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长坪 《社会科学》2008,(1):93-103
国有企业概念未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能作为企业法主体概念.我国国有企业可表述为六类企业主体概念.即公共企业、公有公司、相对公有公司、公产合作社企业、公产参股公司、公产合作企业.这六种企业又统称公产企业,即由公有资产投资者全部或部分投资形成的、含有公有产权的、具有经营性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法人或非法人经济组织.公产企业概念比国有企业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这类企业的经济性质,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更好地体现现代企业的内在规律,比国有企业概念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法主体概念的要求.我国应整合现行国有企业法律法规,完善以公产企业为企业法主体概念的企业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立法体系的改革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企业立法体系渐次形成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其结构性缺陷在于"所有制企业法"与"企业组织法"并存的"双轨制企业法体系",以及内外资企业分别立法的"二元企业立法体制"。重构这一立法体系的核心,是完成国有企业立法由企业主体立法到特殊资产监管法的范式转型,在此基础上站在体系性、整体性、制度性推进企业法改革的宏观视野,通过对现有企业法规的系统性清理,完善基本企业法,废止不合时宜的所有制企业法,补充制订特别企业法与政策促进企业法,实现我国的企业立法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必须搞清所有制与实现形式的关系。企业形态分为企业经济形态、经营形态和法律形态 ,国有企业民营化 ,主要是经营形态的改变 ;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 ,主要是企业法律形态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有限责任 ,也应从企业的法律形态考虑问题 ,这三方面的改变既不会威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也不会改变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企业立法体系是市场经济法律机制的基础 ,而企业法律形态的科学分类又是建立科学的企业立法体系的前提。和计划经济的要求相一致 ,传统的企业立法所关注的不是营造一个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 ,而是以国有经济为轴心的秩序 ,所以企业的法律形态的划分和企业法律体系构建都是以所有制和投资人的身份为标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允许我们承继这样的传统 ,传统的企业法律分类和企业立法的谬误在市场经济的冲洗下已显露无疑。我国《公司法》和《合伙法》、《独资企业法》的相继生效 ,为我国科学的企业法律体系勾画了雏形 ,但科学的企业法律体…  相似文献   

5.
企业法律形态改革的目标模式不应确定为以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为主导的模式,而是应既包括所有制形态的企业形式,也包括资本形态的企业形式;两类企业法律形态应并存,而不应该有所偏废甚或取消前者而以后者取代前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是重要的企业法律形态,其地位、作用不应被贬抑。  相似文献   

6.
国际投资的传统分类方法以国际投资行为之辅助行为为基础,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而后者实质上不属于国际投资。在WTO机制下,国际投资应以资本跨国运动的主导性行为即资本进入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行为为基础,具体分为"外资全股式"、"外资控股式"、"外资等股式"等六种法律形态。在新的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立法过程中,我国应将此六种法律形态中国化,以明确、详细地确认和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部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一体化的弥障下,我国以《科技进步法》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法规范,都是在对科学、技术不加区分的情况下订立的,即以科技综合立法形态调整着我国科技领域的活动。在当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知识经济与知识权力,为传统法律的调整带来冲击与挑战;加之,传统科技法对科技主体的社会责任调整存在缺失,导致科技主体的权利冲破伦理道德底线,造成科技综合立法形态全面危机。为了有效调整高技术发展引发的新型法律关系,制止科技违规行为,有效地支撑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科技法形态应进行重大转折:即科学、技术分别立法。  相似文献   

8.
按照投资者的身份是否为外国人而将企业立法区分为内资企业立法与外资企业立法,不仅违反了公司平等、股东平等原则,而且容易诱发制度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建议立法者坚持平等与国民待遇原则,整合特别公司法的制度资源,废止外商投资企业法,将所有外商投资公司全部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轨道,打造统一的、普通的、一般的公司法。不采取法人形式的外资企业虽不能适用《公司法》,但可分别纳入《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作社法》调整范畴。针对外商投资的特殊性,可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的法制环境主要包括立法环境和法律的运作环境。目前立法环境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 :法律规范的可行性差并相互抵触 ;立法的滞后性 ;尚待填补的立法空白。对此 ,应紧跟政策 ,密切结合实际 ;加大投入 ;具备超前意识。目前我国法律运作环境的最大问题是有法不依。对此应改革和强化法律监督 ,政府工作程序应法制化 ,提高要害部门人员及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立法后正当性评价包括伦理评价和历史评价两个尺度。这两个评价尺度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其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法的制度道德。法的制度道德兼具理想性与现实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沟通立法后正当性评价的尺度和标准的桥梁和纽带。法的制度道德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不同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用于检验立法和法律实施的正当与否。  相似文献   

11.
立体的企业与立体的企业产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福新 《中州学刊》2005,94(3):38-44
传统的企业理论所描绘的是不完整的企业图象,尤其是企业契约理论虽然很彻底但只描绘出企业的一个平面.而企业特别是在现代环境和条件下的企业是一个立体组合,我们需要立体的企业理论来指导中国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业是一种产权组织,企业产权的实质是剩余产权.综合创新的立体企业理论阐述企业契约-生产合约、企业团队-监督控制和企业应对-创新制造等三个层次的企业运营理论以及相应的企业契约剩余产权、企业管理剩余产权和企业创新剩余产权等三个层次的企业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制的形成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长期来独立于我国的内资企业法律制度且渐行渐远,频繁的法律冲突违背了法制统一的内在要求,也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法制构建的进程。将外商投资企业融入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统一管辖,不但亟需,而且可能。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中外合资企业仍然可以保留某些特殊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文化创新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包括以科技工艺创新达成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以企业文化创新促进高薪资与高竞争力的良性循环 ;以企业道德创新推动伦理维度与经济维度同时获得优异绩效 ;以竞争观念创新实现与竞争对手、相关企业间的双赢。深入分析表明 ,文化成本是约束企业家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激励企业进行文化创新时不仅自身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而且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4.
对公司章程的法律定性涉及到公司法的性质与理念的认识、公司章程的生效及解释、股东权益的保护等方面,但目前学界对此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几种代表性学说的述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新折衷说:认为以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来对公司章程的属性进行分类。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中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用契约说来调整;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章程细则)部分用自治法说来调整。这一分类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实现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成功的服务补救对实现这个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在对服务补救、服务补救的成本与收益、企业价值等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制定基于提升企业价值的服务补救效益评价机制,对正确评价服务补救效益,研究服务补救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企业理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 ,企业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 ,关于企业的理论至今也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新古典学派企业理论主要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企业 ,把企业组织视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生产转换函数 ,在给定制度的条件下分析技术因素对企业最优生产的影响。新制度学派在把企业视做“一系列契约的连结”的思想下讨论契约结构的替代和最优契约结构的选择 ,主要以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的性质、规模 ,以及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现代工商管理学派提出“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管理者主导企业”的命题 ,认为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 ,他们处理问题的基本工具仍然是最大化原则 ,只是最大化目标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7.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的高度融合,仅仅具有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形成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变革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保持永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我国为提升综合国力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已居于主体地位,而政府则在自主创新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如何突破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目前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剖析企业自主创新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税式支出政策进行了深人的研究,阐述了现行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式支出的缺憾以及“负企业所得税”税式支出的概念和运作机制,进而论证了“负企业所得税”税式支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企业运行的基本层面之一,企业政治很少被纳入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范畴。本文尝试从企业政治及其形成的要因入手,揭示了企业政治与企业文化及企业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企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解构企业政治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以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基本方式.企业是绿色经济的实践者,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作为一国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各种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供应者,是各种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影响.企业集团对建立绿色企业组织制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发挥政府机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第二,防止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搭便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