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识别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团结理论、民族统一理论和民族解放理论的中国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复杂的民族问题,促进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流、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贻兰 《学术论坛》2004,1(1):120-124
当今世界,民族争端是造成一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或国际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至出现"种族清洗"的反人类现象。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既有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也有由民族间不平等而引发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致力于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平等与民族共同发展,提出反对民族压迫、民族地方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政策与主张,为当今世界解决民族争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问题上,列宁是非常谨慎的。他特别强调必须慎重地对待历史上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感情。他不仅把这一思想写进了俄共(布)党纲中。也写进了他亲自为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中。可见,列宁是把这个问题提到了纲领性的高度来认识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总是比较复杂的。民族感情,包括正当的民族感情和种种狭隘的民族感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比民族问题中的其他问题要复杂得多。而且,在民族关系中,它又是一个具有极大的尖锐性和敏感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极大的现实性的问题。因此列宁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一定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4.
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最初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理论的创新,是东方落后民族与被压迫国家革命的纲领,是马克思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何时接受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传统的看法是1922年初远东劳动代表大会,中共代表团将其主要精神带回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本文以<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为证据,诠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传入我国分为两个阶段,1921年初到1922年远东劳动代表大会前,列宁的新理论已经传入我国,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作了最初的探索.1922年初到中共二大,中共对列宁的新理论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标志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列宁主病重期间所作的政治遗言,提出了处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政治原则。列宁认为,社会主人国家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联盟应当是自愿参加的民族联盟;鉴于沙皇俄国对于非俄罗斯人的奴役和压迫造成各少数民族对于俄罗斯人的不信任,甚至应该用对本民族的不平等来抵偿过去对被压迫民族的不平等。列宁还对党内存在的大俄罗斯思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列宁将民族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现实基础,为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想,而对列宁思想的背离,则最终导致了苏联的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6.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反殖民主义革命理论 ,形成了系统的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把东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前途 ,引向社会主义的光明方向 ,提出了“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 ;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和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成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民族形成理论,并依据后来的研究成果不断加以完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形成理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传播到俄国。列宁根据这个理论和俄国的民族情况,对俄罗斯民族形成有过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在1913—1914年列宁和斯大林对民族形成问题作出了独特的理论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成理论开始传播到中国。解放后,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形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争论。人们在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与对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发展史上,列宁和邓小平都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研究他们的思想,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思想侧重点不同,但他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1)都主张多民族国家应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2)都主张多民族国家应将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立足点;(3)都主张多民族国家应将民族地区充分发展起来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着眼点;(4)都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点;(5)都认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目的就是实现各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以"民族自决权"为中心的民族问题的论争是罗莎·卢森堡与列宁长年论争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的基调认为卢森堡是错误的。这是否是对卢森堡民族思想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她关于处理民族问题应随时空的变换具体把握,反对民族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等思想无疑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今天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卢森堡民族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48年革命以前,欧洲就开始了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过程和建立民族国家的斗争,被压迫民族也开始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论证了民族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