词的构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字叠合而成  相似文献   

17.
附加疑问与宾语分句关联现象较复杂,以往文献对该现象的讨论有缺陷.从英语小说中提取语料,对附加疑问与宾语分句关联现象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两者关系为关联一致或关联不一致;陈述部分的主语不一定都是第一人称;陈述部分的谓语动词可以有多种,以动词suppose、think、guess、say、know较常用;主句谓语动词的形式有过去式、进行体、完成体等.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当正确把握课堂提问的内涵、方法、时机,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加强师生的知识与情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程序性提问及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归纳了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手段,它们包括一些固定形式;由疑问代词本身或者凝问代词+始发语中的成分构成的疑问句;始发语的近似形式;听话人自己的话语.分析表明,虽然一种语法手段可以用于多种程序性目的,但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形式是一条可取的路子.文章最后讨论了对程序性提问的应答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零度课程理念的视角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以“零目标”“零主体”和“零教材”为特征的大学英语提问模式可作为课堂提问方式中的一种有效选择,它既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又能提升师生共同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