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世纪,印度推出“印度裔卡”(PIO)计划车口“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作为国家人才政策的有力补充。在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前提下,中国吸引海外华人和华裔回流是否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2.
普兰·黛薇是个很美丽的名字,在印地语中是管理花的女神,可普兰·黛薇的遭遇,却远没有她的名字那样美好. 1960年,普兰·黛薇出生在印度北方邦的卡帕瓦村,朱木拿河静静地从村里流过,这是一个穷困的山村,她的家又是村里的贫穷户,住的是烂泥巴糊起的房子,晚上点的是油灯,家里穷得甚至没有一只喝水的茶杯,没有一只鞋子,全家人一年到头都打着赤脚.  相似文献   

3.
印度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使得其一直面临着纷扰的外族入侵和政治纷乱,对印度的种族生态造成恶劣的影响。种姓制度的这种背景就使得其极具压迫和对抗的属性,特别是贱民种姓。贱民备受欺凌和压迫,他们也一直在寻找解脱的办法。在实行了民众制度普选的近代印度,除了改宗贱民又多了一种选择。本文试图在2009年印度大选的背景下探讨一下贱民的处境与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4.
一位清瘦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笑着对我伸出了手说:你就是夏悲女士吧,我和她的手握在一起正纳闷着不知道怎么去称呼她,然而这位女士却是:梁陈明任。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国会议员。她坐定后的第一句话就惊破了天地。她说:“我这个人很平民化。没有人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但是,我是。”她的开场白完了。简单明了,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她把我心里的问题主动地答完了。她看出了我的疑问?我,不得而知。第一次要采访的10个问题,我一起倒出来交给了她,她在回答完我9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非常清晰地说“还有一个问题,留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5.
他来自英国,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马西门,他还与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有着一段不解之缘:他前前后后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近20年,娶了一位上海女子做太太,是货真价实的“上海女婿”:由于他对上海作出了贡献,上海市政府给他颁过不少奖,还授予了他“上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环球IT界的传奇人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人们就会对他17岁时出售自己设计的第一个软件的不凡创举而赞叹不已,并对他别出心裁为西雅图高中制作管理系统程序获得4200美元“第一桶金”的脱俗发明而羡艳万分。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2000年美国IT界又升腾起一颗比比尔·盖茨年少时更光彩夺目的“新星”。他,就是印度裔“软件金童”,年仅15岁的高中生──瑞希·巴特。就是这位6岁开始编写电脑软件程序的“早熟顽童”,巧借编写课程表软件的契机,大胆涉足了网络隐私保护软件的全新领域,年获利5000多美元;…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的一天,美国西海岸阳光炽烈,暑气逼人。然而,就在美国著名的软件集中地硅谷,1000多名印度人不顾酷热的天气,来参加一场特殊的人才招聘会。这些久居美国的印度人并非要在硅谷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开创事业,报效祖国。印度人才开始回流近两年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报纸的标题。那些过去争相去美国淘金和施展才能的印度顶尖人才,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他们说,“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历届…  相似文献   

8.
1997年。韩国汉城。 一位北京口音50多岁的中国人,向同行们讲述中国的扶贫工作。讲话带有几分激情,带着几分沉重,在会场里回响。 “我讲的只是一个武陵山地区,其他的贫困地区还不少哩!到本世纪末,我们还要解决5000多万贫困人口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扶贫工作要立足于彻底解决这些贫困地区的问题,扶贫不是救灾,不能光靠发救济金,要因地制宜开展科技脱贫,科技致富……” 站在台上讲话的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的“扶贫状元”梁克用研究员。他是一位学者,是一个畜牧专家,也是一个公仆。 扶贫武…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当朝逮捕而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经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跟随他出逃的一个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这样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  相似文献   

10.
因特网的出现,使印度人的智慧获得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一场IT革命正在印度兴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比尔·盖茨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印度在IT领域创造的一切辉煌,皆缘于一点成功的人才战略。“计算机总理“和基础教育 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印度的兴起和发展,与印度国家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印度刚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颇具远见卓识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指出,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谜语中的爱和恨在民间谜语中,有不少是描写爱情生活和婚姻的,读了根有趣,引人深思。有个谜底是“锁”的谜语,谜面用一个女子的口气,表达了她选择对象的标准:“我家好比一枝花,荣华宝贵不爱他。称心如意人儿来,我家立即许给他。”有个谜底是“灯笼”的谜语,谜面述...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会议(哥本哈根会议)在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通过了一项不具备法律意义、未获缔约国正式通过的协定之后,于2009年12月19日落下帷幕。对于这一缺乏具体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协定,WWF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吉姆·卡斯坦恩评论其为“离完全失败只有一步之遥”;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认为这一协定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当耶鲁大学这所美国古老的高等学府迎来它的建校300百周年之际,校长理查德·莱温先生为这个意义重大的时刻确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主题:“全球化”。 作为一所将追求自由真知作为最终皈依,从不过分强调实用性而是突出人文精神的古老学府,耶鲁一直以严格控制规模的精英式教育著称于世。今天,当它明确地将“全球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向,这所走过300年岁月的名校究竟在想些什么? 耶鲁大学的第22任校长莱温先生说,耶鲁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学,也是一个由来自全世界的顶尖的教员和学生组成的社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耶鲁将进一步提供和…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竞争力:全球化人才是如何培养的》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是封面上印着两个问题:“为何谷歌、高盛、微软等跨国公司的领导层都有印度裔的身影?为何他们能在全球化人才中脱颖而出?”封面上作者的国籍是日本,看来印度人的全球化竞争力已经让中日两国的人都很费解了。现年49岁的作者桑杰夫·哈辛,前25年生活在印度,  相似文献   

15.
狼葬     
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山区,有一个叫哈马里的村庄。很久以前,那里的土著居民奉行这样一种习俗:谁家的老人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他的儿子就会在傍晚时分把他背到深山里去,那里有很多野狼,到了深夜,毫无防卫能力的老人就会葬身狼腹。这一习俗被称之为“狼葬”。  相似文献   

16.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川页?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近几年来,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瞄准软件产业发达的印度,先后引进了42名印度专家来企业工怍,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知人有妙术王通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写过一首著名的散文诗,题目叫《一个人是一个谜》。是的,人确实是一个谜。难怪大翻译家傅雷先生感叹说:“了解人是一种最深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事工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一种最深的艺术”。下面,我介绍两种识别人才的...  相似文献   

19.
黄永明  闻勇 《人才瞭望》2014,(12):92-93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则坚信自己人口结构更优化.未来会后来居上。亚洲两个举足轻重的相邻国家.源于各种因素存在种种误解.这些误解影响到两国关系,易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中国人担忧印度变成美日盟友,印度人担忧中国珍珠链包围 一些印度媒体近年来认为,中国在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的港口建设,是在编织一道“珍珠链”包围印度。  相似文献   

20.
即便迈进2005年,在中国大陆的普通人看来,英格丽·张,依旧是个奇奇怪怪的名字,既非外国人的,也肯定不是中国人的。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奇异姓名,但它所代表的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华人,只不过她旅居英国、拥有加拿大国籍,而且20多年的欧美经历亦颇为神秘而传奇。英格丽·张具有商务形象设计师、人格心理咨询师和畅销书作家三重身份,她学习和生活横跨欧美亚三大洲,学业及事业皆由理工科转入人文科学领域,甚至还经历了从生命边缘而再生的体验。据她解释:“英格丽”是一位德国朋友为她取的。“这是一个北欧女名,英格丽·褒曼就是这个名字的象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