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之一)———以小麦为例的实证研究□安晓宁姜洁一、引言中国农业要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是一个极其富于挑战的跨世纪问题。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确保农产品有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生物育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认为大力发展以商业化运作模式为目标的种子企业是中国今天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河南省种子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水平,与其粮食生产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要进一步提高河南粮食生产,必须首先发展种子产业,以种子产业的壮大助推河南粮食生产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2008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粮食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为了解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范嗣内分别对夏、秋粮食生产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流通受阻 ,农民收益没有保障 ;农业比较效益低 ,高产穷县问题严重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脱节 ,利益流失严重 ;农业经营分散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快。这些原因都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各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程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规模和带动能力、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 ,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粮食形势总体趋紧,粮食供求偏紧、适当进口是中国相当长时期的粮食供给总体格局。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依靠国内基本自给,自给率应达到95%,其余可根据品种结构调剂、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少量进口。农业"走出去"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必须有正确的思路,要规避风险。实现2020年全国新增5000万吨粮食,关键要把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用公共财政大力投入扶持粮食生产;完善农业补贴、粮价形成、粮食主产区补偿和粮食安全责任四个利益调节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农民和社会投入,建立与经济增长和财力增加相适应的粮食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与21世纪中国粮食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0多年来 ,粮食生产呈阶段性变化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粮食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 ,浪费严重等。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宏观问题 ,实现 2 1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目标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滨州市在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落实中取得了恢复粮食生产、开垦可耕用地、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等成绩,但在补贴工作开展中也暴露出效益不明显、缺少技术补贴、补贴过于分散、补贴运行成本较高、贯彻落实不够透明等问题.创新农业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调整补贴标准、方式和对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支出等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对于发展滨州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元代社会的农业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在农业自然经济广阔的原野里也逐渐发展起来。粮食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在农业中得到发展的突出表现。本文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对元代粮食商品化问题作些探讨。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是粮食商品化程度提高的基础。蒙元王朝自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到1279年灭亡南宋,前后七十余年,西征,南侵,使中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1260年,世祖  相似文献   

9.
钱学森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即农业发展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在发展农业时,要注意环境保护等,这些高瞻远瞩的建议对指导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始终是各级政府领导特别关心的大事.长期以来,由于粮食不足而心里发慌.但是近几年来,持续出现的"卖粮难"不断困扰着决策者,粮食部门反映,"现在是克服困难收粮食,收了粮食更困难."产粮区的父母官说:"过去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现在手中粮多心里发愁."生产粮食的农民说:"打出来的粮食卖不掉,上面为啥一个劲地要我们种粮食".全国到处都在叫涨库,但是没人敢在粮食生产上改口,究竟如何判断粮食供需现状,如何达到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必须作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不然,它将影响今后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